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物博考 | 烘笼

烘笼,是一种古老的便携式取暖用具,至今仍在一些地方,当然主要是农乡里,能看见有人在使用。老人、妇女、孩童,安常习故,一如以往,或提烘笼于手中,或抱烘笼于怀里,或搁烘笼于腿前,或置烘笼于裙下,烘烘暖暖,抵御住那数九冰霜与料峭春寒。

▲各种不同的烘笼。图片来源:网络 

烘笼,古今叫法有所不同。烘笼即熏笼,民国《崇宁(今郫都地)县志》载:“烘笼,古名熏笼,以竹为之。”烘笼,或熏笼,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尚未见史料记载。从其形态与功用上分析,烘笼或熏笼,源自于“篝”。

 ▲篆体“篝”字

篝,其古篆字形即为竹编之高篮。汉·杨雄《方言》载:“篝,今熏笼也。”明·陈弟《屈宋古音义》载:“篝,熏笼也,秦齐郑三国,工善为此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篝,笿也,可熏衣,广韵曰熏笼。”熏笼,其功用大致有二,一是熏烤衣物,二是取暖保温。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曾出土一覆有绢帛的竹熏罩,这应该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熏笼实物。古代文献中留有很多关于熏笼的记载。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句:“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南宋诗人陆游有诗句:“过尽梅花把酒稀,熏笼香冷换春衣。”明代小说《拍案惊奇》中有:“小娘子茶泼湿了衣袖,到房里熏笼上烘烘。”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熏罩
湖南省博物馆藏

熏笼,旧时也称作竹篝、熏篝、香篝和篝炉,竹笼内置炉,为其基本特征。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载:“篝,宋楚谓竹篝。”民国《简阳县志》载:“湖广,熏篝曰烘笼”。南宋诗人陆游《夙兴》诗云:“青灯黄卷拥篝炉,残发垂蓬未暇梳。”元代《翠寒集》中有诗句:“春寒不禁香篝火,红蜡青灯忆汉宫。”明代诗人韩奕《清平乐》词中有:“满院绿阴清寂,熏篝香恋残煤。”晚清名臣曾国藩《涯惯断魂》诗中有:“篝炉火暖床敷稳,卧听黄鸦谷谷声。”

▲[明]陈洪绶《斜倚熏笼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小巧的熏笼,也称手炉,多为铜质。关于铜质手炉,宋《景定建康志》载:“铜炉有柄,若今所谓手炉。”清《清稗类钞》载:“手炉为火炉之小者,其形或圆或椭圆或六角,其盖必镂花,否者火熄。可笼之于袖,以铜制之,燃炭以取暖。”手炉,旧时的文献资料中也不乏记载,如清《曾文正公书札》中有记载:“冬则风帽皮衣炭盘手炉,刻不能离。”清《再生缘全传》中写道:“茶送入房内,放在手炉上温着,将帽子盖好了,然后同候千岁宽衣。”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有使用手炉的习惯,而南方尤多。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多地冬天湿冷,冻手僵肢,活动于户外或静坐于室内都让人倍觉寒意。手炉给人提供了随时随地取暖的方便。手炉不仅能供暖于体肤,而且还能烘热干粮,于旧时,还会被用来加温笔砚,以保证笔墨流畅,避免凝滞。清《科场条例》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乾隆四年奉上谕,会试届期天气尚觉寒冷,凡入场士子,除照例赏给氅衣及姜汤茶饼外,著按名给与木炭,许其携带手炉,以温笔砚。”旧时冷寒天里于户外活动,如听戏观演,有一手炉带上,自然会增添不少温暖。手炉便于携带,但其工料皆贵,显然不是普通民众都能享用。更多的人应该还是选用烘笼作为取暖御寒之用具。

▲各种不同的手炉。图片来源:网络 

▲提着手炉的儿童(1918年)
美国摄影家戴维·甘博拍摄

烘笼,也称作火笼,竹火笼。清《清稗类钞》中介绍浙江昌化之风俗:“冬日人皆携一火笼,以竹编为笼,内置火缽,以御寒。”南朝梁陈诗人阴铿《游巴陵空寺》诗中写道:“独眠虽已惯,秋来只自愁。火笼恒暖脚,行障镇床头。”清《证俗文》中也记录有:“被中香炉……别有熏衣者曰竹火笼,亦曰篝。方言篝,今熏笼也。”民国《邛崃县志》载:本境所产“森林竹木之饶,亦唯有竹纸棕绳杉板枬木器具,竹火笼为特色。”当地有名气者如“大堰口之竹器,吴家场之棕器,高家场之棕绳棕簟,孔明庙之竹火笼。”关于竹火笼及其功用,清人陈锦《補勤诗存·竹火笼》一诗中有精到的描写:“瓦盆宿火御晨寒,铜筋竹络盘四端。千人胯下挟微热,阳春在脚行团团。山邑箐丛苦卑湿,黄梅风雨无时节。单衣薄袖提筠篮,冬烘直到春月三。”火笼与竹火笼,多见于旧时文人骚客的作品中。例如,南朝齐诗人谢眺有诗《咏竹火笼》:“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明代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写道:“月姐让银姐坐,只怕冷,教丫头烧个火笼儿与银姐烤手儿。”清代诗人樊增祥《樊山续集·咏竹火笼》云:“冬日安能无此君,㲪㲪五木尽温存。凤绦青似蒲编席,鹤燄红于花在盆。暖到窅娘新月样,炙干湘女旧啼痕。夜寒斜倚屏风坐,抵得香衾几夕恩。”清人黄纪云《朝发石盘铺》诗云:“一白霜如许,朝阳恰正东。还家心似箭,岁莫迹如蓬。野店藜羹饭,长途竹火笼。到门应一笑,离恨瞥然空。”

熏笼,有罩篮式的较大的一种,主要用于更大面积地加温或烘烤物品。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大篝也,今俗谓熏篝,曰烘篮是也。”这种烘笼,大如鸡笼,内置火炉,一般人家用来熏烤衣物或幼童尿片,养蚕户则用其炙热蚕蔟,做茶人则用其烤制茶叶,等等。清·高铨《蚕桑辑要》中记载:“湖人名火笼为烘罩,又名烘篮。”江西武宁旧时有竹枝词唱到:“女伴招邀步水涯,提筐共说采新茶。夜来贮得烘笼满,处处当垆制雪芽。”

在地域分布上,烘笼的使用几乎遍及南北各省。不同地方的烘笼,或大或小,或精或粗,或巧或拙,有收腰的和不收腰的,有收口和不收口的,有带盖和不带盖的,形态样式多少有些差别。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中对当地所制烘笼有较为细致的描述——“烘笼,竹篾为之,状似古之提梁卣,圆而不扁,上层以阔篾编成,篾作提梁,中安瓦缽,上以铜铁镂空为盖,或以铁丝编钮作盖,缽中盛火,置炭火以煖人,精粗不一,枞阳制者,坚而耐久。”

熏笼,各省各地的叫法也略有差异。总的来看,称名烘笼的地方较多。烘笼之称谓,至少在宋元时期就出现了。南宋诗人曾几《郑侍郎招赏瑞香》诗中有:“前庭锦烘笼,君向何许得。”《水浒传》第五十六回中有:“另用一箇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四川地广,方言各别,对烘笼的称呼也是不尽相同,有称“烘笼子”、“烘笼儿”、“烘儿”、“烘篼”的,还有称“火提子”、“火篼儿”的,等等。广东籍客家人后裔聚集的地区,还有“火冲”的叫法。民国《简阳县志》载:当地“蔑器甚广,除农家箩篼筛箕筐筥外,则夏之扇簟,冬之烘笼为多。……广东,烘笼曰火冲。”由于烘笼可提于手中,时或摇来甩去,有些地方形象地将烘笼称之为“摇火笼”、“甩烘笼”。南方各地,春寒持久,恰这段时间也是农乡里举行迎神赛会的集中时期,如川西坝子里流行的春台会,一些乡人赶场赶会时,也会携带烘笼,路上摇来甩去。学生娃上学携带烘笼,更是当做玩具,你摇我甩,乐趣于其中。旧时的孩童,甚至一些成年人,还经常将红苕、洋芋、豌豆、葫豆、花生、栗子,甚至包谷粒儿,埋置于火缽炭灰中,摇来甩去中,享受那烧烤中弥漫出的香味和“噼噼啪啪”的声响。

烘笼中搁置有火缽,即盛放炭灰的陶钵。需要使用烘笼之前,须准备好燃料,即木炭或桴炭。桴炭,四川方言多称其为“煳糟儿”或“桴糟子”,即木柴未完全燃烧后所残留的黑色固体物。木炭相对坚硬而桴炭松软。宋《老学庵笔记》载:“浮炭者,谓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谓之桴炭。”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句:“日暮半炉桴炭火,夜深一盏纱笼烛。”出于经济考虑与方便取得,一般人家多使用桴炭,因为这种燃料自家就可“制造生产”。即便自家不烧柴禾,也能在街市上很便宜地购得。清末文人傅崇矩所编撰的《成都通览》一书中,将“卖红煳糟”列入成都之“七十二行”。书中插图《卖红煳糟》里,还画有三个烘笼。使用烘笼时,将烧红的桴炭放进火缽中,火缽中有剩余炭灰,根据需要用竹片或木棍将炭灰厚或薄地盖在桴炭上,以调节温度和延长燃烧时间。燃烧需要氧气,只要将烘笼摇甩就可见“煳糟”燃烧变红而成“红煳糟”。这样的摇甩,正应了前面所说的“摇火笼”、“甩烘笼”。

▲傅崇矩《成都通览》插图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随着各种各样新式的取暖保暖用具的出现,使用烘笼的人越来越少,烘笼也渐渐成为了很多人的记忆。今写下此文,既是对烘笼的阐述,也算是对一段历史的记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的取暖神器,有些你也用得上
古人如何御寒
古人过冬取暖的N种方法:绝对出乎你的意料!
郜灿 || 火笼
自然笔记041丨在寒冷的冬天,温暖的回忆里应该有“烘笼子”。
广昌人家里的这个取暖“神器”,你还在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