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上海老字号(一)


南京东路上的老介福,可以说是上海历史悠久的一家布店。

最初以经营丝葛、绸缎著称,并收集世界各国精美花型图案,自行设计花色,直接向沪、杭、苏、兴(嘉兴)等地丝织厂定织、定染、特别加工。花样多、色彩艳、品种全,被誉为丝绸总汇。

上海老字号称号,是拥有者的骄傲资产,也是消费者心中的光荣品牌。

老介福缘于当时有对祝姓孪生兄弟从福建老家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后在返家途中滞留上海。为了生计,他们于1860年在今天的河南中路九江路口开了一家布店。后专门经营高档绸缎。文人经商格外看重名声,兄弟俩咬文嚼字,起名“介福绸缎局”,其意是:“介”字系指兄弟两个,“福”字乃福建人也。 称“绸缎局”而不叫布店,大概是附庸风雅吧。

祝氏兄弟本系文人,志在诗书,无心久在商海,无奈屡试不中,心灰意冷,决定回福建原籍,遂以6000两银子的价格将“介福绸缎局”盘给苏州商人程芦舟。到了清末,程芦舟的儿子程用六接班。若干年后,此店由程用六、李讪石及姚应生三人合伙经营。当时,一些社会名流见此三人长相有趣,便给他们各取绰号,唤李氏为“老寿星”、姚氏为“长脚”、程氏为“大阿福”。于是,曾在苏州开过福禄寿绸厂的李讪石提议道,从各人绰号中取出一个字来组成店名,“老寿星”取出个“老”字,“长脚”取出个“脚”字(谐音为“介”),“大阿福”取出个“福”字,三字合拢为“老介福”,在原店名“介福”前面加了个“老”字即可,姚、程二人听了不由大声称好,并请近代名家书写了招牌。

1935年,南京路上的哈同大楼落成后,老介福以巨金租下了大楼底层约500多个平方米的店面。1936年冬,老介福正式迁驻现南京东路257号的哈同大楼铺面,成为当时上海滩上规模最大、资本最雄厚的绸缎店。1993年3月,老介福进行了改扩建工程,原上海市市长、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亲笔提名“老介福商厦”。

2008年8月底,老介福商厦为支持南京路结构调整,从原址迁移至六楼经营,为重振中华老字号昔日辉煌,成立了老介福福寿服饰用品公司和老介福床上用品公司。使老介福家纺产品最终能融入市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介福的名字和它的趣闻轶事
上海老字号:老介福
(12)南京东路257号原哈同大楼
从老介福到华为专卖店
从“老介福”到华为全球旗舰店
老上海的變遷【圖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