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祝》化蝶惊世界

《梁祝》由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陈钢联袂创作,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演奏,是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曲。

1959年5月27日,上海兰心大戏院座无虚席。乐手全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俞丽拿夹起了提琴。人们没有想到,在那个充满了奋进号角的红色年代,四根琴弦流淌出的竟是情谊缱绻的江南曲调。独奏小提琴的最后一个泛音渐消后,台下一片寂静。俞丽拿当时懵了。稍后,暴风雨般的掌声忽然炸响。所有演奏者反复鞠躬谢幕,掌声有增无减。

从此该小提琴协奏曲,站稳立根,在国内和世界上享有了盛誉。《梁祝》是中国交响乐民族化具有创世纪意义的创作,曾先后荣获五次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唱片发行一百多万张。《梁祝》的故事催人泪下,该小提琴协奏曲不仅抒发了中国人的情感,同时也感动了世界,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俞丽拿成功了!勤学苦练终结花朵,她的心里乐开了花。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那一年,创作者何占豪26岁,刚进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压根不懂作曲;陈钢24岁,连小提琴都不会拉;首演者俞丽拿18岁,最初并不喜欢拉小提琴……这样一个神奇的组合,清一色的年轻群体,却铸造了这样一部惊艳世人的作品,实在令人感叹。

一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赞誉,也令无数观众对它的两名创作者——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陈钢倍感钦佩。在人们看来,《梁祝》的诞生得益于二人卓越的才华和天赋。然而,何占豪本人却多次公开表示:《梁祝》创作者,其实是民间的老百姓。当然也离不开当时乐团领导孟波的大力支持。

1958年初秋,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报送大炼钢铁、女民兵和还是四重奏的“小梁祝”3个题材给校党委审查。时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的孟波在表现爱情的“梁祝”旁打了勾。没有他那么一勾,就没有《梁祝》。而当初稿完成审查时,孟波发现没有“化蝶”的内容,何占豪他们回答说:“新中国的青年不信封建迷信那一套。”而孟波则认为这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浪漫主义的精华,与迷信无关。于是,又从苏州昆曲团找到了化蝶主题的旋律。所以,何占豪说:没有孟波就没有“化蝶”。何占豪认为,“孟波是在那个浮夸的年代,还能够坚持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文艺界杰出的领导人。”《梁祝》的诞生,孟波功不可没。他是一位内行的领导,他本身就是一名音乐家,1940年春参加新四军。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孟波先后创作了《反扫荡》《文化战士之歌》《我们的岗位在前哨》《中华民族好儿女》以及《流浪者之歌》等歌曲。

孟波2015年仙逝,享年99岁。

更为奇怪的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自最初定稿至今整整63年,连一个音符、记号都没有改过。因《梁祝》已深印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了。

俞丽拿教授是宁波鄞州人,已经从音五十余年,她以教育事业为天职,倾尽心血培育音乐人才,为发展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她的学生满天下:其中有王之炅,曾获得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演奏大赛第三名。黄蒙拉曾获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演奏大赛金奖。

2019年俞丽拿教授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距她第一次演奏《梁祝》正好60周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述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始末——何占豪最新忆述
99岁音乐家孟波去世 曾促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孟波|梁祝
何占豪、陈刚: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小提琴独奏 梁祝首演者 俞丽拿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梁祝》就想哭?
《梁祝》60周年丨何占豪 :《梁祝》与陈钢的爱情无关
何占豪、陈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演奏:黄蒙拉(俞丽拿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