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草入川史

烟草,以及玉米、红薯、辣椒等,都是明代晚期的“舶来品”,自传入后,这些物品极大地影响了并迅速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烟,旧时写作“菸”,即烟草,亦称烟叶、叶烟或叶子烟,也泛指一些制成品,如香烟、雪茄等。烟草,古名“淡巴菰”,为外来语“tobacco”的音译,音译中也有不一样的写法,如淡巴菇、淡巴姑、淡芭姑、淡肉果、担不归等。

▲《新韦氏国际英语词典》词条

吸食烟草,本是美洲土著的古老习俗,有证据表明这种习俗的形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15世纪末,西班牙探险者抵达南美大陆,当地土著吸食烟草的习俗引起了这些外来人的好奇和尝试。16世纪中叶,航海到美洲的葡萄牙人首次将烟草种子带回国并开始了烟草的种植。早期,烟草被当作一种特别的药物使用,随之,欧洲多个国家开始了烟草种植,吸食烟草渐成欧洲人的时尚。16世纪中后期,随着欧洲人航海路线的扩展,烟草先后传入了其他的一些国家与地区。

烟草最早由什么地方传入中国,旧时文献记载中说法不一。清﹒陈琮《烟草谱》:“烟草之利几遍天下,而烟草之来,莫详其始。……烟草盛行于世,自明以前记载颇尠[ xiǎn],向闻浙江汪师韩《金丝录》、倪一擎《烟志》,惜未见其书。” 明崇祯年间官员熊人霖《地纬》:烟草“其种得自大西洋。” 清乾隆《台湾县志》:“烟草,种出东洋,名淡巴菇。” 清乾隆《赣州府志》:“烟草,《张志》以为出自日本国;《宁化土产志》但云出东洋,始为闽广人食之;王阮亭云:'姚旅《露书》:烟草产吕宋,本名淡巴菰。’沈李龙云:'烟草出东边塞外海岛诸山。’……淡巴菰,种出日本,始入中国,初盛于闽赣,与赣接壤由是种者日多。” 民国《崇宁县志》:“烟,一名烟草,一名淡巴菰,由高丽国传其种。” 还有一些民间传说。例如,清﹒刘廷玑《在园杂志》:“关外人相传,高丽国妃死,王哭之恸梦妃告曰:'生一草,名曰烟草,焙干,以火燃之,而吸其烟,则可止悲。’”

▲摆售的烟叶-新津永兴场(2023)

关于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明代的《露书》《景岳全书》,以及《物理小识》等著作,均有所提及。《露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以前,作者为明代学者姚旅,《露书》载:烟草,“有人携漳州种之,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景岳全书》成书于明崇祯时期,作者为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景岳全书》载:“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于闽广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物理小识》成书于明崇祯时期,作者为明末学者方以智,《物理小识》载:“万历末,有携之漳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渐传至九边。” 也有不同说法,清乾隆《赣州府志》:“……查《续文献通考》,吕宋通中国,始于明永乐八年来贡,或者烟草入中国即在吕宋入贡时耶,又《通考》载:有淡巴国在南海中,明洪武十年来贡。岂吕宋地与淡巴国相连,故其草亦同产,因名淡巴菰耶。” 清乾隆《安远县志》:“烟草……张尚瑗(注:清康熙年间官员)则谓种出自日本,明天崇间始入中国。”

一般认为,烟草于明万历年间始从吕宋国(今菲律宾)传入中国。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1571年,西班牙人开始了对菲律宾的统治,当地的气候适于烟草种植,西班牙人有可能引种于此并将烟叶作为贸易输出物品。明万历朝始于1573年,时间节点相与吻合。此外,吕宋国与中国有着传统的交往关系,清《读史方舆纪要》:“吕宋在东南海中,小国也。产黄金。永乐三年朝贡。嘉靖中,始复至。与漳、泉民相市易,民流寓其地,多至数万。” 烟草,或在明万历之前就进入中国。西班牙统治菲律宾之前,葡萄牙的船队已经到达过中国及近邻国家与地区的一些港口,可能那时就有了以物易物的烟草贸易。这样看来,烟草传入地可能不止一处。

福建沿海一带,为出洋与南海各岛国交往最近的地区。《明史》:“吕宋居南海中,去漳州甚近。……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 明清时期寓居海外经营烟草的福建籍人氏甚多。清﹒王大海《海岛逸志》:爪哇岛与马来半岛,“斯处华人共十姓,潮籍者二,闽籍者八,皆种植烟草为生。” 因于地利与适宜的气候,福建成为了烟草引入后国内最早种植烟草和进行烟草贸易的地方。清﹒何秋涛《朔方备乘》转俞正变《吃烟事述》云:“烟草……明时由闽海达中国,故今犹称建烟。琉球商船亦载烟草至福建售卖。” 清康熙《阳春县志》:“烟叶,俗呼为建烟,春素无此种,万历末年始来自闽地。” 清乾隆《安远县志》:“烟草……初传于漳浦,称石马名烟,传于建宁,称金丝建烟,今则无地不种。” 清﹒魏玉《送杨伯周之官闽中》:“闽州吾故乡,风物三山好。海上种潮田,田中长烟草。”

▲吸烟者-邛崃临济镇(2014)

烟草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始于人们对烟草药用功能的认识与相信。旧时文献中对此有很多记载。明﹒姚旅《露书》:“淡巴菰,今莆中亦有之,俗曰金丝醺,叶如荔枝,捣汁可毒头虱,根作醺。……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气。”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烟草生于“闽中者色微黄、质细,名为金丝烟,力强气胜为优也。求其习服之始,则向以征滇之后,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独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所以,则众皆吸烟,由是遍传。”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烟草……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 清﹒汪昂《本草备要》:“烟草,行气辟寒,辛温有毒,治风寒湿痹、滞气停痰、山岚瘴雾。”

烟草引入福建不久即传至邻近的广东等地,至迟在明万历中晚期,近至吴楚,远至辽滇,相当多的地区开始了烟草种植,吸食烟草的现象也普遍起来。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吸食烟草,“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矣。”《景岳全书》所说的西南,即为当时的滇黔边地。到了清康熙年间,烟草已经成了一些地方本境“物产”,吸食烟草的人也更加多了。例如,清康熙《重印大理府志》之“物产”类中即列有“烟叶”一项。清康熙年间官员刘廷玑,根据自己“耳所亲闻,目所亲见,身所亲历者”云:烟草,“今则遍天下皆有矣。……黄童白叟,闺帏妇女,无不吸之,十居八九,且时刻不能离矣。”

四川,虽不靠海,但南北各地皆通。在烟草“遍天下皆有”的大环境下,四川一地的情况应该近乎趋同。人员来往与商货贸易中,作为当时的一种“洋货”,烟草应该很快速地就传入蜀中城乡各处。然而,颇有意外的是,明末各种文献,以及清康熙时期四川各府州县地方志中,对此几乎没有记载。明末学者曹学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9)冬任四川右参政,次年春入蜀,万历四十一年(1614)春归闽。蜀中四年,他游走城乡各地,见闻颇广。所著《蜀中广记》内容丰富,其中的《蜀中方物记》《蜀中风俗记》,较全面地记载了四川各地的特产与风土人情。曹学佺生长于福建福州,对闽地烟草源起与普及诸事应了如指掌,四川为官几年中,他不可能不注意到当地有关烟草种植与吸食的情况,然而他的《蜀中广记》中却未见与此有关的只言片语。如此这般,可以给出的合理解释是,至明万历晚期,蜀中各地尚未形成烟草的规模化种植或烟草的商品化买卖,吸食烟草者鲜见。明末清初,四川遭致破坏力极大的兵燹战乱。几十年里,田地荒芜,城乡凋敝,民众流离失所,各自艰难求生。显然,凶年饥岁,吃饱肚子更为重要。清康熙时期四川各府州县地方志中不载烟草事项,也就可以理解了。

清康熙时期,多省民众响应清廷号召,先后迁徙至四川城乡各地,人口的增长带来经济的渐渐复苏,发展最快的当然是农业。迁川移民中,很多的来自农业技术较为发达的南方诸省,他们带来了新的或改良的农作物,包括辣椒、红薯,以及甘蔗、烟草等。靠近海洋的闽广等地,最先接受与种植这些农作物,因地制宜中他们掌握了更多更好的种植技术,一些人还建立和掌握了经销渠道。毫无疑问,这些移民进入四川后当用其所长并尽其所长。典型的,红薯、烟草等,就是由福建籍移民引入并主导着相关产业。清嘉庆《什邡县志》:苕,有草墩苕、合掌苕、牛尾苕等类,又有朱色者,俗呼红苕,闽人商西洋带来。生熟皆可食,磨为粉,味甘适口。”  民国《叙永县志》:“烟草业,为闽人所操。”

▲吸烟者-温江踏水场(2015)

清康熙晚期及至乾隆年间,烟草业开始在四川一些城乡兴起。旧时文献对此有所记载。例如,清乾隆《中江县志》:“淡芭菰,今俗名烟,种出东洋。” 清乾隆《郫县志书》:“春间多种烟叶,辣损地脉,秋谷收获渐不及半。” 再如,清乾隆年间温江籍进士李启芃《邑竹枝词》中有:“隔年编草搭蓬庐,护惜烟苗得长无。三月掘蚕时打岔,趁晴收摘淡巴姑。” 从这些记载中已经可以看到,四川一些地方的农人对烟草的种植,以及烟草对田地的影响与利害等,有了更多的认识。清康熙年间学者彭遵泗《蜀中烟说》中也有相关记载:“蜀多业烟艺者,岁十月垡土,离为小区,一区曰一厢,孕种其上厢,各荫茆屋一,高五尺宽,称之防霜雪也。春二月,移树腴田,分行通水道以辰溉粪,或曰用艾猳,溺味更辛,小满去近土,四围叶令上梢……” 烟草业渐兴渐起,上面提到的中江、郫县、温江,后来都成为了四川烟草种植的主要地区。

▲吸水烟者-崇州怀远镇(2014)

清嘉庆、道光时期,烟草种植扩展至四川大多地方,至咸丰、同治时期,四川各地几乎无处不产。清道光《德阳县新志》:“烟草,本名淡巴菰,种者多至数十百亩。” 清道光《忠州直隶州志》:“烟,亦名淡巴菰,近河人家多种之。” 种烟者多,吸烟者多,烟草买卖也多了起来。清道光《新津县志》:“淡巴菰,种出东洋,明崇祯时入中国,今则无人不吸矣。邑人种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六七月邑中烟市堆积如山。” 烟草,渐渐成为四川很多地方的“本境物产”或“货之属”。例如,据当地旧志记载,清嘉庆时南溪县将“烟草”始列入本地商货;清同治时嘉定州(今乐山)始将“烟”列入本地物产。

吸食烟草即叶烟的情况,农村里更常见。劳作之余点燃一锅,吸食几口便又来精神。吸烟,往往也是乡亲们交流与亲近的一种方式,甚至一些路道上的茶铺、腰店还给客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内江石子镇核桃村有一奇特的小地名“罨[yǎn ]火吸烟”,该地名即因旧时此处一店家备有火种,给过路行人吸烟提供方便而产生。罨火,即捂盖着火之意。吸烟,四川方言中一些地方称作“吃烟”,还有一些地方称作“呼烟”。例如,巫山有小地名“呼烟坪”;黔江有小地名“呼烟垭”“呼烟垇”。吸食烟草的常见烟具叫“烟袋”,有长有短,由烟嘴、烟杆和烟斗(烟锅)几部分组成。清﹒郝懿行《证俗文》:“烟,淡巴菇也,其筒曰火器,一曰烟袋。” 烟袋品质也渐渐被吸烟者所看重,更讲究的还会用上银质的水烟器具。清道光《垫江县志》:“邑中前辈多不吃烟,即吃烟不过竹管、铜嘴、铜斗,而已近则无老无幼通行吃烟,烟袋皆用玉嘴,烟管竞用苏竹,至吃水烟。” 清人王仪亭喜用水烟壶,曾作诗一首:“自从烟草来中国,截竹成筒任吸呼。大抵皆将铜贮火,迩来更以水为壶。” 清嘉庆、道光时期,吸食烟草的风习从四川内陆发展至边远地区。清道光《雷波琐记》:“夷人学汉人吃烟而不知种烟,亦全向汉人贸易。地方官有时犒劳夷人给以一二斤烟叶,受赏之下,其意乐甚。”

▲吸烟场景(安县,1917)

【美】甘博 拍摄

▲吸烟场景(昭觉,1939)

庄学本 拍摄

清同治时期,四川已成为了烟草种植大省,烟草质量亦显著提高,一些地方所产烟草及其制品甚至远销至南方各省,以及云南等地。典型的,成都平原郫县等地的烟草,名传四方。旧时文献有所记载,例如,清同治《郫县志》:“烟草,一名淡巴菰,一名烟酒。春种夏收,取叶曝干,切如细发,草顶数叶,名曰盖露。郫邑种烟最为费功,秋间稻谷收获,即种小巢菜,至冬,犁之伏于泥内,以粪田至春,田土细如面,始分苗栽之,溉沃数次,至仲夏始收其叶。用竹笆折夹之,晒干束紧,用烟刨推之,丝如发,名曰郫县烟。声价与福烟等,按此种名蒲扇烟,叶团而大,又有一种叶,条而长者名为柳叶子,其烟种法如前。惟晒法不用竹笆折,只用草绳系住,牵之曝于日中及干,亦不用烟刨推之,只用手将烟截作数节,裹之如牵牛花状,贮于烟袋,就火吸之。此种川中到处皆有,不独郫也。烟叶,他邑皆有,而以郫产为良。” 清《郫县乡土志》:“折烟,运销川东、川南、川北,以及宜昌、沙市,岁约四万捆有余。索烟,运销川南,岁约千担有余。丝烟,行销本境,岁约五万斤有余。” 其他一些地方,烟草种植与销售亦是两旺。清《雅安县乡土志》:“烟草,制为丝,名黄烟,岁产额千余石,供本地及建宁用,有远售至云南者。”

▲吸烟者-青白江清泉镇(2020)

为提高烟草的产量与质量,各地烟农都很重视种植中的“法度”。清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对此有详细的记载:“烟……今则人无不食,地无不栽矣。栽烟者作畦下种,移苗分插,均有法度,长成后摘去初生二三叶,谓之扫脚叶。叶盛摘去其正蔓之心,谓之打烟心。叶跗有细叶,形如木耳形必摘去之,谓之打抱生。有以细竹签蘸桐油入茎心者,言其烟有油色香气,谓之打烟针。叶凡数层,顶上曰叔子叶,味厚气烈,次二刀叶,次三刀叶,气味递降,刈烟者各不相混,或合而刈之,则名一树烟,大约五六月中,则烟成可刈矣。烟花白色微红,似牵牛子花而小,与栀子同,别有香。叶烟烟叶与莱菔似,惜其种不可多得。” 烟草的价格,与其质量密切相关。显然,提升烟叶质量,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

必须说明的是,自烟草传入中国起,官府时有禁令,但屡禁不止。禁烟之由,大抵有二,一是烟草耗地从而使五谷减产,即会带来粮食匮乏;二是更多人“染上”烟瘾,会改变原有的“淳风良俗”。清代晚期,三台县吸烟人数颇多。民国《三台县志》:“嘉庆道光之际,县人吸烟者少,即有亦深藏不露,惟恐人知。咸同军兴而后,吸者日众。始犹富者嗜之,既乃贫者恋之,不但男子困之,更有妇女染之。” 关于禁止烟草种植,《清会典》中明文规定:“凡山隰土田,阡陌相连,宜谷之处,禁种烟草。” 赞同减少种烟的民众意愿时有表达。民国《崇宁县志》:“崇民好种烟叶,最耗地力且无益于民食。” 时人有诗:“五风十雨熟梅天,预祝三秋大有年。明岁尚须留地力,多栽秧把少栽烟。” 然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禁令,终究挡不住各地烟草业的大力发展。民国《简阳县志》:烟草,“本朝康乾中亦屡申其禁,然种者、食者不绝,嘉道以来遂遍于天下,俗名叶子烟,简阳傍沱江四河坝最多。”

▲吸烟者-双流永安镇(2021)

显然,烟草种植之所以能不断扩展,全在于其“获利颇丰”。清咸丰《资阳县志》:“县农有'一烟二蔗’之谚,盖利甚溥也。” 清同治《南溪县志》:“大约土著之民,多依山耕田,新籍之民,多临河种地。种地者栽烟植蔗,力较逸于田,而利或倍之。” 清同治《会理州志》:“或梯山以作田,或滨河以谋产,垦地焚林,其利十倍,莳烟种蔗,其利百倍。” 清光绪《荣昌县志》:“叶烟,邑西南多种,里人恒贩至湖北、宜都等处,发卖获利甚厚。” 相对于种植粮食或蔬菜瓜果,种烟收益更大,对于农人或商人来说,趋利逐利,为上选也。

清代晚期,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与加工烟草的产业开始形成。一些农地专用来种植烟草,一些建筑专用来加工烟草,留下来的一些旧时地名包含着有关的信息。例如,烟坝头(泸县)、烟地湾(合江)、烟地坡(江安)、烟地坪(奉节)、烟地咀(井研)、烟家坝(遂宁)、烟坡山(荣县)、烟坡上(洪雅)、烟坡子(三台)、烟坡塘(达川)、烟田包(奉节)、烟棚子(南溪)、高烟棚(简阳)、烟房头(盐亭)、长烟房(什邡)、高烟房(绵竹)、八间烟房(广汉)、烟坊咀(南溪)、烟厂沟(营山)、烟厂坪(云阳),等等。

▲摆售烟叶-金堂淮口镇(2017)

清末民初,烟草种植遍及四川内边各地。不仅坝区,一些山地与丘陵地区也开始种植烟草。民国《渠县志》:“折烟,一称坝烟,以多产坝地得名。如草街坝,沿渡坝、南坝、西坝等处。产品极佳,叶大色白,尤滋润多油。” 民国《潼南县志》:“叶烟,产县属栢梓镇及青石、回龙、姬家、大中、小中、姜家、五钧、张家等坝。” 民国《眉山县志》:“今山农渐知种植烟草。” 民国《苍溪县志》:“县境清嘉道时,尚无种烟之民,自咸同以后,种者渐广,降及清末,凡嘉陵、宋江滨河之地,几占大半,山地亦有种者。” 民国《叙永县志》:“烟草,叶大而卷,味辛有刺激性。永地多用河烟,本地山烟惟农人用之。” 乡村农人,吸食叶烟者多,只因叶烟劲大味足,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去乡镇赶场,总能看到烟草买卖的情景。

▲卖烟者-邛崃夹关镇(2013)

▲卖烟者-邛崃火井镇(2017)

清代晚期,烟草不仅是四川大多地方的“物产”,而且还成为一些地方的产销两旺的“特产”,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所谓的“名优特产”。相应地,烟草制品也在不断出新。民国《金堂县续志》:“本境最称特产者,尤莫如烟草。……产于近治城西北一带,凡绣川河两岸,每年春夏无不遍种。烟草行销他省,为数至巨。近日陈氏更创立卷烟庄,外商争先购买,大有供不敌求之势。盖其销路愈广,更可知矣。”

烟草种植地不断扩展中,烟草的种类也多了起来,叫法上各地略有差异。不同种类的烟草,不仅叶形有区别,其种植的方法、晾晒或烤制的方式,以及烟叶的色泽、气味、油性等也有所不同,用其深加工的制品也不同。清光绪《增修崇庆州志》:“烟,有大柳子、二柳子、蒲扇叶等种。” 清光绪《增修灌县志》:“其种不一,有蒲扇、铁杆、柳叶、茄叶、毛叶诸名。” 民国《简阳县志》:“烟草,《傅氏乡土志稿》云:'种类多,叶尖者曰柳叶,曰大柳叶、二柳叶,大柳叶杆大,青杆团者曰蒲扇,亦有折烟。’” 民国《潼南县志》:“烟有郫县叶、杨柳叶、黄毛、小柳叶各种。郫县叶一种,其形宽而圆;柳叶二种,其形长而尖。……内分菁烟、索烟。菁烟以菁铺晒,可作丝烟之材料,索烟以索束之。”

▲烟叶交易-双流彭镇(2016)

清中期以来,烟草渐渐成为各地城市与农乡市场中重要的商品。相应地,专门或集中售卖烟草的场所大量形成,或零售分销,或大宗买卖,坐商走贩,各得其所。至今四川各地还保留着不少的与旧时烟草买卖有关的地名。例如,金堂、广汉、崇州等城市中有烟市街。清光绪《增修崇庆州志》:“小北街附城韦驮堂内为麻布市街,外为烟市街,底折北为大北街。” 农乡各处,这类地名就更多了。例如,安县河清镇的烟市街、什邡师古镇的烟市街、南溪李庄的烟草街、剑阁普安镇的烟街、大邑新场镇的烟市巷、崇州三江镇的烟市巷、邛崃固驿镇的烟巷子、蒲江西来镇的烟巷子、彭山谢家镇的烟巷子、江安江安镇的烟巷子、大竹高穴镇的烟巷子,等等。吸食烟草的人越来越多,烟草买卖愈加兴隆昌盛,烟商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赚钱机会。清《新津县乡土志》:“贩烟之家百有奇,水烟、叶烟,倍之药行。” 民国《重修什邡县志》:“烟商,营业致富者多。” 清末民国时期,四川不少城市,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农乡场镇,百货进出,商业兴隆,烟草生意尤其看好。优质的叶烟,以及更多的烟草制品,如香烟、雪茄等的大量销售,成就了烟商,也成就了四川烟草产业。

▲清嘉庆《汉州志》内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方志书的审稿与出版
贵州晒晾烟发展史话
巴蜀烟草发展史
中国首家雪茄博物馆,喜欢雪茄的看过来
烤烟种植技术
探索哈萨克斯坦的烟草种植农民 年收入3000美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