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台风的小知识
userphoto

2019.08.16

关注

台风灾害

利奇马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今天9点,台风“利奇马”两次登陆以来,已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福建6个省市867.1万人受灾,16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5000余间房屋倒塌,1.7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近440千公顷。截至今早8点,共3.6万余名消防员,营救遇险和疏散转移被困群众将近7000人。

超强台风利奇马至这几天的热点话题,他的到来,灾害很大?具体台风灾害是怎样?具体了解下!

1.台风定义与分级

台风是指发生在热带洋面上具有暖中心结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以上(即风速 32.6m/s 以上)的气旋性涡旋。这种气旋性涡旋在北半球作逆时针转动,南半球作顺时针旋转,因为台风这种大气的涡旋产生在热带洋面,所以称其为“热带气旋”。台风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在西太平洋地区被叫做台风;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地区和东太平洋被叫做飓风;印度洋地区称为热带风暴。

按世界气象组织(WMO)统一规定,热带气旋分为5级。根据中心最大风速对5级划分情况见表。

2.台风的时空分布

台风是一种大范围的灾害性天气,在全世界的分布主要是:北大西洋热带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墨西哥湾,7~10月上旬;中北美海岸以西的太平洋海域:6~10月;西北太平洋,南海:5~11月;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5~6月,10~11月;140°E以西的南太平洋:12月至次年4月;南印度洋,澳大利亚西北沿海:11月至次年4月。

我国东部沿海是世界上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地区。1949~1990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有285次,平均每年有7次,最多年份12次(1972年);1954~1995年在广西沿海成灾的台风次数64次,有时台风不登陆,但也可以给沿海地区造成灾害。

台风活动范围直径大多数为600~1000km,最大可达2000km,最小仅100km。台风环流垂直伸展高度可达12~16km。

大多数台风风速为 20~50km/h,中心气压值 999—940mbar

注意

1bar(巴)=100kPa。

最强一次台风是 1958年第27号台风(5827),最大平均风速是110m/s,中心气压值877mbar。台风历时(从形成闭合环流到消失)3~8d,最长20多天,最短1d。

(据http://www.image.baidu.com,2011年6月)

3.台风的形成与消亡

(一)台风孕育的内在机理和外在条件

1)高温、高湿和对流层大气层结不稳定。温度大于27℃的热带洋面易形成上升气流,遇到位势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时,由于比同高度周围空气暖,于是有足够的浮力继续上升,达到凝结高度,释放潜热,从而促使大气扰动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温洋面是台风发生的能量基础。

2)当低层扰动中有较强的辐合气流与高空辐散流场相对应时,高空辐散量大于低空辐合量,气流上升大大增强,地面气压继续降低,只要这一循环集中在相对小的区域内,就会发展成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流,形成台风。

3)热带扰动系统有赤道辐合带和东风波。前者是南半球信风(东风)北移与北半球信风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气流辐合带;后者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受扰动而产生的波动,都是台风形成的有利流场。

4)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小(小于3m/s);对流层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小,有利于上升气流凝结释放的热量聚集在有限的气柱内,不会因平流层的流动而被散失,很快就能形成暖中心结构,发展成台风(切变线是指风向或风速的不连续线,实际上也是两种相互对立气流间的交界线)。

(二)台风的消亡

1)影响我国的台风向东北方向移动与较冷的气团相遇,由于冷空气进入气旋中心,暖性结构被破坏,变为温带锋面气旋,地面气压升高,台风逐渐消亡;

2)台风登陆后,由于得不到海洋水汽的补充,潜热释放减弱;陆地比海洋冷,低层空气变冷造成上升气流变冷,地面糙率增加数倍至十数倍,使地面风速迅速减弱。

(三)台风移动路径

1.从我国东部来看,台风移动的路径主要有3条

1)西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一直西移到海南岛与越南登陆;

2)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直接在广东登陆或穿过台湾海峡或琉球群岛,最后在福建、浙江、江苏一带登陆;

3)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然后转向东北方向,对我国东部沿海及日本影响较大。

2.影响广西的台风路径也有三类,都是在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

1)在20°N以北,120°E以西,即合浦一带登陆;

2)在120°E以东,广东茂名一带登陆,继续西移影响广西内陆;

3)在17~20°N之间,120°E以西西移,进入北部湾并在越南登陆。

其中,对广西地区影响最大的是第1类,次数占总数的94.7%,以大风、风暴潮为主;第2类以暴风、暴雨为主;第3类以暴风为主,但在越南形成暴雨,间接影响桂西南。

4.台风的成灾机制

七夕乞巧狂风

引起台风灾害的首先是狂风。台风附近最大风速可达12级以上,大于32.7m/s,极值可达110m/s。其破坏力极大,可刮倒房屋、树木、电杆、翻船,造成房屋倒塌、停电、停水、交通中断及人员伤亡。海上台风给船只造成的损失更大。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次飓风把美英双方400多艘战船倾覆,造成4万多人死亡。

影响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台风的最大风速与建筑物质量,建筑物高度与走向也有关系。沿海民居一般都比较低矮,瓦面都用砖头压紧。浙江沿海9417号台风灾害证明,凡是宽度小、长度和高度大的单薄楼房独门独户时最易被台风刮倒。

风暴潮

由于台风中心气压很低,局部海面海水会被抬高数米,加上浅海地形的影响,如喇叭形海岸、天文大潮叠加等往往加大增水幅度,形成5~6m高的风暴潮。风暴潮可以直接冲毁海堤、房屋、建筑设施、船只等,还可以使大量海水涌入城镇或农田、盐田等,淹没田舍人畜。

据美国统计,台风登陆造成的损失有90%是由风暴潮引起的。1970年11月在孟加拉登陆的强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高度超过6m,造成30万人丧生。广西沿海8609号台风风力仅10级左右,但因风时长,且与天文大潮叠加,造成风暴潮,增水2~5m,并抬高南流江洪水位,给沿海地区造成了很大损失。

暴雨

台风携带大量水汽,本身可以形成降水,也可以与其他天气系统共同形成降水。暴雨范围可以笼罩数百千米远的内陆地区,如7503号台风在河南境内造成24h降水1002mm, 3天降水1605mm,造成河南省淮河流域特大洪灾。

与台风伴生的灾害常有洪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1986年8月3日8609号台风引起的风暴潮使广西沿海1000多千米的海堤80%被全部冲垮,海水养殖全部损失,受淹农田164万亩,倒塌房屋55593间,2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当年价)。

4.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台风监测与预报

一般来说,台风的形成季节和地点、移动路径都相对比较固定,因此,台风监测和预报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目前,比较先进的监测手段是卫星云图和雷达。通过卫星云图观测云系亮度的发展和变化、云系对雷达波的反射等,并进行分析,能够准确地预报台风的生成、移动路径及移动速度等,更重要的是还能及时发现异常台风移动路径突变的情况。

台风灾害的风险评价

台风风险的评价主要从台风的频率、空间分布、台风强度及易灾区经济水平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具体来说,台风风险主要取决于:台风登陆的年均次数、与台风风源的距离、岸坡深度、岸线类型、沿海地区经济类型的易损性、灾后恢复难易程度、易灾区经济实力、抗灾能力(包括堤防、防护林、红树林等),可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打分、加权、累加、取总分评级。

加强易灾区的规划管理

根据台风风险评价等级来规划沿海地带的开发利用及采取相应的减灾措施。如确定房屋抗台风等级(房屋的走向、层高、结构等)、街道布局(参考风向、风暴潮高度、撤退路线、安置场所等)、堤防抗灾等级(堤高、结构、形式等)、防护林及红树林布局等。

加强国际合作

台风活动范围大,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台风预报联网,共同监测异常台风活动过程,提高预报准确性与及时性。

2017年,中国气象局与WMO签署关于推进区域气象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意向书

加强防台工程措施

防护工程体系:海堤(包括堤型、消浪系统及防浪爬高装置、堤高等)、防护林带、网格状农田防护林、红树林等。红树林功能是增加阻力、减少水深、消耗波能、防浪滞浪等。

人工消台

人工消除台风尚属试验阶段,如美国多次进行人工消台试验,在台风上空用飞机散布大量碘化银以吸收其热能,试图减弱登陆之前的台风。试验对消台有一定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带气旋1
台风的形成和影响
防汛防台抗旱小知识——《防台风篇》
防台风安全教育培训
请对台风多一分了解
防台风防汛抗洪防灾安全培训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