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返观内照见本心

世人心迷,一味向外缘取,攀缘五欲六尘,不知返观内照自心。我心之外,悉是自心现境界相,不出自心。自心为本,自心所现一切境界相为末。向外缘取自心现境界相,不知返观本心,是舍本逐末也。

本心之外一切境界相,悉是自心所现,与本心无二,本无内外之分,亦无本末之别,法法一如,一性平等无二。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亦如一大海水,随风起浪,浪浪悉是海水。一切法悉是本心随缘所现,法法悉是本心。本法法一如,无有内外本末诸相待,然诸圣为教化众生故,方便言之,假立相待。

一味向外缘取自心现境界相,而不知返观自心,是不知外法悉是自心所现物,反认为外法悉真实不虚,与自心有内外之分,与自心是截然不同之二法,于外法更相妄想妄计,分别高下美丑善恶,而后贪著执取不休。或将身心执为二法,身是身,心是心,不知身心不二,我人色身,即是自心随缘所现物,谓之业报身,与自心无二,身心一如。今将身心不二作身心二法相待想,如是之人,即是迷人。

自心迷故,扰动不休,执外法实有,无端向外缘取,欲有所见,欲有所明,本无相待中,妄立能所相待二法,自心为能见,外法为所见,如是内外相待法成。本无相待,妄立能所内外相待,即是最初心迷之相。身心相待,身心分离,又执身心和合之相为我。我与外法,炽然相待,外法为人、为物、为境,为我所缘取。我为能缘,外法为所缘。能缘所缘既立,于是我人自心,便不断向外缘取不休。

自心不断向外缘取,摄外尘影像入自心中,自心复缘取自心中之外尘影像,于是我人妄念纷飞,鲜有寂灭清净之时。心念扰动既久,即有尘劳,自心之光,渐趋暗淡,不能明照万物,转为暗钝昏昧,此即是无明愚痴迷相。一切凡夫之心相,悉是如此。

而凡夫不明本心随缘现一切法,不明本心本是一切法之大本,于一切法妄计不休,离自本心,迷执外法,于外法不断妄想分别,妄想经过自己一番思惟、分别、判断、推理后,而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于是,世间哲学家出现了。他们发明了种种学说,一家之言,自圆其说,各自为是,是己非他,玄则玄矣,高则高矣,可惜无非自心妄计,无非言说戏论,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何以故?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识本心,一切悉是自心妄计,悉是自心现境界相,与实相相违。

亦有圣哲者,能敛心息机,静坐观心,使自心止,止于一处,不复妄动。心不妄动,而有定生。定之既久,心静如一,而得安乐。于安乐中,心极微细,能于诸物,审详周备,而有所得。此即是儒家《大学》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

又有圣哲,观心功夫既深,静笃既久,能见万物所生处,强名曰道。此即是老子《道德经》所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者也。老子见芸芸万物之根,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又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儒道两家,皆能内观自心,不向外求,且以亲身实证工夫,心光发耀,见凡夫所不能见,极深研几,得万物变化生成奥妙。高则高矣,玄则玄矣,可惜未见本心。一切法悉是本心随缘所现物,不见本心,不得万法究竟处。唯我佛世尊,定慧等持,止观双运,入甚深禅定,得首楞严大定,彻见本心,照彻万法本原,唯一真心,朗照千古,明照法界,能成一切法,能为一切法所依,为一切法之性。而此真心,非是他物,而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不为万法侣之本心。

于外法以自虚妄意识心分别妄计,认识事物,得一二表相,谓之聪明;本心发耀,照彻万法,明见一切,谓之智慧。智慧者,佛家谓之般若。而佛家所谓般若,非如世间智慧,而是出世间无上妙智。我人欲明万法,欲明辨一切人事物,莫效凡夫愚人一味向外缘取妄计,当净其心,返观内照,照见本心,自本心发用,心眼大开,才能洞彻万法实相。

当知我人具二眼,肉眼心眼也。我人肉眼功能极为有限,太近不见,极远不睹,光暗不见,光强亦不见。我人认识事物,非用肉眼,而是用心眼。心眼非肉体,亦无形相,而是我人明见万法之心。欲开心眼,须识本心,如如不动本心中,心眼方彻,彻见万法底源。若不识本心,用自心虚妄意识心妄计,意识心本是扰动心相,不能明照万物,所见悉是扭曲不实,是以不能照见万法实相,且多与实相相违。

何以故?譬如一池河水,平静如初,便能照映河边柳树,及一切人物,历历分明。若风动浪起,则所照之物,悉皆扭曲,而非物之实相。我人本心即是无风之池水,照物分明,意识心即是风浪翻涌之池水,照物扭曲,背离实相。是以我人以此虚妄意识心欲明万法真相,无有是处。

大众!当返观内照,明见本心,心光发耀,迥脱根尘,才能彻法底源,照见万法实相。莫一味向外寻逐,攀缘外法。当知身心不二,心外无法,法法悉是自心,法法如如,一心如如,自心作何妄计耶?真修行人当如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精]就是[妙心]中所现物!!!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五:禅宗哲学
第二讲静坐养心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楞严经》最高明的指引:七处征心十番显见
国学十二道-(2)老子——处事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