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满清时期汉人当官有多难?只有此人是例外,一路升官至军机大臣

我国清朝时期,政治大权是在满洲人的手里的。因此,汉族人如果想要做官,并非那么的容易。而且原本满族人就对汉人是有一种歧视的心态,所以对于汉人来说能够做官,甚至是做出一定的名堂来,那是难上加难了。而若是一个汉人成为了军机大臣,还能够得到皇上的称赞和赏识,那就是凤毛麟角了。尽管这样的人是非常少,但是依然是存在的,比如说于敏忠。

乾隆时期,于敏忠是首席军机大臣,同时还深得乾隆之心,相当赏识他。

通常情况下,因为满洲人的掌权,汉人即便是当上了大臣,在朝廷当中也是抬不起头的,他们无法在满洲贵族当中将自己与他们放在相同的位置,因为如果他们这样做,只会让他们成为大多数人攻击的目标,那么,他们就更不可能得到皇帝的赏识了。

在所有的汉人大臣都选择明智保身的时候,只有于敏忠没有选择与众人一般低三下四和阿谀奉承。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乾隆自封为千古一帝,对于奉承他是欢喜的,这么看,于敏忠完全就是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但是他最终确实得到了乾隆的喜爱,这又是为何呢?

作为江苏金坛人的于敏忠,出身也不低。尽管他是个汉人,但是他的祖上有很多都在万历年间、顺治年间成为过进士,除此之外,康熙年间,其祖父也因为文笔相当好,闻名于朝野上下,后来还被派去学政,其父亲也是有着一身的才华,在宫中曾经参与过编撰《康熙字典》等知名书籍,地位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家庭当中长大的于敏忠,自幼也是学有所成,在文学上的造诣匪浅。他第一次参加乡试,就非常轻松地中举了。后来更是在会试里也成为了第一名进士。他进翰林院当职,还是乾隆钦点的。

不过清朝的许多翰林院当职的人最后都会被派去地方当一个小官,可能一生也就这么平平淡淡地度过了。而于敏忠却不一样,他在翰林院呆的时间有七年之久,甚至多次得到了皇帝的嘉赏,深得其喜爱。


很多翰林院里的官员,都是呆了没几年就被派走了,为什么偏偏只有于敏忠有这么长时间的任职期呢?

当时许多满人虽然在身世和血统上属于满洲人,但是他们的文化以及生活习惯都已经被汉化,早就已经不懂自己民族的文字。甚至有一些王公大臣,也对汉文化痴迷不已,终日沉浸与研究汉文化中,而根本写不出一个满文了。

对于这样的现象,乾隆自然是感到非常的不满的,但是其心中的焦急却没有办法解决。当自己民族的语言都丢了,那么这个民族还能够立多久呢?于是他规定只要是八旗子弟,都必须参加八旗科考。

我国古代的考试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要求,科目也是非常的繁杂的,不过大多数考试的内容都还是偏向于儒教经典等内容的。而八旗科考,则不同于其他考试,他属于满洲人的考试,要求就是需要会写满文。这明显是乾隆为了保护其民族文化的一个无奈之举。为了能够增加这个考试的严格程度,他规定如果八旗子弟不能够通过考试的话,那么其家产就不能世袭。


除了这些之外,乾隆还要求汉人大臣也必须学习满文,尤其是翰林院的官员们,如果学不会满文,那么就不能够继续留在翰林院工作。这个要求摆明了是再说,如果你学不会满文,那么说明你对于我这个皇帝都不够忠心,而且原本翰林院的那些官员都是一些文员,难道连一种语言也学不会?那就有点太荒谬了。

于敏忠则是学习满文中的佼佼者,他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这种语言,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乾隆对其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人,甚至还认为他就是效忠于他的典范,并且下令让所有的满清人都向他学习。

除了学好了满文,讨得了乾隆的欢心之外,于敏忠还是个非常会拍马屁的人。再加上其十分的会察言观色,所以他每次拍马屁都正好拍在了乾隆的心坎儿上了。


后来,于敏忠做了户部侍郎,派遣到了军机处,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整理和记录皇帝所写下的文章和诗作。乾隆在诗文上的造诣如何尚且不谈,其灵感还是非常的多的,他可以说是历史上诗篇最多的皇帝了,一生写下的诗作足足有上万首。

有一天清晨,皇帝在御花园散步,写诗的灵感就这么油然而生,一口气就写下了七首诗,还口头阐述了两篇文章。但是乾隆只是随口这么念了出来,并没有记下来。但是于敏忠这个时候就在御花园,把乾隆口头念出来的这些诗篇全都记录了下来,上交给了乾隆。

乾隆认真阅读了于敏忠上交的诗篇,发现和自己早晨念出来的是一个字都不差,也是从那之后,皇帝对于于敏忠的喜爱也是越来越多,甚至还让他做了首席军机大臣。

后来,于敏忠患病,卧床不起的时候,乾隆还专门请御医来为其治病。在他病重难起的时候,他还派和珅伴随自己随时探望他的病情,还时不时地赏赐他一些人参等名贵药材,为其作诗等等。


乾隆四十四年,于敏忠最后还是因病去世了。

说起于敏忠死后毁誉的事,这牵扯到乾隆时期的一桩大案——

乾隆46年,一桩冒领赈灾款中饱私囊的官员集体贪污案件被揭发,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处死将近百人,冒赈贪污银款达二百八十一万一千三百五十余两,涉嫌此案的甘省贪官无一漏网。

这件大案引起朝野震动,后来乾隆发现,酿成这桩贪污案件的,不是王亶望,而是不久前故去的于敏忠。

乾隆对于敏忠很有好感,于是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却将于敏忠的罪行轻描淡写掩盖过去,他饱含深情地写说:于敏中“宣年力久,且已身故”,“朕不忍追治其罪!”


就这样乾隆再次手下留情,放过一个大贪官,成全了他万古的美名,乾隆对贪官似乎格外宽宥。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满清时期汉人当官非常难,唯独此人是个例外,竟一路升至军机大臣
清朝历史上的8位汉人领班军机大臣,您了解几个
清朝时期的“状元”,最高能做到什么官职?看下于敏中的升迁之路
官至殿阁大学士的满清八大状元
军机大臣不肯自杀,乾隆赏赐给他一床被子,大臣连夜饮鸩自尽!
他考中状元后位极人臣,贪污证据确凿,乾隆却忍了三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