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地名中的“匠”

清末民初著名文人傅崇矩编写的《成都通览》一书中,提及与介绍了当时成都街头能见到的众多的手艺人,如印刷匠、轿子匠、棉花匠、钟表匠、织机匠、铁匠、裱背匠、纸扎匠、银匠、铜匠、锡匠、磨刀匠、补锅匠、补碗匠、皮匠、顶篷匠、画匠等。岁月变迁中,这些昔日司空见惯的匠人,如今很多的已经消失或者难得一见了。

▲《成都通览》插图

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农耕社会,手工技艺不可或缺,甚为重要。清﹒刘沅《十三经恒解》:“百工技艺,凡有益于民生者,皆不可无。”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往往拥有一门本事或专长,即可供养家人,柴米不愁,还能随处安身,少受饥荒之苦。《颜氏家训》:“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明清时期移民填川运动中,很多外乡人就是靠着一门手艺,在新居地生存下来,后来家殷人足,甚至富甲一方。

旧时的成都城,手工业极为兴盛,从留存下来的一些街巷名中即可略见一斑。例如打金街、打铜街、染房街、染靛街等街名,都是因曾有手工业者在此集中开铺设店而产生。青羊横街中的原铁匠巷,则因清代晚期有李、杨二铁匠在此开设铁匠铺而得名。这样的情况,几乎各地都能看到。例如,大邑县的画匠街与铜匠街,因清初有画匠、铜匠聚集而得名。清乾隆《大邑县志》:“邑城署东曰东街……东有径通南门曰画匠街,在乡之东,有千户街;南乡有铜匠街……” 再如,屏山县也有旧时工匠集中的街,清乾隆《屏山县志》:“打铜街,在县南。银匠街,在县西。绣衣街,在县西。” 类似的还有很多,如资阳有篾匠街、涪陵有染匠街、广元有弹棉街,等等。逾年历岁,一些街巷名发生变化,一些街巷名消失无影。例如前面说到的大邑县的画匠街,清同治年间改名为“文明街”,后来又谐音改名为“华强街”。

手工艺种类多钟多样,相应的“匠”名自然也是五花八门。清《称谓录》中辑录了木匠、都料匠、窑匠、瓦匠、铁匠、土匠、铜匠、史匠(刻字匠)、织匠、纸匠、笔匠、装潢匠(装裱匠)、篾匠、银匠、皮匠、花匠等多个匠种。旧时服务于宫廷的工匠则分类更细。例如,清《大清会典则例》中记载了清雍正初宫中门神、门帘二库的众多工匠,细列之有玉匠、刻字匠、画匠、拨蜡匠、铸匠、铜匠、锉匠、镟匠、锭铰匠、漆匠、油匠、彩漆匠、销金匠、贴金匠、镞金匠、创金匠、雕鑾匠、妆鑾匠、扎彩匠、攒竹匠、裱褙匠、糊扇匠、木匠、轿匠、轿顶匠、劈竹匠、藤匠、帘匠、栓帘匠、绊匠、棕匠、绳匠、毯匠、毡匠、缨匠、编缏匠、络丝匠、缠绒匠、绦匠、弹花匠、裁缝匠、绣匠、繖匠、扇匠、牙匠、皮匠、筋匠、魫镫匠、丝镫匠、琵笆匠、鼓匠、草席匠、染匠等。

匠,指在手工技艺上有所专长之人。东汉《论衡﹒量知篇》:“能斵[zhuó]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穿錾穴埳[kǎn],谓之土匠;能彫琢文书,谓之史匠。” 宋《周礼订义》:“从事于斧斤者,匠也。攻木攻土,无所不能,是以谓之匠。” 农耕社会中,体力劳动与重复性劳动为主要的劳动方式,生产工具与生活资料的提供,亦是通过手工完成。生产工具与生活资料的实用性与适用性,显得非常重要,由此心灵手巧者被识别并自然地成为了专门的工匠。这些工匠也因此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很多成语即与“匠”有关,例如“能人巧匠”“匠心独运”“神工意匠”,等等。

“匠”字,从斤,清《说文解字注》:“百工皆称工,称匠独举木工者,其字从斤也。以木工之称引申为凡工之称也。” 木匠,以及篾匠、石匠、泥匠、陶匠等,应属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匠人。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需要搭建窝棚,加工砍砸器,制造烧煮器具等。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分工合作的方式也得到了加强,学习与实践中,少数人的专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慢慢地,这些有所专长或特长的人成为了所谓的“工匠”。工匠的相对稀缺,使得一些工匠成为所在地或自然村落的显著特征,与“匠”有关的地名于是就产生出来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各种工匠中比较熟悉的应该是木匠,即从事木作的匠人。毕竟,直到现在,木匠仍是生活中能见到的最为活跃的匠人。古往今来,从数量上看,大概也是木匠相对为多。四川各地留存下来的老地名中,与木匠有关的就非常的多。旧时的资中、内江、泸州、营山、犍为、涪陵等地,都有“木匠街”的地名。其他有关木匠的地名就更多了。例如,简阳、资中、盐亭、芦山、万县、宣汉等地的“木匠沟”;西充、泸县等地的“木匠嘴”;古蔺、宣汉等地的“木匠坪”;隆昌、威远等地的“木匠冲”;犍为、南充等地的“木匠湾”,此外还有木匠田(宜宾)、木匠坝(隆昌)、木匠槽(巫山)、木匠山(南部)、木匠岭(安县)、木匠背(彭水)、木匠河(南江),等等。这些地名都是因旧时有木匠在此居住而得名。例如,简阳平泉镇的“木匠沟”,因该沟内旧时有一住户祖孙三代都是木匠而得名;自贡仲权镇的“木匠塆”,因该塆内旧时有多户人家以做木匠活为生而得名。还有不少的这类地名带有当地木匠的姓氏,例如,通江长坪镇景家营村的“王木匠沟”、巫溪和平乡和平村的“韩木匠屋场”,等等。

旧时读书人少,尤其是在乡村,木匠往往被认为是“心思灵巧”之人,一些木匠甚至被认为能施展“神术妙法”或预知吉凶祸福。例如,关于蓬安罗家场之名的来历,传说明代时外来木匠罗大品施展法术收拾了当地恶人,后被乡民恭请留居此地,乡场遂改名为“罗家场”。旧时文献中也有一些相关记载。清﹒胡煦《周易函书》:“木匠为人作寿木,视初砍下地之木屑而占吉凶,俯则男人所用,仰则阴人所用。下地近,则所应之日时近;下地远,则所应之日时远。其木初上作马,大头向内,则为本家所用;大头向外,则为外方人用。此皆阴阳之义,验之于最初者也。” 仅就利用木材搭建房屋或制作出各类器物而言,木匠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能力,这是必须肯定的。例如,旧时城池或官署等的建设中,木匠是不可缺少的,有时甚至是稀缺的。清雍正《四川通志﹒卷十六上》:“……疏称采运楠杉二木需用架匠四十名、篾匠四十名、木匠四百名、铁匠一百五十名、石匠一百名。蜀省自兵燹后,户口寥寥,止可备办木匠二百名、铁匠一百五十名,其余各匠,蜀无谙习之人。” 冷兵器时代的官兵或乡勇队伍中,往往也少不了木匠,其中一些木匠还担任着要职。这是因为造车船、搭桥梯、修房屋、制武器等事项必有木匠参与。

木匠所长,各有不同。清光绪《新津县乡土志》:“新邑工业,攻木之工为最。木工有二:营室为多,造器半之。营室之工千有奇,兼造器者半之,专门营室者半,专门造器者亦半之。造器之工七百有奇,制农器者居其大半,改木之工六百有奇……” 这里提到的“改木之工”,俗称“改匠”或“解匠”,其主要工作是将原木分解成木方或板材明《醒世姻缘传》中写道:“但凡人家有卖什么柳树、枣树的,买了来叫解匠锯成薄片,叫木匠合了棺材,卖与小户贫家。” 改匠或解匠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也是要讲究章法或须掌握技法的,包括用斧锛削平原木表皮,根据厚度要求用墨斗在原木上弹出一条条平行的墨线,上下或左右两人拉锯时互相配合保证锯片不歪斜等。四川各地与改匠或解匠有关的地名很多,如改匠沟(永川)、改匠坪(天全)、改匠河(南江)、解匠坝(通江)、解匠河(万源)、解匠溪(秀山)等。也有专门制作某一类器物的木匠,如制桶的木匠。制桶匠,俗称为“桶匠”或“箍桶匠”,其主要工作是制作与修补各种木质桶形器物,如水桶、黄桶、尿桶、木盆、饭甑等。有关地名如桶匠沟(仁寿)、桶匠塆(简阳)、桶匠湾(盐亭)等。此外还有专门制作木瓢的瓢匠、制作木斗的斗匠、制作水车的车匠、制作木梳的梳匠、制作杆秤的秤匠等。有关地名如瓢匠沟(简阳)、瓢匠岩(兴文)、瓢匠湾(泸县)、瓢匠屋基(珙县)、斗匠湾(双流)、车匠堰(简阳)、车匠坡(古蔺)、梳匠沟(巫溪)、秤匠沟(古蔺)等。

各类木作,如桌几、椅凳、床榻、箱柜,甚至棺材等,都需要上漆。上漆能避免木材朽烂,也能起到美化器物的作用。一些竹质器物,也会上漆。从出土物中可以看到,早在几千年前,蜀地先人就掌握了漆作技艺。专门从事漆作的匠人,习称“漆匠”。旧时所用漆为生漆,即采自漆树的天然漆。漆匠的工作往往包括割漆、调漆、涂漆等多个方面。有关地名如犍为、汉源、綦江等地的“漆匠沟”;自贡、荣县、泸县等地的“漆匠湾”等。给木材或木具涂抹桐油,能防潮防水起到保护木材的作用。旧时,一些常用物品,如木桶、木盆,以及一些建筑构件如门板、隔扇、梁柱等都会涂抹桐油。这样的工作,漆匠可以承担,也有专门从事制作桐油和涂抹桐油的工匠,即“油匠”。相关地名如油匠沟(合江)、油匠湾(长寿)、油匠嘴(自贡)、油匠子(三台)等。要注意的是,个别地方指称的“油匠”,可能是榨油工匠。

漆匠中可从事漆彩或漆绘的工匠,俗称“彩漆匠”。旧时,还有专门从事绘画工作的工匠,即“画匠”。这些画匠也是常年走村串乡,或进人家,或到寺庙,根据主人要求完成各种各样的画作任务。晚唐诗人韩偓《格卑》诗中有:“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 四川各地与画匠有关的地名众多,例如画匠沟(崇州)、画匠坪(名山)、画匠坡(江北)、画匠咀(井研)、画匠沱(沐川)、画匠坝(犍为)、画匠营(南江)、画匠坟(仪陇),等等。

旧时修屋建房,木匠之外还需其他多种工匠。例如土匠、石匠、瓦匠等。土匠,亦称“泥匠”或“泥土匠”,即专门修筑土墙或竹编夹泥墙的匠人,也兼做一些其他的泥土活,如垒灶砌台之类;石匠,则指专门制作和雕饰石质物品的匠人。石质物品范围很广,如石础、石墩、石柱、石梯、石缸、石槽,以及石磨、石碾等。还有专门从事石雕的匠人,即“雕匠”,民间称之为“刁匠”。据记载,今之“刁”姓即来自周时的雕国。古蔺石宝镇马躺村有地名“刁匠沟”,即因该沟内旧时多雕匠而得名,另南江关门镇有地名“刁匠坡”。瓦匠,即从事屋顶或墙头覆瓦,以及屋檐脊角瓦饰等工作的匠人。风吹雨打,经年累月,屋顶所覆盖的瓦片会损坏,瓦沟瓦隙间也会积泥长草,需要瓦匠对其进行更换清理,这种工作俗称“拣瓦”,故瓦匠也常被称作“拣瓦匠”。另有一些地方,将修盖屋顶的工匠称作“盖匠”,而将制作与烧制泥瓦的工匠称作“瓦匠”。四川各地农乡中与土匠、石匠、瓦匠有关的地名非常多,例如,土匠沟(遂宁)、土匠村(西昌)、石匠湾(自贡)、石匠沟(崇州)、石匠坡(宜宾)、石匠碥(剑阁)、瓦匠沟(眉山)、瓦匠坝(犍为)、瓦匠坡(汉源)、瓦匠咀(宜宾)、瓦匠窝(天全),等等。

陶制品是旧时人家中的常见物品,如坛坛罐罐之类。这些陶制品,包括建筑用砖瓦等,均系泥土塑形并在窑内烧制而成。从事这种工作的匠人,习称“窑匠”。其实,真正的窑匠,不是那些普通的窑工,而是指那些在模具的制作、泥土的选择、窑中物品的摆放、火候的把握、浸水的安排诸方面都在行的匠人。与窑匠有关的地名散见于四川各地农乡,例如,窑匠坝(西充)、窑匠沟(合江)、窑匠坪(彭水)、窑匠湾(宣汉),等等。

旧时,铁匠也是城乡各处常见的匠人,特别是农乡之中。这是因为很多的铁质用具如锄头、镰刀,以及斧镐铲锹钎锤等,需要铁匠进行加工制作。铁匠多,相应的地名也就多。例如,峨眉山绥山镇、仪陇县新政镇、富顺牛佛镇等地都有“铁匠街”;其他地名如铁匠炉(绵阳)、铁匠湾(巴县)、铁匠坝(松潘)、铁匠窝(剑阁)、铁匠林(雅安)、铁匠塘(眉山)、铁匠咀(渠县)、铁匠坳(乐山)、铁匠冲(内江)、铁匠槽(奉节)、铁匠河(汉源)、铁匠沱(高县)、铁匠岩(叙永)、铁匠屋基(涪陵)、铁匠堡子(西昌)、铁匠垭口(忠县)、铁匠垭豁(宣汉),等等。带有姓氏的这类地名也不少,例如,王铁匠巷(名山)、蔡铁匠屋场(巫溪)、沈铁匠垭口(万县),等等。

还有专门加工银制品、铜制品与锡制品的匠人,即银匠、铜匠与锡匠。现在能看到的一些旧物,如银手镯、银发簪、铜盆、铜碗、锡壶、锡灯等,就是这些匠人制作出来的。四川地区与这些匠人有关的地名也很多,例如银匠沟(南充)、银匠岩(南川)、银匠田(古蔺)、银匠冲(威远)、银匠桥(宜宾)、银匠屋基(铜梁)、铜匠坪(新津)、铜匠湾(安岳)、铜匠山(古蔺)、锡匠𡎚(自贡)、锡匠坡(荣县)、锡匠冲(乐山),等等。

犁铧,为翻耕田土的必要农具。犁铧,也称“铧头”,即安装在扶犁下端用以翻土或破土的呈片状的铁器。崇州有“铧头村”地名;蒲江有“铧头咀”地名;夹江的华头镇,其旧名即为“铧头”。制作犁铧的匠人,习称“铧匠”。四川各地与此相关的地名也不少,例如,铧匠沟(合江)、铧匠湾(仁寿)、铧匠塘(古蔺)、铧匠营(南江)、铧匠屋基(涪陵),等等。

铁锅,为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生活用品。典型的,农村土灶多是两口大锅,蒸煮烧炒,各类炊事,包括煮猪食等,都在这两口大锅中完成。旧时有专门的补锅、锔锅的匠人,走村串乡,为乡亲们修补铁锅。这样的匠人被称作“锅匠”,或“补锅匠”。明﹒李贽《续藏书》:“川中补锅匠,亦不知何许人,往来夔庆间,为人补锅。” 与锅匠有关的地名如仁寿、内江等地的“锅匠湾”等。

篾匠也是农乡中多见的手工艺者,即用竹篾制作或编织器物的匠人。四川农乡普遍种竹,很多农业用具或生活用具都是用竹材做成,例如背篼、箩筐、竹扒、撮箕、筲箕、蒸笼、提篮、竹席等,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很多的竹质器物。正因为如此,篾匠一直活跃在四川各地农乡,相应地与篾匠有关的地名也就很多。例如,篾匠沟(峨眉山)、篾匠岭(通江)、篾匠垭(南江)、篾匠包(奉节)、篾匠市(犍为),等等。还有专门从事某一种竹具制作的匠人,如制竹伞的伞匠、制竹席的席匠、制竹篦的篦匠与制竹椅的椅匠等。相关地名如伞匠湾(资中)、伞匠坳(资中)、伞匠沟(南充)、席匠坡(自贡)、席匠扁(自贡)、席匠冲(乐山)、篦匠嘴(西充)、篦匠沟(峨眉山),以及椅匠塆(洪雅)、椅匠湾(永川)等。旧时,也有专门编制草席的“席匠”。

旧时,一些竹麻产地造纸业兴盛,造纸作坊随处可见。从事造纸的工匠被称作“纸匠”。由于造纸中的“抄纸浆”或“舀纸浆”为造纸的主要工作,需要一定的技巧,故这类工匠也常被称作“抄纸匠”或“舀纸匠”。与纸匠有关的一些地名留存了下来。例如,三台、叙永等地的“纸匠沟”。要注意的是,纸匠与扎纸匠是两类不同的工匠,后者为从事纸扎工作的手艺人,一些地方称其为“纸火匠”。

制香,也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即用芳香植物粉末为原料,用调和后带有粘性的植物粉末为辅料,以竹签为载体制作条香的手工艺。从事这种工作的工匠,俗称“香匠”。至今还能在很多农乡里看到制香的作坊或家户,如邛崃的夹关镇、大邑的新场镇、新津的文井镇等地。四川地区与香匠有关的地名也不少,例如香匠坝(自贡)、香匠沟(古蔺)、乡匠湾(仁寿)、香匠屋场(巫溪)、香匠凹口(古蔺)等。

用动物皮革制作物件,或修理皮革制品的工匠,称作“皮匠”。旧时常见的皮革制品有皮袄、皮帽、皮囊、皮箱,以及皮撮箕、皮簸箕等。清﹒梁章钜《称谓录﹒百工》:“皮匠,【荆湖近事】徐博世为皮匠,能为一缝裘。” 动物身上剥取下来的未经加工的皮,即生皮;生皮需要处理为熟皮后才可用于皮具制作。将生皮鞣制成熟皮的工匠,称为“熟皮匠”。因加工过程中有臭味产生,故熟皮匠又被戏称为“臭皮匠”。四川各地与皮匠有关的地名很多,例如,皮匠坝(荣县)、皮匠垇(江安)、皮匠洞(云阳)、皮匠沟(巴南)、皮匠铺(古蔺)、皮匠山(梓潼)、皮匠堡(武隆)、皮匠田(江安)、皮匠王(泸县)、罗皮匠湾(宣汉)、王皮匠坡(南充)。旧时一些文献中也有相关地名记载。例如,民国《简阳县志》:当地曾氏一支,原籍广东长乐县,“始祖明郎,清康熙丙寅迁简皮匠街铧匠湾,卒葬双土地。”

缝破补绽,针是家户中不可或缺之物。旧时将缝制各类布帛物品,如衫褂裤裙等的匠人称作“针匠”。针匠,也即“裁缝匠”,旧时没有缝纫机器,缝补之事,全靠手工一针一线。针匠之称很早就有,宋《朱子语类﹒杂仪》:“绍兴初,某人欲制公服,呼针匠计料,匠云少三尺许。某人遂寄往都下制造,及得之,以示针匠。” 四川各地与针匠有关的地名也不少。例如,针匠垭(南江)、针匠店(仁寿)、针匠街(威远),等等。清乾隆《威远县志》:“针匠街,无场期,系腰店,离城四十里南乡。” 还有专做帽子的匠人,一些地名留存了下来。例如,帽匠坝(綦江)、帽匠湾(泸县)、帽匠垭(射洪)等。旧时,城乡各处还有从事染事,即以蓝靛为染料对织物染色的“染匠”,以及悬弓弹棉的“弹匠”。有关地名如,染匠嘴(资阳)、染匠沟(泸县)、染匠坝(乐山)、染匠屋基(綦江)、朱染匠(宜宾),以及张弹匠(大英)、谢弹匠(射洪)、李弹匠(广安)等。

百工百艺,匠名众多,相应的地名也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有其他很多的与工匠有关的地名。例如,仁寿县花瓷乡的“骟鸡匠湾”、江安县石峰乡的“粉匠湾”、仁寿县钟祥乡的“鼓匠店”、康定市捧塔乡的“草鞋匠沟”,等等。各种各样的这类地名,限于篇幅,就不再一一述说了。

匠人已去,时过境迁,很多与旧时匠人有关的地名正在慢慢消失,有关这些匠人的故事也慢慢地不再被人提起。然而可以看到,还有很多的这类地名留存了下来,一些地名还成为了一些地方行政乡或行政村的名字。例如,武胜县的“鼓匠乡”即因当地旧时的“鼓匠铺”而得名;简阳市福田乡的“匠湾村”即因当地旧时的“铁匠湾”而得名;仁寿县的“铧匠村”即因当地旧时的“铧匠湾”而得名;资阳县迎接镇的“染匠村”即因当地旧时的“染匠嘴”而得名;仁寿县月桥乡的“桶匠村”即因当地旧时的“桶匠沟”而得名。再如,双流大林镇的“斗匠湾村”、三台县紫和镇的“纸匠沟村”等,其名也是源于当地的老地名。各种各样的这些带有“匠”字的地名,贴近生活,颇接地气,更有故事于其中,似乎能让人回忆起旧时的场景。让人欣喜的是,如今还能在不少地方看到以手工艺为业的“匠人”。这些匠人们的执着与坚守,以及那些古旧地名的存在,能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谚语“木匠走了想三天,毛毛匠走了骂三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6)
散文||大烟匠
消失中的老手艺匠人
农村渐渐消失的20个传统手艺人,曾经的“座上宾”,如今已经老了
何人缔造了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