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海龙:从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全人心身健康
userphoto

2023.05.28 山东

关注
         龙心理
  真正的中国心理学
中国心理服务引领者

龙心理

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

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

选素质高专业强的执业

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

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163原创文章

============================

编者按】5月24日的“中国心理学论坛”上,心身医学教育专家、中医医学心理学专家马海龙老师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全人心身健康”为主题作了精彩分享,明确表达了关于构建中国心理学的看法和观点,对构建中国心理学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上期我们分享了群友孟一凡对马老师分享内容的提炼、总结,因工作疏忽,内容介绍误用了上上期汪卫东老师分享的简介,深表歉意,并诚挚感谢汪卫东老师的提醒。

这期分享孟一凡朋友根据微信语音对马海龙老师的发言人整理,内容已经请马老师审核。

另外,孟一凡朋友还并对马老师引经据典的一些传统医学古文论述逐一查阅和标注具体出处,以方便一些非中医学背景的朋友们更有效率地理解。

非常感谢孟一凡朋友的大力支持!

下面是孟一凡朋友整理的马老师分享的正文。

主讲人简介

马海龙,22年以上心身医学教学经验,20年以上心理学教育经验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主修中医学、中医医学心理学。北师大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士,博爱&亚特兰大大学内在医治,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学硕士中山市嘉乐身心健康指导中心社会心理指导师督导基地负责人主任讲师中医全息音乐,舞动,绘画分析技术专家导师国家二级心理治疗师,ACBC&HOLYBIBLE辅导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全人6A身心健康讲师。

以下是正文:

从中国文化视角讲全人心身健康,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唯一延续至今屹立于世界的一种灿烂文化,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为人类身心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环境历史环境一定能塑造特定的人体特征心理特征心理健康状况。
换句话说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和文化的人。人在自然环境中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影响我们的形体影响我们的特征影响体;人也在社会中要社会文化对我们的塑造对我们的影响影响我们的身心影响我们的人格特质。
所以离开我们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去讲心理学很可能就是象牙塔式的心理是难以落地不够全面的。我们知道西方有心理学,东方也有心理学,哪个更适合中国呢?我们认为更能理解我们、更贴切来服务中国的中华民族的人群来更好来服务于我们中国人的应该是中国人的心理学
我们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我们身心的需求。一些古代人的故事一些经典的论述一些民间的格言都组成了我们丰富文化的底蕴也滋养着我们中国人精神心理和身体各个层面。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有过诸子百家和谐争鸣的时代,使文化进到灿烂,进到融合。代表的有道家有法家,有儒家,有墨家有诸子百家等等太多太多了。
我们关于中国心理学的表达不像西方一样,能体系的拉出来。但是你会发现很多关于精神心理身体和心理,身体精神一些论点一些哲学的讨论一些哲学的思考量,一些哲学的思辨,早已经存在,并散布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国的经典著作当中。
我们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不偏不倚中正平衡。我们中国的心理学,我们心理特征的塑造,跟中国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去讲心理那么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要研读我们中国人,要让中国人更健康研读中国心理学的话中国传统文化是应该引起我们同行们重视的一个文化背景。
我们中国的文化具有独特性讲究中正平衡。在我们中国文化中道下到乡间俚语,多层次地体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比如阴阳学说比如五行学说比如气元论,等等论点,不但奠定了文学哲学军事文化的背景同时也是医学和心理学很核心的观念。
在春秋战国成书的黄帝内经它是古人前人的大成,经过临床反复验证的一些经医学生命哲学的一本书。在黄帝内经这本书里面不单讲了一些医学理论而且他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解读生命哲学研究健康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如果只是简单黄帝内经当作一本医学专著显然我们的解读还不够深刻。
我们仔细研究黄帝内经就会发现黄帝内经这本书有古人无上的智慧在里面。他不单是讲医学的本书也讲了养生学心理学是讲到整个全生命周期的一个生命哲学的一本书。所以在这里面有养生的智慧有生存的法则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身心互动的一些指导性的思想。
黄帝内经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思想框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养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成就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分析以整体观念体恒动观念来解解释阐述阐明身体和心理、形和神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讲到身体和心理方面又讲到形和神哲学领域的思辨,形成了形神合一的理论。
所以我和大家要分享的第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内经中关于形神一体的观念。我们西方医学和西方心理学看哪儿呢?能很详细入微解读心理学。其实心理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西方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不同的哲学思维不同的指导思想。西方的心理学和医学它站在什么角度呢?形象思维的角度能看摸的着,可以度量的方法来研究生理、心理
众所周知,心理学很多内容不是可以简单度量反复重组的。心理现象要比生理现象更复杂得多更高级多,所以简单用物理学的那些知识和常规形象思维来研究心理学就显得鞭长莫及就够不到心理学那个(核心)范畴就比较低一点。无论用实验的方法无论可度量可测量的方法,都远远够不到心理的那个层面。只对心理的一些行为(现象)的观察,一些理论的假设,还不能真正揭示我们心理的真相。
而我们中国古人站在抽象思维的角度),通过观察一般的现象,通过归纳总结提升成为一种规律。研究规律成为”,成为理论体系所以中医的一些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体系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实践经验上的总结提升归纳形成理论的
我们都非常清楚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黄帝内经的成书既有一些解剖知识又有对人文观察研究有对心理学医学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所以黄帝内经这本书他不像西方的那种单单建立在解剖结构基础上,它既有解剖结构的一些论述,又有形而上的一些描述和表达也有形而下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的内容。
我们中国对解剖结构的研究要比西方解剖的论述差不多1000年但是中医医学不是建立在解剖结构基础上。因为中医认为人是活的尸体是没有生命体征的,只从已经失去生命体征的那些尸体研究一些解剖结构不能反映人体生命的真相。
所以中医立足抽象思维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再对活着的人进行观察从出生到离开世界整个全生命周期的观察去归纳去总结去提升然后形成了黄帝内经我们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解读黄帝内经在这本书里面首先提到了和神的关系。

曾经在哲学范畴中有人讨论过到底和神的关系一体的呢?是二元的还是一元的呢?今天这不是我们讨论点。我们不是把人割裂成生理的心理的,或灵魂的躯体的。我们中国古人人之为人,讲形与神不可分离。人是一个生命有人的形体和精神人的形体和生命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中医形与精神的神形,形体的形,形与神是始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以及传统文化对的解读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当时在原始社会中,人对自然这种敬畏对风雨雷电之这些不能有科学的解读,就产生对自然的一种尊重敬畏。认为在整个自然界之后,有个掌管整个自然界创造这个自然主宰整个自然界超自然的生命体的存在。把这称之为神!这个层面的“神”称为什么呢?属于信仰范畴对神的崇拜。因为对这些自然现象不太了解感到疑惑,就产生了奇异感威胁跟恐惧感。所以他就认为,在整个自然界之外,有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威力无比,可以主宰一切世界的神存在。于是呢,就形成信仰层面和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方面的
说文解字这本书里面这样讲神天神万物者也。说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就是引领万物出来创造万物出来管理万物出来领万物出来那一位就是神!这说文解字里面的解读
随着我们生产生活经验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理性的提高和发展,对的理解逐渐逐渐从唯心论变成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人们把对掌管天地和人间运行的主宰者,从上帝的神灵身上逐渐逐渐转为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上称为天道,也称为
周易.系辞中描述神无方而易无,“阴阳不测之神等记载这个阴阳是宇宙间的规律此处的神呢,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神秘莫测的特性,就是对运动变化神秘莫测这样的规律称之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神的第二个层面的解读
它的含义从某种程度上还没有脱离主宰的范畴,但是已经脱离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开始用来解释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在黄帝内经这样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父母,生杀本始”,说阴阳天的大道是万物的纲纪,是变化的规律,所以把天地之道称为
正像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伯昆的解释神最初指的是主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的天神,后来经过易传和历代医学家易经研究的这些学家们演变用来说明物质世界运动变化性质的范畴成为推动整个宇宙运行的第一因
黄帝内经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用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整个宇宙是一元的作为出发点古代哲学中关于神的观点为天地万物主宰的基础上首次用神来解释人体的生命现象,认为人体的生命现象就是就是从医学角度来树立了神是人体生命主宰的概念主宰人生命的称之为”,并直接升华为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关于这个词的内涵。
《黄帝内经中神的含义主要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通称为神。一看这个人,诶!眼睛明亮动作敏捷思维清晰言语流利行动自如,就称之为有神。是说其生命活动状态是健康的,是有生命力的人。
黄帝内经·里面本神篇这样说:“故生之来谓之精搏谓神”。父母的精,精相合构成胚胎,形成生命由此赋予生命最原始的活力,称之为神。这种由男女生殖之精所产生的新生命以及生命活力就是神的表现形式。这是第一层广义的含义,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第二层,神讲的是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人体的生命活动协调运行依赖于人体内脏气血阴阳物质功能正常发挥,所以呢,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也属于神的范畴。比如说。我们正常人就充满喜乐,积极的向上心正常,心主血脉华在面”,面色红润;“心开窍于舌”,正常言语能力舌头就比较灵巧,思维又比较敏捷心主神智所以这一切都是心神正常的一种表现。所以把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也称为神。

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这样记载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就是要非常谨慎的去养护人的气血,因为人的气血呢是人的神。在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中记载,“血者,神气也”,将气血功能活动称为

第三层,在讲人体神的时候指的是内脏的精气的外人的内脏精气盛衰者,还是衰?通过经络气血反到体表使眼睛的神色形体的神态面部的五色肢体关及语言思维等发生相应的变化诸内而形成诸外,有外在的神采,也称为神内涵。

以上三个层面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中医把这个称为广义的神也是传统文化黄帝内经对神广义的称呼。

黄帝内经狭义的神总括为人体的精神识、思维活动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成为狭义的神。狭义的神也包括三个

第一个层面指的是思维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感知觉包括记忆包括思考包括想象和判断等)整个认知过程称为神。内经中用“志”“”“”“进行概括,所以精神活动是其一。

·本神中这样说,所以任之心”,这个担任,承受,认识,接收为任,所以任之心就是用来接收认识承载了解的这个物质呢称为。心有所之意就是心能够有所回忆。称为什么呢?意识意之所存之志,记下来成为什么志向和记忆谓之思,记下来的东西,然后融会贯通,称为思考。因而远虑,通过思考以后产生一些什么呢?对将来的事有些思虑称为虑。因而处物谓智,因为考虑东西而去处理事情称为智慧。所以,第一个方面关于神的内涵,即精神意识,思维观,认知方面

第二个层面感觉。内经中用神意、魄、志进行分类,分属于五脏总统于精神,后世也称为五脏神。这个什么呢?感觉意识。在本神中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脉舍神气,气舍魄精舍志。等等。这讲了什么呢?是人的感觉意识。

第三层面人的情志活动,怒喜思悲,恐惧,喜怒忧思悲恐七种情绪反应。七情的变化根据脏腑气血的正常活动作为心神的体现。所以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的论述正是指正常的情绪活动与五脏相关。所以在黄帝内经讲人的生命活动称之为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也为神而这些存在和形体是密切相关的。

与上述对神的阐述相对应的“形”,从本意上讲是指人的形质、形象和形体。说文解字中说形,象形也”,人的形象和形体。中医学中传统文化中”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方面存在于自然界中一些有形的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说化气阴成形。在素问·天元记大论中记载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其中的一切有形的物体。所以在黄帝内经讲的形,指的是自然界中一的物体。
第二方面,指的是人的血肉有形的身躯。包括我们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有形的结构不但包括这些结构,还包括循行在我们脏腑组织中间的那些非常精细的精微的物质。比如说精,血,津液等等。高士宗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曾经提出“形血气之于外者也。他形体呀是血气存在于外面的表现。唐朝的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提出形谓身形”,说这个是身形。清代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也提出形,谓形体肌肉等等。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指的是形体躯体,指的是我们的脏腑组织结构等等。
这个就是我今天讲的第一部分内容,下面还有补充
那么形跟神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形体是质,神是精神是生命活动和功能。
神的关系实际上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和心的关系是生理与心理的关系。对于和神的关系,在哲学上心理上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的一个焦点。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围绕着神问题,出现两种对立的思想。
一种是二元论的形神把形跟神看为两个互相对立统一,认为有形跟神两个本源认为精神可以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比如说庄子知北游中说精神生于道本生于,他认为精神是从道产生的,而形体呢,是我们先天之精父母的产生的。
而另外一种对精神和形体的理解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形观。认为神是生出来的就是我们的心是由身派生出来的神是由派生出来的没有形体就没有精神。所以形聚而神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形消散了,然后神精神也消灭了
后代的儒家后代的中医学理论都采用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认为形神是一体的。都在形神关系中,秉承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唯物论思想,强调身和形体与精神的统一。一体,人(才)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离开神人的形体就变成尸体。离开形,人的精神就成了什么呢?孤魂野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形神一体观念的理解和解读。
关于形和黄帝内经认为神本于而生神是从形体中产生出来产生出来的。内经认为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气医学的生命观也认为气是生命的本源。这个气呢,在古代哲学中指的是不断运很小很小的物质。不单单是空气,是不断运动很充满活力,非常精,非常精微,非常小的这种物质称为气。所以,气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最基本物质。因此,人体的质本源于气。
气是弥散状态的没有之可言,但气呢可以化成。精生命本源以及各种脏腑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为客观有形的存在。在图翼·大宝论中说形以精成,而精生于气”,说明了气精、形三者之间气生精,精化形的相互关系。
我们在形和神一体观的前提下,进一步阐述形与神的关系。
第一,依附于形而存在神本于而存在。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而神的功能,也必须在形体健康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的表现。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医学的形关系上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否定了脱形体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当然这个观点是仅供参考。无形则无以生,就是没有形体,神是没法生存的。无形神无所依没有形体是没法依存的形衰则神也衰,形体衰退了精神也会衰退形亡则神亦亡,身体灭亡了,精神就消亡。强调了神对,在物质基础上依附关系。这是形对于神而言
那么第二点,神对于而言呢,神为的主宰。就是我们的生命活动我们的神主宰我们的身体。我们传统文化和祖国医学在强调形神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神对的反作用将神对形的作用提高到主宰性决定性的高度。金朝的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神能就是指的管理统辖管的意思介宾——见于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著《类经·针刺类》——也说无神则不可活,这些论述都强调了的主宰作用。
我们知道物质的代谢新陈代谢的功能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机体通过物质代谢我们的饮食转换为营养物质转化为水谷精气。而营养水谷精微之所以能转化为精气,全赖于脏腑组织器官间的相互协调共同活动来完成,是在神的主导下机体气化作用的结果。假如人体失去了神的主宰脏腑功能就紊乱了气化功能就失常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
所以治慢性病,如果只是血压高了就调血压血糖高了就降血糖精神出现问题就调精神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从整个生命角度整个人整体的观念解读神乱了脏腑功能紊乱了代谢紊乱了,才会导致形体的功能的紊乱,精神的紊乱。甚至一旦脏腑功能衰败人的生命也会慢慢终止。
所以在素问﹒灵兰秘典》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危,使道闭塞而不通乃大伤,指的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是复杂的,这些复杂的功能之所以能够相互协调,是由于心神的调节作用。
人体个有机的生命统一体,不但体自身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关系,而且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有紧密的联系,神在这些关系起着重要的主管作用主导作用。假如神的调节功能太过和不及就会影响脏腑气血功能的紊乱。比如说我们经常在中医中讲的七情激导致脏腑上的(问题)比如说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等都是异常的情刺激导致了五脏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另外,五脏受伤也可以进一步影响到心使这个君主之官动摇不定,出现新的病理改变。在黄帝内经口问中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以上第二点是讲神是主管身体
最后一和神是统一的是合一的。身体有病了那精神也会病,神也会有病,神有病也会影响到身体有病。
现代心身医学理论也认为人类疾病除了生物和物理致病因素以外,社会的心理的情绪的,以及行为人格生活方式等等许多因素都可以引发身体的疾病。任何类型的不良情,情绪因素,比如说离婚了事业失败了,下岗了亲人死亡了等等生活事件引起的愤怒焦虑悲伤紧张恐惧内疚等情绪反应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承受能力都能使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催乳素分泌异常引起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而诱发各种各样的身心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研究证明高血压病偏头疼冠心病心梗脑出血哮喘甚至癌症形成和发展都和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可见现代心身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中医合一”、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与神俱,不可分离思想是息息相关遥相呼应的!
今天我和大家就分享到这里
谢谢各位老师!

请关注本公众号,更多精彩持续分享。


龙心理分为中庸理论、龙心理、新时代修身、中国式督导四大模块,由九个基本理论(子理论)组成,这九个子理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可以完美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和问题,并同时指出解决方案,彻底改变了西方心理学没有统一的心理学理论的尴尬境地。

龙心理中国式督导遵循“修身自助——齐家——立业”的成长路径,是一门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基础课程是人生必修课,中高级课程是心理从业者的必修课,也是通向心理服务顶峰必备的认识论和方法。

龙心理专门传授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实操技能与理论,招生对象为:遇到心理困扰或问题的人,问题孩子家长,有自我成长需要的人,以及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健康管理师、教师等心理或心理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人员等。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人生日常必备六艺:听、说、想、做、感、省。

2、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必须具备的人生智慧和综合能力;

3、和谐家庭日常生活必须具备的人生智慧和综合能力;

4、助人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执业能力;

5、督导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胜任力(中级及以上)。

    龙心理充分发挥了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优势,用西方人不可想像的思路和方法,用简单易学便于运用的形式和比较少的内容,集西方的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成功学、教育学、身心医学、健康学、生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音乐、艺术、宗教、道德等于一体,汇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伦理教育、成功学教育等预防性教育于一学,融中国式督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矫正性服务于一科,遵循“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矫正为辅”的理念,强调自我素养的提升,在助人方法上,提倡“以授人以渔为主,授人以鱼为辅”,代表了未来人文科学的发展方向,必将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出中国最强声音的主阵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中医认识人体的神
读《黄帝内经》有感
中医对生命基本构成要素“形”的认识探析
浅谈中医生命观与养生观
《黄帝内经》里的心理养生
中医为啥头痛医脚,脚痛医头?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