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下无双地 雾中第一山

大邑雾中山上,有一座楼式石坊,名曰“天国名山坊”。石坊正楼中柱联云:“春水夏云,秋月冬风,宝地占四时之景;西瞿东胜,北庐南瞻,京天统万法归宗。”侧柱联云:“天下无双地;雾中第一山。”这两副对联均为著名文学家、享誉“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所撰。

▲“天国名山坊”残损石构件

雾中山,名高天下,绝非虚言。

▲清同治时期《大邑县境全图》

▲雾中山位置示意图

▲清《大邑县乡土志》中的有关记载

雾中山,又称雾山,为邛崃山脉东麓之一段,位于大邑县西北约20公里处。重山复岭,金刚山、冠子山、红岩山、天台山、牛心山、九龙山、伏牛山、龙窝山、青龙山、瓦窑山等多座山峦分布于雾山之中。雾中山之名,其来历自然与云雾烟霞有关。明·杨慎《开化寺碑记》载:“山恒孕雾,故受斯名”;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载:“此山常孕云雾,又名雾中山”;明·王圻《游雾中山记》载:“常有云雾上覆,故曰雾中”;清《邛州直隶州志》载:“大邑雾山,恒毓霞雾,故名”。

雾涌云蒸,烟霞缭绕,雾中山之景,早晚各异,四时不同。明代文人、官至欽差四川恤刑刑部的范汝梓,在其《游雾中山记》中有这样的描述:“时雾浓雨骤,四望群峰都没,茫茫如大海,白雾乱翔,素虮长制,涛吞浪吐,浮天无岸。余蹲危石上,若飘泊于风潮岛屿间,近处微露一二点青苍,直是李唐范宽一幅烟雨奇画。”李唐,著名画家,时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其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等;范宽,著名画家,时与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其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等,范汝梓《游雾中山记》中的“直是李唐范宽一幅烟雨奇画”一句,将雾中山之景精妙道来。华阳人氏,清乾隆年间著名文人潘元音对雾中山之景另有更细致的描写——“予立高石上,四望云峦,混茫交塞,郁郁葱葱,雾色周遭,千态万状,如幢如盖,如帐如冠,如练如布,如花如絮,如阁如楼,如龙如马,浓者淡者,高者下者,起者伏者,行者止者,圆者厉者,横亘作长城者,攒簇如发髻者,欲去而徘徊不决者,欲来而逡巡不进者,出没隐现,俱入眉睫间。”

▲李唐《万壑松风图》(局部)

▲范宽《临流独坐图》(局部) 

雾中山,山高峰多,层峦叠嶂,明代著名文人、曾任邛崃州判的王圻,在其《游雾中山记》中写道:“山脉发源于昆仑,有一百八盘,七十二峰。以予度之,一百八盘者,言其山梯屈曲也;七十二峰者,言其叠岫嶙峋也,而今不可指示者过半矣。”清嘉庆《邛州直隶州志》载:“雾山有一百八盘,金刚台为绝顶,人迹罕到。”雾中山,北望鸡冠山,西连雾邑山,南接鹤鸣山,千山万壑,连云叠嶂,清乾隆年间举人,曾任大邑知县的陈大文,作诗《大邑名山歌》叹咏雾中山,诗曰:“雾中之山何嶫崨[yè jié],天风浩荡吹尘刦,七十二峰森罗列,一百八盘恣攀援。”山中溪涧众多,长林丰草,莺啼鸟啭,其情其景,让人心怡神悦,明代按察司副使高冲在其《雾中山行》中有这样的描写:“千溪万溪响流水,五里十里闻啼莺。”雾中山,烟岚云岫,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古来赞誉不绝,明代著名画家李升,受悟达国师邀请,曾绘《雾中山图》一堵于成都圣寿寺厅壁,供人欣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雾中山之所以名高天下,只因这里有座千年古刹开化寺。

开化寺,曾名普照寺、显应寺,为东汉永平年间所建的弥陀佛的道场,留存下来的多个古代碑记中,记录了这段历史。明代大学士万安《开化寺碑记》载:“有山曰'雾中大光明山’,实系古佛弥陀化道之场,累有国王兴建之所。寓彼保护密严,迟后圣者来居。自后,东汉明帝永平年,果应金人梦,遣臣蔡愔向西迎请……有摩腾、法兰二尊者,皆佛嘱也,厥后尊者开住斯山,特表申朝,敕建额曰'雾中普照禅寺’。……晋永和间,佛图澄尊者住持,……敕建亦曰'天诚山显应寺’。……正统八年,敕赐额曰'天国山开化禅寺’。”明代四川布政司右参议胡直《开化寺碑记》载:“自汉永平年间有摩腾、法兰二大士自西域来住锡,至晋若佛图澄、唐若伽护、宋若圆泽诸尊宿代为住持,山所从来远矣。逮我明兴永乐间,西域毗卢国普达舍耶大禅师行化中土人也。”明代翰林院修撰杨慎《开化寺碑记》载:“雾山一百八盘,僧腾兰之所卓锡也。……开化寺者,雾中之丛林,禅教之总持也。相传西汉时,此境时有金色布地,玉砌天峦,异相无穷,庶甿惊罕。考之《列子》,称西方圣人,刘向《别录》,有西方撰集,则玉像之传,爰自周昭王而生于异域,金人之梦,不待汉明帝时已闻中华矣。至汉永平十六年,始建住持,则摩腾、法兰两尊者游历所止,晋永和有佛图澄之孤剏。初唐显庆,有僧伽僧护之双修。圆泽老宿,奉敕接住于南宋之淳熙。圆曦都纲,御赐法名于皇明之正统。前之普达舍耶,继焉铁纳星吉,同厪梵行,俱沾国恩。源远流长,遐而尚矣。”

▲万安撰《开化寺碑记》(局部)

▲清·丁关鹏《极乐世界图》 

透过上面这些历史记录,可看到关于雾中山和开化寺的很多信息。雾中山,曾名大光明山、天诚山、天国山,西汉时,此境就是“金色布地,玉砌天峦,异相无穷,庶甿惊罕”,气韵非凡,拥有庄严之美,为福慧双修、护法演教的佳地。弥陀佛,又称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为大乘佛教之至尊,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所谓弥陀化道之场,即规格高、渊源有自的大乘佛教修行演教的场所。佛教南传来此,年代久远。摩腾、法兰二大士于东汉永平十六(73年)年被迎请来此任住持,距今已有1946年,而在两位尊者来之前,佛教或已经在大光明山兴起。梵僧摩腾、法兰来到中国,是为佛教传入之初,故大光明普照寺当为“佛教入蜀第一寺”。继摩腾、法兰之后,晋代有佛图澄、唐代有僧伽僧护、宋代有圆泽、明代有普达舍耶、铁纳星吉等多位高僧,先后来此弘法施教。古寺规格之高、名气之大,由此可见。

有记载表明,西汉时,蜀地的细布、绢丝、绫锦、漆器、筇杖、茶叶,以及铜铁手工艺品等,西域各地的珠玑、牙角、釉料、马匹,以及瓜果等,就通过南北丝绸之路相互间进行贸易。摩腾、法兰,均为天竺国高僧,从西域来到蜀中,途经千山万水,交通不便,语言不通,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佛教的传入,可以说是蜀地与西域最早且影响最大的文化交往活动,于此说来,雾中山应是一个早期的和重要的中外文化交融与传播地。

历经兵燹荒乱,起起落落,继南宋淳熙时大兴之后,明初雾中山佛教再度振兴。洪武时即在大邑县置僧会司机构,专管县中佛教诸事;正统八年(1443年),皇帝御赐“天国山开化禅寺”匾额,并设都纲主事佛寺。开化,意即“开物成务,化民成俗”,开化寺之名或由此而来;成化年间,蜀王敕赐大藏经于开化寺,准允每岁征收二州八县钱粮供养山中僧众;至明隆庆时,雾中山佛教达至极盛。据记载,隆庆时山中各处有一百八十寺、四十八庵,“方数十里,栋宇错落”。明代各地之佛教兴盛,应与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身于僧侣有关。洪武伊始,即在京城设立善世院,又置统领、赞教等官,掌管名山大寺主持的任免。《明宪宗实录》载,至成华时,“京城内外敕赐寺观至六百三十九所,后复增建,以至西山等处,相望不绝,自古佛寺之多未有过于此时者。”雾中山,佛教根深源远,自然更被皇家看重。

与雾中山相距不远的雾邑山,也是汉代时就传入佛教的地方,同样在明代时佛教达至鼎盛。近些年来,先后在雾邑山片区发现众多的古代佛教文化遗存,包括寺基、牌坊、照壁、舍利塔、石碑、石桥、石狮等,以及大量的寺庙建筑所用的石材,特别地,还发现了上千座僧人墓葬。各种资料表明,雾邑山在明代时寺庙遍布,僧侣逾万,香火非常旺盛,其佛教文化与雾中山同源共流。雾中山与雾邑山,面域广阔,由此可见,古时这一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为佛教圣地。


雾中山佛教建筑群规模宏大,正如明·王圻《游雾中山记》所载,“僧厨佛宇,鳞次星斗,列寺四围,不可胜数”。据记载,修建于不同时期的各类建筑包括开化寺、接王亭、腾兰寺、七佛楼、接引殿、佛祖殿、观音殿、弥勒殿、千佛寺、蓥华院、天台寺、石佛寺、金刚殿、明王殿、大雄殿、天王殿、天国寺、盘陀殿、净土殿、金仙殿、腾兰殿、绿云庵、尊圣阁、檀香阁、藏经楼、罗汉堂、云集堂等,以及四会亭、凝翠亭、观雾亭、青霞嶂、磐陀石、飞仙石、散粮坪、龙首岩、大乘关、宝莲关等名胜古迹,此外,还有“青雾梵天坊”、“天国名山坊”等多个石坊、照壁等。明·万安《游开化寺题壁》中描写了雾中山各处景象——脉连灵鹫娑伽境,天马狮王正不偏。冠子金刚撑碧汉,石城千佛涌祥烟。木禅乐道盘陀阁,海马天牙净土玄。三足神僧从定出,八功德水绽金莲。……四会亭前境自幽,青霞碧玉挂银钩。众灯每夜飞来去,神虎常居恁往游。圣水龙岩风味别,接王鸾驾篆烟浮。玄鸦报晓龙蛇雨,明月池涵一样秋。

明山伴秀水,源清流亦清。雾中山里,大小溪流众多,其中流经金刚台左右、夹绕雾中山脉、下流汇于鹤鸣山的斜源为最阔。山中溪涧各处,有记载的古时各类木石桥梁很多,例如流月桥、水月桥、太初桥、云集桥、太初桥、飞瀑桥、金仙桥、漱云桥、净土桥、火烧桥等。以水造景,更给山中增添美色。藏之雾中山的水景有明月池、大鹿池、碧玉潭、八功德水等。

▲雾中山寺庙群位置示意图

雾中山明月池,被列为古时“晋原八景”之一。旧志记载:明月池,“八角形,周以石栏,中圆如月,池中时现金光,不溢不涸,祷雨必应。”清乾隆年间大邑知县宋载在其《雾山月池赋》中描写道:“池通西海阿耨达河,旱不竭,涝不溢,旁有八功德圣水。”宋载还赋诗吟咏:“水净无尘映碧空,遥从绝顶落高风。秋光夜散香随雾,尽入清池照月中。”清池照月,浮光跃金,明月池之美景总让游人迷醉。明庠生王续武在其《明月池》一诗中赞咏道:“一放金波映碧湍,婵娟影静漾沦涟。源头活泼浮光素,古殿钟声锁暮烟。”明邛州牧葛世学在其《游雾中山》中有句:“梵阁嶙峋雨后行,惊涛高下乱雷声。寻芳独爱明月池,醉倚层霄数雁鸣。”明举人曹衡在其《游雾中山》中写有:“草鞋踏破万层烟,来到千山万壑间。石上池开涵玉髓,夜深云冷浴婵娟。二弦盈处弥三岛,一脉分时映百川。想是瑶池宴王母,西方留此伴金仙。”明教授庹尚德在其《戊辰春复游雾中》叹咏:“苍山岫缺云参补,古殿霞笼日映红。明月池边借一宿,恍疑身在广寒宫。”

▲古晋原八景之“雾中明月”图

▲明月池现状 

明末清初,雾中山佛教建筑大多毁于兵燹,留下的也多残缺破损,仅一些摩崖题刻能完整存世。雾中山里尚存五处摩崖题刻,分别为“碧玉潭”、“玉龙吟”、“圣泉”、“月池飞瀑”和“海马石”,其中“圣泉”一处为王圻书;“月池飞瀑”和“海马石”两处为胡直书。清乾隆《大邑县志》记载了当时雾中山佛寺殿院中存留的一些器物——“铜佛,在雾中山接引殿,像高丈八,相传金顶银心铜身铁足,昔有人欲窃佛顶金,见蛇蟠其上,惧而止。开化寺亦有三尊,其高略与接引殿等,均明时铸。铜塔,在接引殿,高丈余。”清同治《大邑县志》中也有相关记载:“开化寺铁钟六,正德元年造,铜钟二,嘉靖十年造,久经风雨,瑩洁如故。咸丰辛酉,防剿蓝逆,邑人毁,铸大炮。现尚存八功德水前铜钟一口,正德年铸,高约丈余。”

留存下来的两座石坊和两堵石照壁,刻工细腻,非常精美。“青雾梵天坊”,高近七米,为单檐“四柱三间”莲座楼式石质牌坊,牌坊正楼横匾刻有“青雾梵天”四个大字,左下面有“明嘉靖壬戌大邑县事贵阳杨佐立”、“天官绵州高简题”和“进士杨抱鹤书”的落款;牌坊背面横匾刻有“金光蹈海”四个大字。“天国名山坊”,形同“青雾梵天”坊,坊上题刻为杨慎所撰,前面已经提及,不幸现已倾倒残损。开化寺石照壁,“四柱三间”样式,高六米余,四柱前后各有一瑞兽抱鼓石,照壁背面有明嘉靖年题记。接王亭石照壁,高近五米,系牌楼式,照壁背面有明万历年题记。

渐毁渐消,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时,雾中山中仅存开化寺、接王寺等残殿破宇。上世纪六十年代里,山中古寺与文物再次遭受破坏。雾中山之昔日景况,从此成为故事。这里辑录几首古人诗句,许能让人对雾中山之旧时壮观略知一二:
此山佳丽甲华封,贝阙嶒峨列上峰。——明·王圻
万壑群山走雾中,梵天高倚碧云东。——明·李向阳
楼阁参差倚碧空,千龛灯火万山红。——明·高冲
几台翠草迷幽径,夹岸烟波荡古闳。——明·王巽

大邑,旧名晋原,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临邛郡所辖,古来产茶。五代·毛文锡《茶谱》载:产茶地“蜀州晋原、洞口、横原、味江、青城,其横原雀舌、鸟嘴、麦粒,盖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芽,其叶相抱如片甲也。蝉翼者,其叶嫩薄如蝉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邛州之临邛、临溪、思安、火井,有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上中下茶。”火前、火后,指山林禁火前后。宋代时,当地设有大邑、思安二茶场,所产茶叶四销边腹各地。雾中山里,茂林深篁,古茶树簇拥成片,吸风饮露,产出的茶叶或汤色如碧、清香持久;或汤色红浓,性醇味厚。名响四方,雾山茶备受茶客喜爱。清乾隆彭山县令张凤翥作《雾山茶赋》云:“雾山茶“唯神泉之奥宅,孕百草之菁英。托高天而承雾,楺厚地以播云。结阴林以垂秀,乘阳德以敷荣,笑群芳之献臭,愧百艳之交明。溢味遍乎九土,芬芳冠乎六清。”大邑雾中山所产散茶,源自蒙顶一系,“名高蜀国,品重八川”。

▲张凤翥《雾山茶赋》 

名山有古寺,僧人多种茶。据明·王圻《游雾中山记》所记,古来雾中山僧人“植茶树……藉以养生”。宋代词人陆游曾作诗《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诗云:“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州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宋时以龙凤团茶为上品,宋·欧阳修《归田录》载:“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根据陆羽《茶经》介绍,团茶制作有“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七道工序。旧时雾中山亦产团茶,或曰饼茶。清乾隆《大邑县志》载:“蜀州晋原、洞口漕造茶,为饼二两,印龙凤于上,饰以金箔,每八饼为一斤,入贡,俗名砖茶。”劈柴起炉火,烹茗留客人。山中小歇,一盏香茶,便胜却尘世无数。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立石刻制的《圆泽尊者述记》中,记录了“雾中十景”——雾中明月、降龙七佛、天台圣僧、石城烟雨、青霞碧玉、瑞彩金刚、云锁三关、晓钟普应、雪停天竺、四会接圣。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久远,名胜古迹众多,雾中山当为蜀中之名山。信步雾中山道,似能让人有神游天外之感。于亭台楼阁中小坐,细啜雾中香茗,或又是一种雅致闲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雾中山
四川大邑县雾中山佛教遗迹考察
古佛弥陀的道场|大光明山,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地位远超四大佛山
初遇大邑 | 百闻不如“邑”见
鲁旭 | 西南旅行诗文之四:大邑雾中山
漫山梅花海!成都边上的这个小山村,私藏着最粉的春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