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7 空性

作者:为无为

翻译:纯然的空

校对:无有

(连载17) 

公开的秘密 17 朗读 无有 来自一就是一切 10:48

第三卷

42、谈谈《心经》

经文:超越认知之“心”的神圣洞见(续)

事实上,“空性”或“空无”并不存在于任何事物中,而是完全存在于对其的认知中。事物从来就不在那里等待着被“清空”,也没有人可以清空(或填充)它们,或者产生别的影响,因为它们不具有真实的存在性。另一方面,事物无论被说成是什么样,都存在于它们的源头中,那就是本体的般若之心,没有它的动态运作,事物的现象化显现就永远也不会发生。

舍利子,对非存在(一切客体的空性)的视见(或空性视野),既未被创造,也不可摧毁,既不是复合的,也不是纯粹的,既不是有限的,也不是无限的。

如此,舍利子,在菩萨的视野中,不可能有(具体化的)表相,也不可能有感知、概念、认知或意识。

不可能有(具体化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或头脑。*

*原注:六大感觉器官。)

不可能有具体化的身体、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或概念。*

(*原注:六大感觉器官的功能。)

不可能有具体化的所见、所听、所嗅、所尝、所触或所想之物。*

(*原注:六大感觉器官的现象化客体。)

在菩萨的视野中,不可能有具体化的无知,或无知的缺失;不可能有具体化的衰老和死亡,或衰老和死亡的缺失;不可能有具体化的痛苦,或痛苦的开始与终结;不可能有具体化的“道路”;不可能有任何客体之具体化的知识、成就或无成。*

(*原注:基本的佛教教义,出自一直以来的四大崇高真理 [Four Noble Truths,四圣谛]。)

这一节并没有陈述这些客体——无论是物质化的还是概念化的——从现象上看并不存在,更没有说它们作为表相的非存在性,而是说,仅仅在菩萨的主体性视野中,事件、现象体、客体化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简而言之,每一件可以想像的事物,可能从现象上看似存在,但就本体而言,在哲学上可以被描述为“纯粹的主体性心灵”的东西,在形而上学只能被否定性地指代为“非客体性”的东西。现在没有事物存在,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这就是菩萨的般若视野。最后一节中清晰地陈述了这一点。

因此,舍利子,由于没有自由意志,由于充满了般若波罗蜜多(主体性洞见),菩萨不再受诠释性的思维进程的影响,于是没有恐惧,免于妄想,从而找到了涅槃。

第一节通过否定现象化主体的每一个(感知)能力的“存在”,而否定了对现象化主体之“存在”的感知。第二节探讨的是对该主体的所有现象化客体之“存在”的感知,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包括达图(dhatu,十八种感觉领域)、尼达纳(nidana,存在链中的联系)、“四圣谛”,等等,通过揭示它们的非客体性源头,以及源头所隐含的本体崇高性,而否定了现象化主体的“存在”。

在这第三段中,观世音菩萨以非凡的精简表述,表明了这一视野是什么,以及其应有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很少习惯印度经文中如此简洁的措辞,以至于可能很容易就忽略每个短语的全部价值。经考证,我们发现“自由意志”这个词语涵盖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活动,它因般若波罗蜜多而缺失,在此,这尤其意味着,通过先于概念化的直接感知而超越概念化思维;由于自由意志的缺失,菩萨的本体性生活处于完全的解脱之中,如上所述,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所以,凭借“般若波罗蜜多”(所谓的梵咒),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诸佛,都被完全唤醒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全然且完美的开悟)。

因此,我们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个伟大的灵性公式(或处方),一个无与伦比的咒语,它永远可靠地结束了一切痛苦。

然后,他说出了真正的处方(祈求)般若波罗蜜多,即: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原注:正如咒语的应用,“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标题可能仅仅暗指“主体性之超越处方”。它给出了非客体性的视野,即般若,从而导向菩萨的“直接生活”,没有自主意志的干扰。)

对此著名梵咒的注解

我们中很少有人对印度梵咒*的用途和潜力有太多的了解。我也什么了解都没有,只是把这几句话说出来,不管它们有多少价值。

(*原注:梵咒[或咒语]只是作为一种方法或帮助,让心灵平静。除非疯猴般的头脑禁食,否则我们无法“移除”我们所不是,我们的“我”之意识也无法放弃对现象的认同,从而彻底重新整合本体性的“中心”,这中心就是真我。

当这种帮助发生时,我们所不是就变成了我们的真我。)

咒语不受概念化诠释的制约,因此在直译中不必给出其含义。它不是教义的一个公开“简历”,而是一个深奥的媒介——主要是听觉上的——以感知我们的本质是什么。这些词语所指代含义可以表述如下:“啊,菩提!(全然的主体性觉知或开悟),欢迎,欢迎,真的欢迎——彻底的“一体”!

通常,这些词语的意思是“菩提”越走越远,最后在超出三界之外的地方登陆,然后被“欢呼”,没有明显的意义。另一种说法是,说话者的自我意识(小我)在某个地方消失了,并高呼“菩提”,这似乎也没有更多的意义。“揭谛”,要么是“来”,要么是“去”,在这里的任何上下文中似乎都显得可疑,因为在这种非教条的纯粹教义的精华中,会有“谁”或“什么”,“来”或“去”任何“地方”,或超越“什么”呢?

在直译中,“成就”(fulfillment)的意思不是“转移和到达”,而是可以用梵语的用词来表达,例如,“成就,成就,完全的成就,不可分割地合一!菩提,萨婆诃!”这个感叹永远无法译成英语。

 ---TB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与爱——儒家的一个本源观念
缘起与性空
世界众生,一直成像
《心经》英文版翻译成中文
欧阳询《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弥勒菩萨偈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