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药师]考前必背:药物的作用与量效关系,你学好了么?!


药理学 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药物 是能对生物机体产生某种生理或生化作用,并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用于计划生育、杀灭病媒及消毒污物的化学物质。包括保健药。

(一)、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药物效应动力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规律。

(二)、药理学的主要任务:

  1.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2.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

  3. 开发新药

  4. 发现药物新用途

  5. 阐明机体的生理、生化现象,推动其发展。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一)药物作用

   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例如:强心甙能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

(二) 药理效应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器官有其选择性。例如:强心甙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强心甙的药物作用)而获得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理效应。因此药理效应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1、 药理效应表现为:1.使机体机能活动提高(兴奋)或降低(抑制)。

                        2.补充不足(维生素、激素)或改变体液成份。

                        3.抑制或杀灭病原体以及癌细胞(化疗药)

                        4.改变机体的反应性(免疫抑制药)

   2、药理效应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特异性高)关注微信号cqwxjyw

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很小或无作用。药物作用特异性高的药物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具有特异性阻断M-胆碱受体的药物作用,但药理效应选择性并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消肌、腺体中枢神经功能均有影响,而且有的兴奋,有的抑制。

  一般来说,药物作用特异性强及药理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可以准确地治疗某种疾病或某一症状。选择性低的药物副反应较多,但广谱药物在多种病因或诊断未明时也有其方便之处,例如,广谱抗生素、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等。

3、药理效应的二重性: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叫做治疗作用(治疗效果)关注微信号cqwxjyw

  (1)治疗(治疗效果)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并非同义词。

      例如:具有扩张冠脉效应的药物不一定都是抗冠心病药(潘生丁),抗冠心病药也不一定都会取得缓解心绞痛临床疗效。

  (2)不良反应:其余不符合用药目的,甚或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通常情况下,用药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会同时出现,这就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二、 治疗效果

1. 对因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或称治本。例如: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

2.对症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又称治标。对症治疗虽未能根除病因,但在诊断未明或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重危急症如休克、惊厥、心衰、高热、剧痛时,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三、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原性疾病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苯哒嗪引起的红斑狼疾等。

1.副作用    是在治疗量下与防治作用同时出现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不太严重。这是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副作用)。

例如:阿托品    抑制腺体分泌――麻醉前给药(口干)

                松弛平滑肌――解除胃肠绞痛(腹胀气)

      麻黄碱    松弛支气管平消肌――平喘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失眠

副作用是可以预知的,也是可以转化的。

2.毒性反应   是在剂量过大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毒性作用一般是药理效应延伸,是可以预知的,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

例如:泽地黄――室颤

     催眠药――呼吸抑制、昏睡

根据中毒症状发生的快慢和接触药物过程毒性反应可分为:

① 急性毒性   是指一次或突然使用过大剂量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

② 慢性毒性    是长期反复使用蓄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等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由此可见,企图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有限度的,过量用药十分危险的。

防止毒性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1.控制剂量或给药时间间隔。

                            2. 注意剂量个体化。

3.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例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

4.停药反应   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加群454873654

5.变态反应   是一类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常见过敏体质病人,临床表现各药不同,各人也不同。反应性质与原有效应无关,反应严重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系统抑制、肝肾损害、休克等,可能只有一种症状,也可能多种症状同时出现。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

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谢物,也可能是药剂中杂质。临床前常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可见这是一类非常复杂的药物反应。

例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

6.特异质反应   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不要预先敏化过程,这是一类药理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例如:骨骼肌松弛药司可林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剂量-效应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效应(曲线)关系

在剂量-效应关系中,表示:

纵坐标:表示效应的强弱。

横坐标:表示药物浓度(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

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以下四个规律:

1. 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2. 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增加。

3. 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的。

4. 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对剂量的变化反应最为灵敏。

量反应  是指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

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的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质反应  是指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例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

 从量效曲线可以看到下列几个特定的位点:

最小有效浓度(剂量) 即刚能引起效应的阈浓度(或剂量)

半数有效量   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加群454873654

                     如:ED50:半数有效剂量

                         EC50:半数有效浓度

                         TC50:半数中毒浓度

                         TD50:半数中毒剂量

                         LC50:半数致死浓度

                         LD50:半数致死剂量

最大效能   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即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在量效曲线上,产生最大效应水平的高低。

极量     是治疗量的最大限度,即出现疗效的最大剂量,药典为剧毒药规定了极量。

最小致死量     指因严重中毒而开始出现死亡的剂量

最小中毒量     超过极量开始出现中毒症状的剂量

有效量/ 治疗量  比最小有效量大,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并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药物效应强度/效价  是指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治疗指数    TD50/ED50或TC50/EC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是药物的安全性指标。比值愈大愈安全。但由于TD与ED两条量曲线的首尾可能重叠,即在没能获得充分疗效剂量时可能已有少数病人中毒,因此这一安全指标并不可靠。

安全范围   以ED50~TD50之间的距离表示,比值越大越安全,是一较好的安全性指标。药物的最大效能与效应强度含义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

例如:利尿药以每日排钠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比较。

    氢氯噻嗪的强度大于呋塞米(选用一效应对氢氯噻嗪的同量少于呋塞米)但呋塞米的最大效应大于氢氯噻嗪。就临床而言,药物的效能比强度更有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理学重点
《药理学》各章节基础知识速记,提分必备!
药理学(3)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学习笔记)
【药理学总结】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理学总结(整理版)
离2016年药学职称考试只有60天,职称专业知识第1天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