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行志之——闲话“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法国巴黎埃弗尔铁塔。】

  在中华的各种建筑文化当中,“塔”文化也是不容我们去忽视的,但凡去著名旅游景点旅游时,我们亦有可能参观到各式各样的“塔”。不过,“塔”文化并非是中国人独创的,它是外来文化,在我们国家的“两汉时期”,跟随古印度的“佛教”,一起传入到了中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塔桥。】

  “塔”的开山鼻祖是古印度时期建造的“佛祖塔”,此塔初建于公元2世纪,它又在14世纪时重建了。塔身的轮廓为弦形,由下至上逐渐收缩,表面布满了各种雕刻,四个角上有四座样式相同的小塔,为的是衬托主塔。我们国家有不少塔都深受其影响,譬如说:云南省昆明市古渡镇的“金刚宝塔”,就是仿照“佛祖塔”而建造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印度(天竺)佛祖塔。】

  并非只有古印度和中国有塔,在其他国家里面也有闻名于世的塔。譬如说: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钢架镂空结构的高塔;马来西亚吉隆坡有一座双子塔,高度达252米,层级达88层;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有一座塔与桥合一的塔桥,它是一座开索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印度(天竺)覆钵式佛塔。】

  在我们国家所建造的塔,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并非全都照办照抄古印度塔的形状与样式,还融入了汉代人(汉代文化)的特点与特色。若是从外形上看,分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若是按照建塔的材料来区分的话,又分木塔、砖塔、砖木塔、石塔、铁塔、铜塔、琉璃塔,除了上述所说的塔之外,还有金塔、银塔与珍珠塔,而且宝塔的层数,一般都是单数,通常是五层至十三层。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北京市北海公园白塔·图片来源于网。】

  在我们国家也有十大著名的塔,它们分别就是: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内的“飞虹塔”,因为塔身镶嵌琉璃,故为琉璃塔;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寺塔”,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云南省大理市崇圣寺内的“千寻塔”,塔同样是砖结构的塔;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的“释迦塔”,塔为木制结构的塔;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又名为“慈恩寺塔”,塔同样为砖塔;浙江省杭州市净慈寺的“雷峰塔”;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塔;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畔轮山上的“六和塔”,塔为砖木结合塔;江苏省苏州市报恩寺内的“报恩寺塔”,塔也为木塔;河北省开封市铁塔公园内的“开封铁塔”,塔也是琉璃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明信片。】

  还有就是,我们国家古塔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从塔的外表造型和结构形式上看的话,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其一是:“楼阁式塔”,像这种样式的塔,其体形是最最高大的,而且保存的数量也是最多的,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

        其二是:“密檐式塔”,它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是仅次于“楼阁式塔”,它的形体在一般情况下,也同样是比较高大的,它是由“楼阁样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不断地演变而来的。

        其三是:“亭阁式塔”,它把印度的“覆钵式塔”、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亭阁式建筑”,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是我们国家一种古塔形式,其塔身的外表就好像一座亭子,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其四是:“花塔”,花塔的形制既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

        其五是:“覆钵式塔”,是印度古老的传统佛塔形制,在中国很早就开始建造了,广泛开始流行起来的时间,则是元代以后了。

        其六是: “金刚宝座式塔”,这样的塔还有两个最最基本的特征哦,其一是:在塔的下面有一个高大的基座,座上建有五塔,位于中间的一塔一般都是比较高大的,而位于四角的四塔则相对比较矮小。其二是:基座上五塔的形制并没有一定的规定,有的是密檐式的,有的则是覆钵式的。这种类型的塔,主要是供奉佛教中,密教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的宝塔,在我们国家,流行的时间则是明朝以后了。

        其七是: “过街塔”和“塔门”,所谓的“过街塔”就是指,修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在塔的下面有门洞可以让车马和行人通过;所谓的“塔门”就是指,把塔的下部修成门洞的形式,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能容纳行人通过,是不可以让车马同行的。这两种塔的形式,其开始流行的时间都是在元朝。此外,在门洞上所建造的塔,一般都是覆钵式的,有的是一塔,有的则是三塔并列式或五塔并列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河北省登封市嵩山寺塔。】

  在我们国家十大著名的塔中,笔者就十分有幸的参观了其中的五座著名的塔,它们分别是“虎丘塔”、“大雁塔”、“雷峰塔”、“六合塔”和“千寻塔”,除了去参观了五座名塔外,还参观了北京市北海公园的“白塔”、江苏省昆山市千灯古镇内的“秦峰塔”,“秦峰塔”又名“释迦佛塔”、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山上的“宝塔”、浙江省杭州市宝石山的“保俶塔”,“保俶塔”又名为“保叔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寺大雁塔。】

  笔者参观的第一座塔就是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上的“虎丘塔”哦,时间就是在1985年的9月份,那时的笔者只有8岁(是虚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江苏省南京市大报恩寺塔。】

  记得明代的文学家袁中郎袁宏道著有《虎丘记》一文,全文如下: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塔。】

  “虎丘山”素来有着“吴中第一山” 、“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啊,宋朝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苏轼曾写下这样一句话语,曰道:“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据《史记》中的记载,说“虎丘”其原名为“海涌山”,因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而名虎丘。还有一种说法,“丘如蹲虎”,所以以形为其名。

        尽管“虎丘山”的高度只有30多米哦,却有着“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还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还是要数“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江苏省苏州市虎丘风景区。】

        “云岩寺塔”即为“虎丘塔”,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二座斜塔,更是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都有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地区砖塔的代表之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顶部的木檐均遭到毁坏,现塔身高47.7米。在1956年,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石龟等罕见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剑池风景区。】

  “剑池”因为埋藏着吴王阖闾的墓葬,故而天下闻名。“剑池”之所以会被取名为“剑池”,是有三个主要的原因。其一就是:从上面往下看去,这池水宛若一把平铺的剑;其二就是:传说想当年为吴王阖闾殉葬的时候,埋藏有扁诸、鱼肠宝剑三千把,故取此名;其三就是:传说在当年秦始皇与孙权都曾派兵丁来这里挖过剑,“剑池”就是由他们挖掘出来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剑池”是天然形成的。“剑池”也是虎丘最为神秘的地方,传说吴王阖闾墓的开口处就在这里,所以“剑池”还有着“千古之谜”这一说法。还依稀记得,在那个时候,笔者的家父还特意给笔者拍了一张照片,以兹纪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江苏省苏州市虎丘风景区千人石。】

  有关于“千人石”的传说则有两种,其一就是:吴王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内埋藏了 3000把宝剑和许多其它的财宝,为了能保守秘密,夫差在石上杀害了上千名筑墓的工匠,故称之为“千人石”。第二种传说就是:近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满腹经纶,悟性极高,但是他超前的观点,未能被当时的寺庙住持所接纳,他只能在法堂之外讲经,未曾料想到的是,巨石上有1千多人列坐,倾听他的讲座,所以“千人石”又叫“千人坐”,因此名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释迦塔。】

  2004年笔者去杭州旅游时,浏览参观了钱塘江畔轮山上的“六和塔”。据史料的记载,北宋开宝三年,即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之所以要把塔取名为“六和塔”,皆是因为其含义来源于佛教中的“六和敬”。“六和塔”又名为“六合塔”,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指:“天地四方”之意。“六合塔”的塔高达到了59.89米,有人说,远远望去它就好像一位将军。若是碰到了涨潮时节天气晴好,从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钱塘江壮观宽阔的江面和大桥。较为可惜的是,笔者去游玩的时候,由于天气时而晴朗,时而又变得雾蒙蒙的,故而未能登上“六和塔”,只能听见江畔波涛汹涌的江涛之声。还有的就是,只看见了塔的底层正门有一副楹联,楹联上联曰道:“一塔声江天,越水潮奔初月上;”下联曰道:“六和存佛地,吴山本落大桥横。”另据导游娓娓介绍说道,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身则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铛。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的十分精细。“六和塔”构思之精巧,结构之奇妙,可以堪称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之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浙江省杭州市六和塔风景区。】

  在中华文化之中,亦不乏各式各样的神话与传说,“六合塔”也莫不是如此,据导游介绍说,有关于“六和塔”的传说有其二。

        其一就是,据传说古代的钱塘江里面住着龙王,性格十分的凶暴残忍,还经常欢喜去兴风作浪,时不时的要去淹没农民的家田,百姓也因此遭受了灾害。渔童六和的父亲不仅被汹涌的江潮淹死,连母亲也都被卷走了,六和内心万分悲痛,就整日投石镇江,震得水晶宫摇晃不定。龙王只好向其求饶,以金银财宝与六和来讲和。六和提出:①要放回母亲。②不许再用潮水来祸害百姓。龙王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从此,钱塘江潮水不再泛滥,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人们为了感激六和,就在他投石的小山上建了一座塔,这就是六和塔。

        其二就是,和《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鲁智深息息相关。相传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腊,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和塔外的寺庙内,鲁智深与武松忽然听到了钱塘江上潮声如雷鸣般的轰响。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来没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鼓声,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方知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云南省大理市崇圣寺千寻塔。】

  同样是依据史料的记载,崇圣寺内的“千寻塔”,则是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其建造的原因,除了可以去弘扬“佛法”以外,还因古代的大理地区是“泽国多水患”,为了能够镇压住水患,故而修建了“千寻塔”。在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曰道:“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千寻塔”的全称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千寻塔”塔身高59.4米,两层台基高3米,总高62.4米。据导游介绍说道,“千寻塔”在古代的时候,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爬)的,相传古时修建千寻塔时,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而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的说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上海市松江区方塔。】

  笔者所在的城市上海,也有一座全国闻名的塔——松江区的“方塔”。“方塔”又名为“兴圣教寺塔”,皆因建塔之前,先修建了寺庙,故而塔以寺命名之。“兴圣教寺”始建于五代后汉乾描二年,即公元949年,而“方塔”建于北宋熙宁至元佑年间,即公元1068至1094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由于战乱、朝代更替等种种原因,“兴圣教寺”已不复存在了,唯有留下了“方塔”,尽管是这样,“方塔”亦可谓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更是上海历史文化的根基之一。

        虽说笔者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已走过了近四十个春秋,说来也十分惭愧,一次也未曾去游览参观过,只是在央视4套的《国宝档案》中,看过介绍“方塔”的纪录片,若有机会的话,定要去看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河南省开封市铁塔。】

  除了笔者上文所提到的、各式各样的塔之外,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塔,有关于各类“塔”的历史、文化与故事,是述说不尽的,笔者只能择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塔说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江苏省千灯古镇秦峰塔。】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类塔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各类文字动图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④感谢原创图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上图为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6年09月16日星期五下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姑苏城外:12、虎丘剑池虎丘塔
游览虎丘公园
重游虎丘
苏州 虎丘山
老小孩|虎丘塔
虎丘概况:春秋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