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坚建立隋朝的民间传说,当年有一句童谣,北周灭亡后人们才明白



杨坚,史称隋文帝,为隋朝开国皇帝。民间有一种说法,杨坚代周建隋是天意。

据《隋书·五行志上》,早在北周建立之初,民间即流传了这么一句童谣:“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宇文邕画像

在古代,好多童谣都带有政治谶语的性质,这句童谣是什么意思?起初并没有人能真正理解,直到杨坚代周称帝后,大家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原来预言北周将被“杨”姓天子替代。

杨家是北周的皇亲国戚。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跟随北周太祖宇文泰起义关西有功,赐姓普六茹,位至极品,赐封“隨国公”,死后由儿子杨坚承袭父爵。

其实,在周武帝宇文邕当皇帝时,朝廷对杨坚已有戒心。

《隋书.高祖纪上》记载,杨坚有帝王之相貌,“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隋文帝杨坚画像

当时,宇文邕欲剪除杨坚,避免他祸害江山。内史王轨当时直接对宇文邕,称杨坚“貌有反相”,要及早除掉。但是几次历险,杨坚都化险为夷,反在朝中地位日升。

在当了北周倒数第二位皇帝、周宣帝宇文贇的老丈人后,杨坚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全面控制了北周。

宇文贇生前曾立了5位皇后,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赐封为“天元皇后”。宇文贇是个浑蛋皇帝,沉湎酒色。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月十九,他竟然内禅皇位给时年仅7岁的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乐做“太上皇”。

周静宇文阐(剧照)

大象二年五月己酉日(公元580年6月8日),宇文贇病死,时年仅22岁。这下,杨坚“当皇帝”的机会来了。

时权臣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为总知中外兵马事,扶持年幼的静帝宇文阐,以大丞相身份辅政。

周静宇文阐(剧照)

次年,即大定元年二月十四甲子日(公元581年3月4日)杨广逼宇文阐禅让,即所谓“随王杨坚称尊号,帝逊于别宫”。时杨坚41岁,史称“隋文帝”——北周被“杨”姓天子替代,果然是“白杨树头金鸡鸣”。

宇文阐并不是杨丽华亲生,他的生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但从伦理关系上说,他仍是杨坚的外甥。“外甥”宇文阐在禅让于“阿舅”杨坚后,杨坚封他为“介国公”。杨坚要斩草除根,不久宇文阐即被杨坚害死,这又应了——“只有阿舅无外甥”一语。

杨坚代周称帝(剧照)

杨坚代周建隋,真是天意吗?显然这是一种附会,所谓“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应该是杨坚为篡权所作的前期舆论准备,可以理解为政治造谣,这也是古代政治阴谋家的惯用手法。

“阿舅”杨坚从“外甥”宇文阐手里轻松夺得江山后,希望自己建立的江山长治久安,“千秋万岁”。但杨坚建立的王朝却很“短命”,从大定元年二月,杨坚代周立国,到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逼迫杨侑禅位,隋亡唐兴,隋朝仅传三代,前后历38年。

隋朝这么快就亡国了,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迷信说法,说是国号“隋”不吉利,影响了国运。这说法又从哪来?

在中国古代,国号一般源于开国皇帝在前朝所获的封号,如隋后的唐朝之所以立国号为“唐”,系开国皇帝李渊是“唐王”出身。“隋”这一国号,也遵守了这一国号规则,杨坚在称帝前已晋升为“隋王”。

既然如此,国号为何不是“随”,而是“隋”?原来杨坚忌讳中间的的“足”,即“辶”。

现在大家熟悉的“随”是简化字,繁体写作“隨”。《说文解字》称,“隨,从也”,即隨的本意是顺从、跟从的意思。中间的“辶”,即古“辵”字,篆书写法像“路(彳)”和“脚(止)”,表示“忽走忽停”。

杨坚觉得如果国号用“隨”字,中间的“辶”不吉利,会让国运随之而走。于是他去掉了“辶”,造了一个新的“隋”字。

这一说法在古人笔记中找到了答案。南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事始》(卷二)“古无隋字”条是这样交代的——

“隋”字古无之。文帝受禅,以魏、周、齐不遑宁处,恶之,遂去“走”,单书“隋”字。

这句话的意思是,隋文帝杨坚接受禅让当了皇帝后,考虑到之前的魏、齐、周三朝都不安宁,国运短促,很讨厌“隨”字中间的“辶”,觉得晦气,担心隋朝也“走得太快”,于是去掉了“辶”,写成——“隋”。

吴曾的说法为后世史家所认同。如元人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隋纪一》作注时,便采信了类似的说法:忠从周太祖,以功封“隨国公”;子坚袭爵,受周禅,遂以“隨”为国号。又以周、齐不遑宁处,去“足”作“隋”,以足训走故也。
需要指出的是,“隋”字并非吴曾所说有“古无之”,在先秦时已存在此字。如《周礼·春官·守祧》中便有“既祭,则藏其隋与其服”的说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帛书中的“隋”

字也是无“辶”的。

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隋”字

杨坚去“辶”取“隋”,初衷是想借新字“隋”,给新朝廷带来新气象,不希望步前面短命王朝之后尘。对于国号“隋”,时人大加赞美。如深受杨坚青睐的文人王劭认为隋字大吉大利,称,“明皇道帝德,尽在隋也”、“隋与吉字正并,盖明长久吉庆也”。

但是很快有人发现,“隋”字不吉利,更为凶险,还不如“隨”。

《说文解字》称,“隋,裂肉也。”所谓“裂肉”,是用手撕好用来祭祀神灵的肉品。《周礼》中所说的“则藏其隋”,就是祭祀完毕,把祭品埋到地下的意思。

清《康熙字典》释“隋”

试想堂堂王朝成了一块祭肉,如此这般,国运能长久么!所以,立国仅仅38年后,隋便便成了唐王李渊刀俎下之“鱼肉”。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中,就“隋”字,批评了杨坚的不学无术,他借南唐文人徐楚金之口称,“随文帝恶‘隨’字为‘走’,乃去之成‘隋’字。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殊不知‘隨’从‘足’,‘足’安步也,而妄去之,岂非不学之故?”

隋朝灭亡后,唐初又恢复了“辶”,写成了“隨”。2013年在扬州发现的隋炀帝墓志,上面便写作——“隨故炀帝墓誌”。当然,不排除唐朝用此“隋”讥讽贬损旧朝之动机。

隋炀帝墓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以女贵,隋文帝杨坚居然接了他外甥的皇帝宝座!
从外孙手里轻松夺天下,深受外国人崇拜,江山却拱手送给了外甥!
两代皇帝千方百计想杀他,最后反而将此人送上了皇位!
从隋灭到大唐开国:杨坚与李渊的那些事儿
他成功劝杨坚篡位做皇帝,六年后,杨坚把他给杀了!
汴梁说史|隋朝轶事之一大隋的建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