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沙鱼[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鱼品种]
巴沙鱼
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鱼品种
1510次播放01:02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00:00 / 00:00 直播 00:03 01:02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00:00
物种起源
00:20
形态特征
00:28
生长繁殖
00:39
品种辨识
查看更多视频
动物
无危
亚洲
水生动物
杂食性
简介
巴沙鱼(学名:Pangasius bocourti)又称博氏巨鲶、湄公河鱼、越南鲇鱼,隶属于鲶形目鲶科、鲶鱼属,是热带淡水鱼类[2][3][5]。巴沙鱼无鳞,鱼体呈纺锤形,头部扁宽,腹部狭窄,身体两侧肌肉较厚。头小且圆,有两对须,眼大,有前后鼻孔,腹部大且圆软,尾柄较长,鳍条有锯齿,背鳍后部存在脂鳍。背部体色有蓝黑色和粉白色两种,腹部呈白色[1][2][8]。该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的58%,因此越南人俗称它为Cá Ba sa,意为“三块脂肪鱼”,并以英文名Basa catfish出口,中文音译为巴沙鱼。[5][6]
巴沙鱼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主要分布在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2][5]
巴沙鱼是越南国家二级保护物种,2011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被列为无危物种(LC)。[1][5]
基本信息
分类
脊索动物门
辐鳍鱼纲
鲇形目
体型
体长
最长可达1.5米
体重
最大可达44千克
中文名
巴沙鱼
科普中国权威合作机构
王启军副研究员审阅专家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渔业利用方向
图集
查看更多
相关合集
渔业中的主要养殖物种
共16个词条2670阅读
鲫鱼
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鱼类
黑鲫
背缘隆起且腹部圆的鱼类
中国华南淡水主要养殖鱼种之一
查看更多
形态特征
巴沙鱼鱼体呈纺锤形,身体表面无鳞。头小且圆,约占体长的1/5。额宽,口小吻小、能伸缩。齿细,主齿(或母齿)为三角形。有2对小须下颌须1对,外颌须1对,长度为眼睛直径的2~3倍。眼径大,眼圈红黄色。鳃弓5对,有咽喉齿,第一鳃弓鳃耙数为45个。有鼻孔2个,分前后鼻孔。腹大而圆软,身体后部较窄,尾柄较长,鳍条有锯齿,背鳍后缘有小脂鳍。肠道较短,为鱼体全长的1.2~1.5倍。[1][2][8]
巴沙鱼的形态
巴沙鱼体色有两种,一种背部蓝黑色,腹部较白,另外一种背部呈粉白色,腹部呈白色,肛门白色稍红。[1][2]
巴沙鱼最大身长可达1.5米,重量可达44千克[10]。一般身长约26厘米[11],普遍的上市规格则为0.8~1.0千克[12]
不同体色的巴沙鱼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巴沙鱼
罗非鱼
龙利鱼
外观
食性
杂食性
杂食性
-
鲶科
丽鱼科
舌鳎科
鲇形目
鲈形目
鲽形目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巴沙鱼原产于印度支那湄南河流域,现主要分布在湄公河流域,即越南、泰国、老、柬埔塞、中国(云南)等国家的内陆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3][4][5]
巴沙鱼分布图
栖息环境
巴沙鱼一般生活在热带的内陆江河湖泊等淡水中,耐低氧,对水体水质要求不高。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2~32℃,当水温低于20℃时,会随着水温的降低,放缓生长速度;当水温低于13℃时,则会冻伤直至死亡。[2][5][9]
生活习性
巴沙鱼喜结群,常活动于水的中上层,5~6月份往湄公河上游迁移[5]。食性杂,在自然条件下,摄食小鱼、小虾、螺和蚌,亦可摄食水面浮萍及水草等,雨季以被淹的森林果实和树叶为食。人工养殖环境下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喂食时能游至水面吃食。[1][2][5]
巴沙鱼耐低氧能力强。除了通过鳃呼吸外,还可以用嘴直接从水面吸入空气。[9][10]
生长繁殖
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生长
巴沙鱼适宜在溶解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水温保持在22℃以上的动态水体中自然产卵,自然繁殖。所以性成熟的巴沙鱼会迁移数百公里到湄公河上游的泰国境内产卵。[1][10]
巴沙鱼生长迅速,雄鱼一般4岁性成熟,成熟个体可挤出精液;雌鱼需5岁以上才能达到性成熟。[1]
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繁殖
巴沙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很难达到性成熟,特别是雌鱼,其卵巢成熟系数很低,饲养4~5年的成鱼在产卵季节成熟系数只有5%。由于该鱼腹腔内存有大量脂肪块,影响其性成熟,所以须通过降低其体内脂肪量,促进卵子发育,人工繁殖才能获得成功。[1]
苗种第一年饲养可长至0.8~1.0千克,第二年可长至1.5~2.0千克,三年以后可长至3千克以上。[1]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野生巴沙鱼种群数量呈递减趋势,最主要的因素是过度捕捞,其次是杂交种造成的遗传污染。此外,水域自然系统的改变致使栖息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也是巴沙鱼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5]
保护级别
巴沙鱼被越南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
2011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物种(LC)。[5]
主要价值
巴沙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容易饲养,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油质高,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等优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深受养殖、消费者的欢迎,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巴沙鱼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优质经济淡水养殖鱼种,是越南出口创汇的主打水产品。全球产量1997年4.1万吨,2014年160万吨。[2][8][10]
巴沙鱼肉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n-6脂肪酸、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巴沙鱼腹腔内有三块较大的游离脂肪块,提取方便,在其他淡水鱼类中很少见到。该脂肪块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6][7]
巴沙鱼肉
参考资料
[1] 鱼类养殖新品种——巴沙鱼 ·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2-04-24]
[2] 湖南区域养殖新品种——巴沙鱼 ·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2-04-24]
[3] 巴沙鱼:一种白皙鲜嫩的鱼柳 · 江苏省药理学会[引用日期2022-04-24]
[4] 巴沙鱼引进及池塘养殖试验 ·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引用日期2022-04-24]
[5] Pangasius bocourti ·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2-04-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产值300亿!全球最火爆的一条鱼,生长快、高产、效益诱人!华南正大兴养殖,它的前世今生你要懂
湖北钓友长江支流钓获一条小“鲨鱼”,青肤无鳞,眼睛不动,网友:不要放生,做酸菜鱼一绝!
干货!巴沙鱼大全,从产品、捕捞、养殖全方位介绍
巴沙鱼是什么鱼?怎么做更好吃?
“鲶鱼效应”真的应验:各种鲶鱼抢占中国市场,200万吨指日可待!
巴沙鱼还是龙利鱼,你分得清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