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拖延的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真实愿望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有拖延症的人,其实人人都有办事拖延的时候,只是有人拖延成了习惯,遇事本能的反应就是“过两天再说”,“下次再说”,结果总是在最后时刻到来前才连滚带爬的完工。说也奇怪,尽管每次都是不拖到最后不开工,但每次还都有惊无险地过关,结果也不是最差的。这种习惯,往往被父母和上级领导看作性格缺陷,批评一顿也改变不了。反正又不影响最后结果,所以不断地重复,强化,最后成为做事习惯。实际上,每一个拖延症背后,都有一个心理逻辑,有的是不重视,有的是觉得无价值,有的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有的是拒绝,但最可能的一个理由,还是跟人的一个普遍心理规律有关,那就是:心理能量的流动需要一个启动力量。拖延,就是一个启动力量。


如同往湖里投一粒石子,湖面上泛开的涟漪是我们做事的力量,那粒石子就是一个启动力量。通过拖延,我们才能积聚起力量办事。有一个朋友,工作N年后觉得生活太单调枯燥了决定考研,于是从单位请了假,此时离考试只有半年了,备考时间很紧迫了,可是她先去外地旅游了足足一个月后才回到家,然后就是不分昼夜地备考。她说:“玩了一个月,心中充满了负罪感,不得不低下头猛复习。”道出了她的原委。当然最后考没考上不是本文要关心的,她的拖延症背后的心理逻辑是我们要谈的。那就是她为什么要拖到有负罪感以后才能开工。


负罪感是一种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也是一种能量,既能用于破坏,也能用于建设。化悲痛为力量,就是负性情绪的正面利用。她通过拖延,激发出了心理能量,然后用于劳动强度极大的备考过程。一开始,拖延只不过是人面临困难时的一种本能反应,多次重复以后,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成为每次面对困难任务时募集自我力量的习惯了。再往后,当遇到小任务时,不足以唤醒心理水平,就攒着,直到攒到心理压力足够大时,才能激活心理能量,着手做事。


人的心理就像一个弹簧,有压才有弹,压力没有或者太小时,弹簧感受不到应力,就不会激发弹性,只有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能够激起弹簧的弹性时,才能产生反弹行为。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弹簧的压弹过程是能量流动的过程。人需要压弹,也是迫使心理能量流动的需要。只有心理能量流动起来以后,才能产生行为。就像一湖水风平浪静不代表它没有能量,当刮起飓风时,它能拍溃堤坝,而一滴水就算是刮起十级台风也拍不开堤坝。心如止水不代表抑郁无能量,它需要的是一个引子,让这满满的能量流动起来。压弹既是手段,也是心理规律,我们或有意或无意地都在使用这种机制。


那么好了,我们可不可以不必拖延,就能把心理能量晃荡起来?三个小TIP供您参考:

1、一个深刻而剧烈的刺激。能深入意识底层。而且要跟目标有关系。出于为社会和当事人健康考虑,最好是正面事件。比如,住到目标大学附近,并在那里遇上自己的心上人。故事中的女士,酝酿考研已经很久了,早就积累了满满的心理能量,她需要的只是一个开工的引炮,只这一炮,她的火药库就能爆炸。


2、反向压弹,即拉弹。拉弹引起自然回缩,积蓄能量并同时反弹。回到原单位,感受自己要摆脱的生活,最好能受到同事的轻蔑(因为你丫这不还是滚回来了么)和领导的修理。感受一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生待遇。


3、断掉生活来源。留下能保证最低营养的生活费用,把存款统统上缴父母(尽孝心奉送了啊,不能再要回来了)。让现实中激发出的生存意识迁移并激发自己的发展意识。


可能还是有人关心故事的主人公最后的结局。嗯,我想说,她只差了一分没考上。可是,现实是,她考上了,分数刚刚好,不太优秀也不是太差。所以,拖延症,原理归原理,你要说服她下次不要再拖延了,她会不会当回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负能量恶魔滚开 正能量天使奔来
60年代人情绪更平和
心灵的兵器:内疚,和谐关系的调节者
-爱,是一种心理能量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专题3.8 与弹簧相关的能量问题
习惯决定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