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小结节诊治应走出“听磨色变”、“见磨就开”误区

影像诊断日渐发达,临床上查出肺小结节的患者越来越多,一种“听磨色变”、“见磨就开”的认知误区也普遍存在,即,听到磨玻璃样结节便恐慌,看到磨玻璃样结节就一定要开刀。

 

今天,《中国首部微小肺癌研究专著英文版》新书发布活动上,素有“东方神眼”之称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国桢教授对上述观点提出权威意见: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关乎患者性命健康;对于一些疑难结节,不同医生常会给出不同意见。2011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研究报道,CT检查出的肺结节96.4%均是良性,仅有少数结节是恶性。他表示,“针对小病灶,不必大检查,我们应该找到一种经济、便捷、有效、准确的诊断方法,让患者在早期阶段得到及时诊治。”

 

肺小结节,为何如此难鉴别?

 

肺癌无论发病率、死亡率均是全球癌症首位。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达429.16万例(男性251.21万例、女性177.95万例),其中肺癌年发病人数达73.33万例(男性50.93万例、女性22.40万例),年病死人数为61.02万例(男性43.24万例、女性17.78万例)。将诊治端口前移,可大幅提升肺癌诊治率及患者生存率。

 

肺小结节为何如此难鉴别?专家直言,当下临床常用的低剂量CT肺癌筛查,使得Ⅰa期肺癌发现率从35.1%提升至93%,同时也发现了许多肺内微小结节。这些小结节数量较多、大小不一、新旧交替、种类复杂,而且大多没有特异性症状、良性恶性难以辨别。这为临床诊治带来难题: 既不能对肺小结节长期姑息不定性,也不能贸贸然“一开了之”为患者带来可能不必要的损伤。

 

不是所有“磨玻璃”都属恶性

 

很多医生及患者一听到磨玻璃样结节,便认定肯定是恶性。张国桢对此观点加以厘清。纯磨玻璃结节的平均CT值对肿瘤良恶性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在肺微小结节的动态随访过程中,CT值在-500至-400HU范围内且有进行性增高,提示恶性几率加大;CT值在-600至-500HU范围内,提示恶性几率较低,处在中间“灰色地带”;CT值在-700至-600HU范围内,提示是良性阶段。

 

发达的影像诊断技术,为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带来可能。张国桢提出,诊治端口还可前移至0期肺癌。从单个癌细胞开始通过血管进入,倍增发育到直径1厘米、重量1克的原位癌、微浸润癌一般需要5至10年时间,这便是早期发现的最佳窗口期。数据显示,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患者术后5至10年生存率可达98%至100%。因此0期肺癌Ⅰa期肺癌的诊治应普及新理念:结节一旦出现病灶增大、实性增密、 结节增强、有移动血管增粗这“四增”现象,应立即停止随访、建议做手术。

 

中国诊断标准已获世界认可

 

此次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国桢教授团队主编、全球最大科技出版社之一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微小肺癌——影像诊断与应对策略》(英文版)新书正式发布。作为微小肺癌领域首部研究专著,该书集中讨论肺癌筛查中的热点问题,结合病理学、解剖学、影像学和治疗学各个方面作详尽论述,中国诊断标准得到世界认可。

 

记者同时获悉,华东医院率先开展低剂量CT筛查肺癌,并成立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以MDT(多学科诊疗)方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中心成立十多年来,团队潜心研究,在微小肺癌鉴别诊断、治疗方面形成了系统性的可靠方案,提出了“肿瘤微血管CT成像征”、抓早、抓小、抓准、抓好“四抓原则”和离体肺标本CT引导穿刺等理论和技术,及早及时发现很多亚厘米级别的微小肺癌,将病变根治在极早期,将微小肺癌的诊断推进至4毫米水平,远远领先于国际共识,改写了“小于1厘米肺癌一律可以观察”的固有认知,总体诊断准确性达到95%,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栏目主编:孙刚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小结节诊断国际领先走出“见磨就开”的误区 07
今天呼吸科门诊看了30多个肺结节患者,发现很多人对肺结节有误解,
肺恶性结节1年发展到底有多快!来看看对比图!不要再延误病情了
肺结节是什么?杨占华主任带您了解
2015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诊断肺结节,别来虚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