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理性与逻辑,让1600万犹太人的大脑与众不同 | 腾云读书会

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中那个视财如命的犹太人夏洛克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也普遍把这个故事列入“正义战胜邪恶”的范畴。可是,在著名作家云也退看来:大家很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道德是非或许只是其中一个模糊的、可疑的灰色地带;事实上,并不是因为夏洛克放高利贷,他就成了在诉讼中惨败的恶人。相反,他是因为被逻辑所战胜并表示屈服。夏洛克为什么会屈服于逻辑?因为犹太人长期受宗教与《圣经》熏陶,接受了一种“道德是道德,逻辑是逻辑”的观念;他们讨论事情的道德是非,与对事情作逻辑推导,是互相平行的两回事。

今天的腾云读书会,云也退将结合犹太教的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经历,为我们解读这个仅占全球总人口0.2%左右的民族,何以能够为人类贡献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由腾云木果书架编辑整理发布。

云也退

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著《自由与爱之地》

根据相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全球犹太人的总数约为1600万,仅占全球总人口数的0.2%左右。但这个在数量上渺小到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的群体,从古至今,却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无论是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还是海涅、毕加索乃至如今的硅谷天才少年扎克伯格、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投资大师索罗斯......千百年来,犹太人独到精辟的思维和见解,以及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都让他们在科技、文化、艺术、商业等各个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

在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犹太人大约占到了22%,《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百亿身家的犹太富豪也不在少数。

很多人都会羡慕犹太人拥有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的大脑,也会好奇到底是怎样的教育和文化环境,以及怎样的民族特性,造就了这个聪明睿智的群体?

今天的分享,我就想通过一些故事,来帮助大家走进犹太人的独特思维。

1

首先,从一个谜语说起。

我们小时候,应该都有过猜谜语的经历。很多大人给孩子猜谜语,其实都是用脑筋急转弯来做个善意的恶作剧,图的是亲子之间游戏的乐趣,一般也不会让孩子产生受骗的感觉。

犹太人也不例外。在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时,父亲就会给他出一道题,类似斯芬克斯那个“小时候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的谜语,虽然尽人皆知,但孩子在小的时候还是会被考到。

题目可以是这样的: 

父亲问儿子:“什么东西挂在墙上,绿绿的,湿漉漉的,还会吹口哨?”

儿子想来想去说:“不知道。”

父亲公布答案:“一条鲱鱼。”

儿子抗议:“鲱鱼?鲱鱼怎么是挂在墙上的呢?”

父亲:“我把它挂上去就行了。”

儿子:“但鲱鱼也不是绿的啊!”

父亲:“我给它染绿了。”

儿子:“那,鲱鱼挂墙上后也不是湿的吧?”

父亲:“刚刚染完色的时候它就是湿的。”

儿子这时发火了:“不管怎么说,一条鲱鱼能吹口哨吗?”

父亲微笑道:“的确不会,不过,我只是想给这个谜再增加点难度。”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正常的谜语吗?显然不是。但它是一个脑筋急转弯,或者一个让人觉得是恶作剧的谜语吗?好像也不是,至少不全是。

父亲承认孩子的抗议有理,可是他自己的逻辑似乎又无法反驳,或者说,这种逻辑是别人想不到的,孩子想不到,我们作为旁观者也想不到。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父亲的这一番回答,并不是无理取闹。

面对父亲的回答,孩子不会愤怒地说“你耍我!”,因为他能够意识到父亲的回答里包含了一种尊敬、郑重的态度。这是一种独到的、对于理性和逻辑的尊敬。

整个事件的结论或许荒谬,但逻辑一定要圆满。虽然这个结论和论证的过程可能不会令当事人心服,但却会引发他去一直思考,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地忽略任何一个逻辑推导出的结论。

正是在这样一种对逻辑和理性的专注之中,犹太人慢慢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和心理结构。

2

▲耶路撒冷的哭墙

但这种严密的逻辑和极致的理性,看起来似乎和他们的信仰相冲突。

说到信仰,我们往往会想到服从,甚至狂热。因为信仰需要你无条件地服从某个或某些神灵,以及神灵在尘世的代理人,当服从达到了一定程度和规模,自然就会产生狂热。

犹太人自幼就拥有信仰,信教是每个犹太人的“出厂配置”。孩子们在对自己、对历史、对世界还缺少完全意识的时候就要听《圣经》里的故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犹太人在从故事中接受了信仰后,并没有忘记故事本身,而是让故事持续地在心智中发酵。

因为《旧约》里的故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故事,一个寓意”,或者关于教理和行为规范的一问一答。

我在自己的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件事:在以色列期间,我曾偶然和房东讲起“孔融让梨”的故事。我说,我们小时候听这个故事,只要得出一个道德答案——在家里要谦让,就可以了。 

然后,房东想了想说,我们会这样讲这个故事:父亲让孔融分梨,方法是按照家里的人数把梨分成数份,然后让大家都来拿,但是他要最后一个拿。

我觉得他的思维很特别。因为他既不愿意对“谦让”作评价,也不愿意如我所期望的那样,对中国人的教育方式作评价,而是宁可把故事重新设计后再讲一遍,哪怕这与我的“题干”毫不相干。

面对我的提问,他不肯给出我所期待的评价性的答案,而是用一个新的问题来替代。

“如果不是这样讲,能怎样?”“可不可以换一个说法?”无论是更新还是提供另外一个可能性,总之他们要对原来的故事进行拓展。这也是他们对于圣经中故事的处理方式。

他们对于圣经中的故事实在是太熟悉了,特别是熟悉这些故事里模糊的道德寓意。圣经中的很多故事都在传授一个信条:信上帝则生,不信上帝则亡。犹太人接受了这个信条,但并没有把它直接与道德等同起来。

比如他们不会随便地提出,犹太人在上帝的庇佑下清理掉迦南地带的异族,是一种种族屠杀,是一件道德上有问题的事情。但是他们会问:听过了这样的故事,我们该如何由此展开思考? 

▲以扫和雅各的故事

再比如,圣经中关于以扫和雅各的故事:以扫是以撒的长子,拥有长子继承权,但是他的弟弟雅各在父亲病重的时候用红豆汤把哥哥的长子名分买过来,又抢先来到床前,给父亲摸自己裹了羊羔毛皮的手,让以撒误以为站在面前的是以扫,从而给他赐福。以撒死后,雅各就成了族长,没以扫什么事了。

知道了这个故事,犹太人当然不会说,哦,我们的祖先是个善于欺诈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作如何如何的感想。他们会问: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写?我们怎样思考它?

圣经里的著名故事都是按一定的逻辑讲下来的。犹太人在它的熏陶之下,接受了一种“道德是道德,逻辑是逻辑”的观念,讨论事情的道德是非,与对事情作逻辑推导,是平行的两回事。

而故事的长处就是能够一方面同时容纳道德和逻辑,另一方面又能让两者起冲突,在人的心里持续引起思考: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理解那句话?

人们做出任何判断和评价都要基于理解,但在犹太人这儿,他们甘心为了理解而搁置判断和评价。最终,他们就会产生“这故事可以换一种讲法”的念头。

下面这个犹太故事也充分说明了犹太人对于道德和逻辑的看法。 

有一个穷鞋匠,他的太太病得很重,于是赶紧去请医生。医生到家后,这个男人哀求说“救救她吧!付多少钱我都乐意,哪怕我必须为此砸锅卖铁都可以。”

医生谨慎地说:“可要是我治不好她呢?”

鞋匠绝望地说:“不管你是治好了她还是杀了她,我都会给你钱!”

于是医生开始给女人治病。

一周后,女人死了。医生给鞋匠送来了账单,上面的数字大得吓人。鞋匠很痛苦,他建议把这件事交给拉比去处理。

拉比是以前犹太社区里最有学问的人,是宗教和律法权威,平民有什么事都会去找他。

拉比知道这个医生的名声不好。按照我们一般的想法,应该从正义善良的角度让这个家伙无法得逞。

但是拉比是怎么做的呢?

他问医生:“你们当时怎么约定的?”

医生说:“我给他太太治病,他答应付我钱,不管我治好了她还是杀了她,都给。”

“那么你治好她了吗?”

医生说:“没有。”

“那么你杀了她?”

医生马上回答:“当然没有!”

“好,”拉比说,“那么你凭什么要钱呢?”

犹太拉比从来就不是什么智勇双全、擅长在公正的框架下获取正义结果的人,相反,他们经常表现出“除智商外一无是处”的特点。

他们裁判是非,利用的是富有逻辑的言辞,而不是道德上的倾向性,哪怕他们真的倾向于哪一方。

结合这个故事,再想一想《威尼斯商人》里面“你割下他一磅肉,但不许流一滴血”的裁判,就会发现其实这也是一个用逻辑来避开道德的做法。

许多年来,我们都把这个故事列入“正义战胜邪恶”的范畴,而忽略了道德是非在其中是一个模糊的、可疑的灰色地带。不是因为夏洛克放高利贷,他就是该败了官司的恶人,相反,他是因为被逻辑所战胜并表示屈服而已。

3

以上我们说到逻辑和故事的关系,犹太人对逻辑有多重视,他们就有多需要故事。

在犹太人的故事里,逻辑并不是唯一的,不存在所谓的“无敌逻辑”,只会存在一种逻辑邀请别的逻辑来挑战它的情况,就像一个故事的作用一定是启发出更多的故事。

所以我们会发现,犹太人的故事,尤其是犹太人的幽默中,没有傻子。因为“傻子”也是一个带有道德意味的称谓。事实上,但凡傻子,在他们的故事里,都是拥有独特逻辑的人——而这往往又会让他们显得聪明。

我们再来看一个跟拉比有关的故事。这一次,拉比的形象有所变化。 

有一个行脚商,走得又困又饿,经过一户民居时不得不进来讨点东西吃,这户主人很热情,说天下犹太人是一家,你在我这多住两天也无妨。

这个商人虽说不太好意思,但也住下了,每天都吃饱穿暖,两个人无话不谈,很亲密。

过了一个星期,商人说:“实在不好意思,我在您这里耽搁太久了,再住下去真的耽误做生意了,所以我要走了,承蒙您的款待,我感激不尽。”

这时,主人说:“你走可以,先把最近一周在我这里吃住的费用结了吧。”(犹太故事里总有这种“伸手要钱”的典型犹太人形象。)

商人顿时脸色大变,争辩说并不是他自己要住这么久的,而是主人邀请的。主人毫不客气地驳斥他。最后主人说:“这样吧,我们去找本区的拉比评理吧,听他怎么判。”

商人只好答应了。两人来到拉比那里,拉比听完他们的事情后说:“你在他家住,吃他的用他的,人家问你要钱,你当然应该付。”

商人听完裁判后就凄凄惶惶地走了出去。走出去没多远,主人从后边跟上来,看上去很轻松的样子。他拍拍商人的后背说:“还在难过吗?别担心,我不问你要钱。”

商人摸不着头脑:“那你是什么意思?”

主人说:“我就想让你看看本区的拉比是个多大的糊涂虫。”

在这个故事里,主人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可以说是很奇葩的,但是它仍然符合逻辑,意图明确,并且实施的过程有条不紊,最后也达到了目的。

主人在这里似乎有一种不甘心,他不甘心的是在把一个陌生人请到家里后,就只有推杯换盏尽地主之谊这么一点故事发生,所以他要搞一点事情出来。

我们也可以猜想,整个故事,当初就是一个渴望“把故事换一种说法重说一遍”的人想出来的。也许,它的上一个故事,是拉比用了某个独特的逻辑来裁判了这件事。而听故事的人觉得还不过瘾,这才衍生出了眼下这个故事。

但我们看到,随着故事的衍生,道德越来越不是故事的主题。一个有待裁判的争端,变成了用智商做才艺表演的场合。

主人想让客人知道那个拉比有多糊涂,可是,也许他并不糊涂,只是配合两个人完成了一个圆满的故事。所以,也可以说,拉比也展示了他的智力和逻辑。

▲以撒献祭

我们用这种思路,再来看看犹太人圣经里最著名的故事之一“以撒献祭”,就明白围绕这个故事,为什么能产出恒河沙数的衍生品了。

上帝让亚伯拉罕把以撒带上山去杀掉祭祀,却又在最后一刻阻止他的刀,说我只是想让你显示对我的虔诚。这个意图和行为,就像主人把商人带去见拉比,只是想展示拉比的糊涂一样,具有太多的可推敲之处。

孩子从这个故事里首先接受到的肯定是亚伯拉罕的虔诚,以及上帝不会亏待虔信他的人——这是一个道德教训。

但他以后也会展开推测:亚伯拉罕是否预知了上帝的用意?上帝是否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过主意?以撒一路的心情是怎样的?这究竟是一次真正的惊魂体验,还是一出从头到尾彼此配合完成的戏?

我曾经与一个70岁的犹太村民在家里聊天,他说自己退休后写了两本小说,其中第二本,就是对以撒献祭故事的改编。我听到这个题材时翻了个白眼,但是,他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向我倾诉了他是如何改的,以及为何要这么改。

我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虔诚。不只是对上帝的,还是对圣经、对书、对理性、对逻辑、对故事以及用新的故事来补充或取代老的故事的虔诚。

4

▲爱因斯坦的大脑曾被作为后人研究的对象

而我们也可以从这种极度理性和逻辑的思维中,了解犹太幽默是如何产生的。一个包含了对头脑的运用、并且启发听众运用头脑的故事,一定会显示出它的幽默来。

这种幽默不是靠我们刻意地去给人物添加内心戏产生的;它是源于字词语句、画面、处境等等被不停地追问、分析、探讨,从而纷纷瓦解,暴露出了自身的不确定,暴露出它们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地稳定和毋庸置疑。

就好像你长按手机屏幕上一个图标,它就会颤抖起来那样。

所以,开启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维特根斯坦,是犹太人;探求无法实证的梦境的奥秘的弗洛伊德,也是犹太人,这真的不是意外。他们的贡献都不在于一劳永逸地解答了什么问题,像哥白尼或者牛顿那样;相反,他们的贡献在于用一种惟恐天下不乱的精神,丢出了更多的问题。

我再举一个例子,这是一个经典的犹太幽默,是一段内心独白。

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伦敦的犹太人在紧张地讨论战争会不会打起来。有一个犹太人说了下面一番话: 

我很害怕。因为我分析出两种可能性。第一,战争不发生,这样就好;第二,战争发生,那就麻烦了。不过,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战争只在大陆上敌对国之间发生,这样还好;第二,范围扩大了,这就麻烦了。不过,也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英国没被卷入,这样还好;第二,英国被卷入了……不过也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英国只招志愿兵,这样还好;第二,英国强制服兵役……不过也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我逃了兵役,这样还好;第二,我不得不去报到……呸!不过还是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我留在英国本土,这样算我走运;第二,我必须上前线……倒霉啊!不过还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我进了红十字会,这样还好;第二,我得打仗……不过也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我击中一个德国人,这样还好;第二,一个德国人击中了我……太惨了。不过还有两种可能性。

要么我受轻伤,这样还好;但要是我受了重伤……我不敢想了。但是还有两种可能性。

我康复了!这样还好;但要是我死了……但是,对啊,我死了我还需要害怕什么呢?

这是一种智慧,还是一个闲得发慌的人跟自己较劲呢?同样,在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谜语里,父亲的解释是一种智慧,还是一个无聊的爹,在一个无聊的下雨天耍弄自家孩子呢?

不管你的回答是什么,我们都要看到,犹太人独步天下的思维,正是源于那种无所不用其极的“头脑化”、“思辨化”(与之相应的是“去道德化”)的习惯,而每一步思辨,在理解外物的同时,也都在加强向自己内心的推进。

所以,我把一种常见的犹太思维总结为self-awareness自知——self-analysis自析——self-criticism自我批判,它呈现的结果,往往是不管问题有否解决,都会产生新的问题。

他们为思考而思考,让理性大显身手,时而运用高超的理性达成一个恶作剧般的小目的,时而用逻辑严密的思维成功地让自己疯掉——就像这个一百年前的犹太人那样。

最后,如果用一句话结尾,我想说,所谓的创新,往往都是从“想多了”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犹太教的起源的研究
犹太人的启示:你永远无法从一个总是赞同你的人身上学到东西
【启发】犹太人盛产超级“大脑”原因探秘
《塔木德:犹太智慧羊皮卷》()【摘要 书评 试读】
在女佣的逼迫下,在拉比的公证下,富豪终于...
[图文并茂]犹太人的文化和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