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呼吸与气息(六)

101、有医学专家指出,“气出丹田”的说法是不符合生理科学的,因为气只能吸到肺里,不能出自丹田或横膈膜。进而,有位著名声乐专家在讲座中调侃说:“气只能吸到肺里,谁能吸到横膈膜?(众人大笑)。”这无异于哗众取宠。其实,美声唱法教学中的这一说法旨在强调“底气”越深越好,它是意念,更是方法。中医说:“人的意念在哪里,注意力就在哪里,能量和气血就往那里运行。”


102、歌唱中常说的“气沉丹田”是源自中国的戏曲唱法,丹田是指脐下三指处,是人体气血运行的根基,也是人的元气之所在,中医谓之“关元穴”,人的第一口气从这里开始,最后一口气从这里结束。后面与其对应的是“腰椎关穴”,也称为后丹田。与肚脐对应的是“命门穴”,自古就有“呼吸到脐,寿与天齐”的说法。


103、由于胸部是被上肋骨锁住的,伸展和扩张的余地不大,所以容量会小,容易引起提肩,提喉头,用胸式呼吸还会引起颈肌、下腭和舌根紧张,以致影响声区和音色统一。由于下肋骨的扩张范围很大,所以腹式呼吸会吸得深而满,且呼吸动作小而灵活,横膈膜下沉会有深支点的感觉,而且对于胸部和喉咙的僵紧,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若训练功夫不到,气声转换不容易做到自如。


104、使嗓音结实的主要手段是连续不断的气息支持。在大场所中歌唱不需要加强嗓音,只要加强气息和充分运用全腔体共鸣,使乐句在高位置流动并保持不变。若歌者在感觉上只用30—40%的气力,往往比用70-80%的气力所产生共鸣效果更好,因为状态放松,心理紧张得以缓解。


105、气息只有滚动起来,才能完成各种声音技巧。快速地唱|1234 5432|1234 5671|2176 5432|1- - -|,有助于气息的连贯和高低音区的统一。只要乐句没结束,腰腹背和肋肌群就要始终保持扩张。随着乐音升高,横膈膜始终在下沉,要使气息上下拉伸起来。


106、“起音”与呼吸紧密相关,要用“舒起音”,也就是轻缓的“叹气起音”去唱。只要音“起”得好,感觉舒服,呼吸就支持得好,声音既不费气又轻巧干净。在喉咙打开带动胸部打开的同时,只要气往下一叹,横膈膜和肋骨就扩张了、气息就下沉了、歌唱的状态就被架起来了,声音就直接反射或被顶送到高位置了。叹气的过程就是横膈膜气息扩张保持的过程。


107、 保持声音的气息支持就是保持肋肌的扩张,横膈膜和它周围的肌肉群是气息的“发电站”,喉咙是“总开关”。若电量充足,而喉咙开关没充分打开,不仅电能无法正常做功,而且还会破坏“发声机器”。


108、 呼吸不仅要平静无声,还要有乐感和美感,要用扩张的内在腔体,而不是夸张的外部表情去吸气。要用大腔体和深气息支持去唱轻声、半声、弱声和悄声,要先有歌唱状态,要用鼻子先出气,再出声,既能用气息控制声音,又能用腔体调节气息。


109、 练气的方法很多,可深吸气后大声喊“哈”,先一个一个地喊,再加速有节奏地连续喊,像打夯一样砸在横膈膜上,声音要落底并有砸出一个坑的感觉,铿锵有力,直到气力不能再支持下去;可用哈哈大笑的方法,体会气息下沉和肋肌的弹性扩张;可脚后跟抬起,上下踮动,一口气长喊“哈”,体会气息下沉落到臀部的放松之感,以及腔体平稳保持、颤音在高位置波动或从头腔均匀地释放出来,鸣响在屋顶的感觉。练习时,乐音可高可低,但都要尽可能打开并保持喉咙扩张。这些练习也可在不同学派要求的不同字声共鸣位置上分别进行,努力使各个共鸣腔体都得到运用,但都不能挂扯声带。


110、 评论一个歌者的声音训练程度,常会简单地用“深”和“浅”两字。所谓“深”,就是看你的声音是否有深至横膈膜和腹腔底的气息支持。所谓“浅”,就是气息支持在胸腔或胸腹之间,下不到腹底,提着气唱。美声唱法要求“嘴巴长在肚子上”或“用肚子发声,在头顶出声”,不仅意在强调最低的气声支点,还在于保持高位置和自下而上的混合共鸣效果。


111、气息控制就是保持横膈膜的弹性扩张,这会带动腰腹背肌肉的全面膨胀。尤其是后腰两肋这一大片肌肉群,能够给歌者极大的支持力量,若胯骨和臀部下沉的力量能用上就更好了。用这些力量才可解放胸部,减少喉咽部肌肉疲劳,使声音听起来不费劲。意大利人说:“如果一个歌者演出后感到疲劳了,那应该是在横膈膜周围或之下。”


112、只要用上横膈膜呼吸,声音就是混的,不是“白”的 ,因为这时气与声的支点是在腹部底端,离口腔和声带很远。从腹部底端发出的声音必然要经过腹腔、胸腔、喉咽腔,即使控制不好,不能直达头腔,从口腔出来了,也一定带有混声共鸣色彩。


113、气能载声,也能覆声,用僵持或肤浅的气息也能唱出响亮的声音,但不会有自然的颤音,而且只能强不能弱。只有气息流动起来,声音才会有弹性并保持高位置共鸣。吸气过多会导致气息僵化,憋住,不流动,不能形成歌唱的动力,反而成了歌唱的负担;用气过多会导致颤音位置低,声音重。


114、“气尽则声嘶,声嘶则力竭”,这是声音与气息相互依存的关系。“大换气,小偷气,不蛮喊,留余地”,这是根据乐句需要采取的呼与吸技巧。训练就是要掌握每一乐句最合理的气息用量,弱声比大声要有同样的,甚至更多、更深的气息支持。


115、许多专家说:“歌唱时小腹始终要收着”,有人提倡“绷胃收腹如磐石”的感觉,还有人说“要挺胸收腹提臀。” 而意大利著名女中音科索托却说:“女声呼吸时永远不要用下腹部,男声可以,因为从生理上这对妇女很危险。代之,应在这个部位扩张,展开自己的下肋廓。”实际上,男声也不可收小腹,那会影响横膈膜气息下沉,造成全身紧张,后腰无力。所以要提倡“松胸扩腹”,不论上腹和下腹,都只有放松下沉和自然扩张的劲,不要想什么小腹收紧,因为腰腹背一扩张,腰带自然就绷紧,小腹自然就给力。


116、国内外的歌唱家在谈及呼吸时用“胃腹”一词是不多见的,而一位专家在自己办的“声乐大师班”上,长篇大论胃的松紧与横膈膜的关系。王信纳老师说:“胃是不随意肌,若可以随意放松或收紧,那就会得胃下垂病了。如此,是否可以说肝脏也要放松,盲肠也要收紧?”


117、 有专家在自己办的“大师班”上,大讲肺功能对于歌唱的重要性,这在发声方法上不仅毫无指导意义,还会造成无端自扰,因为歌唱时不能,也不可能去想什么肺部。还见过有声乐专家借用国外医用的肺部自然呼吸三维图,自以为是地冠以“歌唱呼吸”的标题,而其中的英文解说却与歌唱毫无关系。


118、声音统一,即声区、位置、共鸣、音色统一,这是建立在气息统一基础上相辅相成的统一。呼吸技术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作为歌唱发声的动力,用气的原则是:深、通、稳、活。所谓“要做声音的主人”,就是强调声音完全在气息的掌控之中。气息要沉于底,贯于顶,声音要径直向上,立地顶天。


119、人活一口气,歌唱的能力基于运用呼吸的能力。呼吸和气息的保持能力,随年龄变大和器官衰老而减弱。通常,人的肺活量自30岁起每10年会减少5-10%。一个30岁的普通人一次约能吸2个品脱的气(946毫升),而在他70岁时就只能吸1个品脱了。原因是肺部弹性减弱,脊椎弯曲,胸部收缩,肋肌减弱,但如果能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坚持练声,即使年龄变大,呼吸和气息保持能力也不会有明显变化。若身体健康,好的美声歌唱家在70岁时依然能不失规格地完成一场独唱音乐会。在网络上,已分别见到90多岁的意大利男、女高音和俄罗斯的男低音,仍能不失规格地演唱歌剧咏叹调。


120、 有关健康长寿的秘诀不计其数,在世界各类卫生组织的调查中,歌唱基本都排在首位,但本书要补充并提醒的是:一定要基于正确的美声呼吸和发声训练方法,那就是:打开喉咙、横膈膜气息和高位置字声(三要素),否则腔体不通、气血不通、经络不通,这样的歌唱不仅无益,还会有害于健康,这对于为了养生保健,喜爱歌唱的中老年朋友尤为重要。

(本章完结,新篇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吸与气息--淳于金章
呼吸 - melinda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歌唱爱好者普遍都会碰到的问题!你中了几招?
高音上不去?了解这五点之后,一个技巧教你轻松上高音
帕瓦罗蒂告诉你歌唱时呼吸的奥秘!「建议收藏」
教你如何唱高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