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心理学应该什么样?
userphoto

2022.07.07 山东

关注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第48篇原创文章

    西方心理学来到中国以后,一度引发了心理学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普及了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却也问题频出,发展阻力重重,所谓的朝阳行业,表现出来的却是“叫好不叫座,旺市不旺财,市场在培训,挣钱靠招生,学成做培训,否则就转行”的尴尬。有人把西方心理学在中国的这一现象称之为“水土不服”,至于水土不服的原因,尚不得而知。

    好在近几年,特别是随着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被取消,西方心理学热在中国,已经开始了去泡沫化,逐渐回归到理性发展阶段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心理人在思考西方心理学的中国化,甚至开始致力于构建中国的心理学。

    其实,即使是西方的心理学家,也有人公开承认,他们的心理学其实也是本土心理学。但中国的心理学家们能有这一认识的,并不多,绝大多数中国的心理学教授,都是把西方心理学当作全人类普适的心理学来研究、教学和使用的。

    客观地讲,西方心理学对中国人的确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很显然,也存在不适应之处,至于原因嘛,一直难以说清楚。不过,越来越人认为,问题可能出在文化的差异上。于是,文化心理学的概念被提出来,迅速引起了许多人的响应。

    如果说以前,大家没有意识到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观念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差异,那么,持续的疫情,也一定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了,对待同样的疫情,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心理反应及引发的行动,竟然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大到竟然使双方彼此无法理解对方!

    似乎是觉得疫情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俄乌冲突,又催生了让我们无法相信的一幕幕现实:俄罗斯的运动员被禁止参加体育赛事了,俄罗斯的心理学会被欧洲心理学会开除了,俄罗斯的音乐家被交响乐团解聘了,已经去世好多年的俄罗斯音乐家的作品被禁演了,俄罗斯的留学生被退学了,他人财产在西方国家被强行没收了,至于科技产品被禁运、贸易制裁我们早已领教了…… 

    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彻底摧毁了中国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受的所谓西方先进文明观念——什么体育无国界、科学无国界、学术无国界、艺术无国界、音乐无国界,什么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什么民主自由,全是假的?!或者只有当对西方人有利的时候它们才成立?!

    可面对中国人的质疑,西方人依然不脸红不内疚不自责,反而理直气壮,振振有词,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话说,就是双方的对话如同鸡同鸭讲。

    究竟是西方人毫无道德底线、恬不知耻、睁着大眼说瞎话,还是心理上的差异所导致的理解盲区?

    不管答案如何,我们都将不得不面对下一个问题:西方的心理学,究竟有多少值得我们相信?

    非常庆幸的是,如今中国高校的部分老师、教授已经开始认识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学差异,开始提倡并加大中国文化在中国心理学研究与教学中的研究和运用了。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的李明教授就提出了“中国心理学未来会影响世界”的预测,开发出了“养正心理”课程体系;心理学博士、在多所高校担任博士师导师的申荷永教授,也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中国心理学和心理疗法值得被看见“,并积极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构建和运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都代表了中国心理学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水平,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当然,这里说的“文化”,其实主要是指诸如《诗经》、《尚书》、《周礼》、《礼记》、《道德经》、《论语》、《易经》及诸子著作等古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不过,“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却是地地道道的西方式思维模式的产物,与“社会心理学”如出一辙,就是把从社会视角换成了文化视角,最终的结果就是,心理学的课本中将会多出一本《文化心理学》,西方心理学还是原来的西方心理学,只是多出了一本文化视角的教科书,仅此而已。

    因此,笔者认为,文化心理学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西方心理学的创新和发展,却并不是中国心理学的开始,更算不上是真正的中国心理学,充其量,它就是吸收了中国文化因素的西方心理学。因为本质上,文化心理学还是西方式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下的再生,并不是真正中国化。

    有人肯定会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化?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心理学?

    笔者认为,只有使用中国式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心理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化,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心理学!

    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什么,那什么是中国式的思维模式呢?

    放弃门派之争,客观中立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会发现:《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孔子说,君子中庸而时中,小人反中庸,过犹不及。虽然儒、道各有不同的说法,但它们用的其实是同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而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的思维模式!

    这就是中国式思维模式!

    中国式思维模式的特征是:三分的认识论和三极的实践方法论,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二分的认识论和二极的实验方法论,这就是中国式思维与西方式思维最根本的差异,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差异。正是这一差异,才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差异,进而形成了心理上的差异。

    因此,如果不是建立在三分的认识论和三极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心理学,即使融入了中国文化,也只能是吸收了中国文化的西方心理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一定是建立在三分的认识论和三极的方法论这一中国式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心理学。

    具体来说,社会是一,是整体,这是由道所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把这个整体一分为二,就有了个体与群体,它们是相对而生、成对而生的,不可能单独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一生二”;有了个体与群体这个“二”,不可避免地就有了“三”,那就是文化,文化因个体与群体的同时存在而诞生,也随着任一个的消失而消亡,当然他们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二生三”。

    只有建立在这样的中国式思维和中国文化基础上的心理学,才真正进入了中国心理学的新阶段,“中国心理学”才名副其实。否则,只能算是建立在西方思维基础上的、中国化了的西方心理学,还是处在心理学在中国的阶段。就像如今的中医,其实是用西医的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西式中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一样。

    关于心理学的话题就先到这里,回过头来再讲一下人的心理。

    人的心理不可能独立存在,一定依附于个体的天性、社会、文化的同时存在而存在,个体的天性、社会和文化,这是人类心理学存在的三大支柱。天性,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是指”天命之“的性,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

    同时具备三大支柱的心理学,才是完整的心理学,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是残缺的。

    不论东方、西方,不分民族、国家,人的天性其实是相近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相同的,个性是独特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心理共性的部分,就是人类心理的共性规律;而个性的规律则是习惯性模式的循环重复,这一规律又是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的一生,总是在自己的习惯性模式中重复了又重复,不断突破自我获得成长,进入良性循环了,那就是螺旋上升式的重复,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越走越高;有的人高到瓶颈处,就开始止步不前,甚至开始走下坡路;也有的人,就像追着自己尾巴转圈的小猫,一生平平。

    这些相近的共性规律、个性化的习惯性模式,以及相应的机制及其突破方式,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因此,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个体在社会与文化中的共性与个性,发现共有的规律和模式,用于教育和社会治理,目的是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个性的部分是值得尊重、包容、接纳的,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则是问题或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干预的机理与方法等。

    这,就是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

    完整的心理学发展到极致,就是完美的心理学,就是杨国枢先生所说的人类终极心理学,它是不分种族、民族和国家的,它不是某个人的一己之见,不是分支理论,而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是普适的;不过,完美的心理学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不断趋向于完美,而永远无法真正达到完美,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无相生,物极必反所揭示的道理。

    残缺的心理学,就是如今的西方心理学和探索中的各种版本的中国心理学,以及其他所谓本土心理学——它们都是由某一个派别,或者某一个人的学说为主自成体系,或者是把各种派别组合到一起(西方心理学就是典型代表),甚至是东拼西凑起来的所谓新体系。

    龙心理,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为形式,以好学与实践练习为手段,以修身全面提升素质为途径,以“治未病”的预防为导向,有完善系统且简易的理论,自成体系,简单,易学,虽然尚不成熟,但很显然,它属于前者,正逐步走向完整。

    以上为一孔之见,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斧正。

 龙心理

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人的问题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扫描最下面的二维码。




弘扬五千年文化精髓

传播龙心理生活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心理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把握四对辩证关系
朱建军 | 西方的心理咨询怎么跟东方文化相结合?
学术 | 潘菽——中国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奠基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