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鲜奶并没有更健康,反而还容易致病

在我国一些地方,人们都有吃生鲜奶的习惯,甚至还有在街头直接贩卖现挤的生鲜奶。不少人还认为生鲜奶新鲜原生态的代言人、是一种很好的饮品。

其实,直接饮用生鲜奶在营养方面并无特别之处,反而存在感染布鲁氏菌病等健康风险。


 “生鲜奶”又称生鲜乳(Raw Milk),是刚挤出来,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生牛。目前市场上有少量“生鲜奶”以散装形式出售,消费者购买后一般煮沸饮用。

 

这些“现挤“的牛奶,奶味相对于巴氏奶会更香更浓、口感更佳,煮开后满屋子都飘着奶香味!还能结厚厚的奶皮!给人的的感觉是营养价值更高。

 

但是,科学家对比生鲜奶和经过加热杀菌的牛奶后发现,生鲜奶的营养价值并不会更好,与经过加热杀菌的纯奶相比,他们二者在营养及人体健康功能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市售的盒装、袋装等预包装的纯奶,用的“生鲜奶”原料是符合一系列国家准的。

 

 

杀菌不充分会存在安全隐患

大多奶农们在挤奶前后不会做消毒的工作,挤奶时更不会戴手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在加上纯牛奶营养丰富、口感香浓,不但人类爱喝,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都靠它。比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真菌等,以及源于动物体的布鲁氏杆菌、结核杆菌等人畜共致病菌等。

尤其是儿童、老人、孕妇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食用后被病原感染的风险更大。

对乳制品生产企业来说,收购原奶有着严格的国家标准需遵循。天然优质的原奶产自健康动物的乳房,整个生产过程必须规范操作,最终检测为细菌数低、体细胞数低、乳成分正常、无抗生素残留、无沉淀物和异味、不掺水的自然乳为准。此次食药监总局发布的解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为乳企使用原奶敲响了警钟,起到一定提醒和规范作用。

 

 

 

 

国家对生鲜奶的标准要求

为了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我国制定颁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标准等。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奶是“生鲜奶”,乳品企业在收购“生鲜奶”时均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合格性检验,不合格的原奶是不允许进入生产环节的。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企业规定的禁止收购标准

 

天然优质的“生鲜奶”是指产自健康动物的乳房,整个生产过程按规范操作,最终检测结果为细菌数低、体细胞数低、乳成分正常、无抗生素残留、无沉淀物和异味、不掺水的自然乳。

为了保障“生鲜奶”的质量安全,我国及美国、欧盟等国家都制定了生鲜乳中微生物的限量标准。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19301-2010)中规定,生乳菌落总数不得超过2×106 CFU/g(mL)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2002年发布的《美国生乳质量管理规范汇总》中规定,细菌菌落总数不能多于5×105CFU/mL欧盟第92/46/EEC指令关于《生乳、热处理奶和奶制品生产和销售的卫生规则》中规定,生乳中的菌落总数小于1×105 CFU/mL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中生乳菌落总数规定

 

 

透明工场提示您

 

“生鲜奶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处理,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尤其是儿童、老人、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食用生鲜奶后被布鲁氏菌等病原菌感染的风险更大,最好就不要直接饮用生鲜奶,更不要盲目购买那些现挤牛(羊)奶 。

炎炎夏季,打开冰箱吃一个冰淇淋、一块冰镇西瓜,或是一份拌好的凉菜,清凉美味,去热解暑。夏季炎热潮湿的环境给细菌病毒带来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大家在享受清凉时,潜在的危险也在靠近。

大家在饮食上要尽量避免食用未经任何处理过的蔬菜和肉类,在购买食物时,一定要注意检测食品包装密封是否完整,尽量不选择包装破损的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解读“生鲜奶”
食药监总局公布8批次不合格食品 看看你买过啥
学生奶众口难调,已有呼吁取缔学生奶的声音
中国全球最低生乳标准为何十年不更新 消费者不满乳企着急
不同温度条件对生鲜驼乳菌落总数的影响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ord版20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