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沪剧流派

沪剧的声腔创造表演倾注了沪剧几代艺人几十年的心血。著名老演员有筱文滨、筱月珍、丁是娥、解洪元、石筱英、王盘声、杨飞飞、筱爱琴、汪秀英、王雅琴、顾月珍、 赵春芳、凌爱珍、小筱月珍、丁国斌、袁滨忠、韩玉敏、马莉莉、茅善玉、孙徐春、沈仁伟、陆敬业、诸惠琴、刘银发、汪华忠 、陈苏萍、华雯、赵慧芳、王珊妹、张杏声、陈瑜、沈惠中等。

他们各有风格特色,有的自成流派。现举几列流派谈谈:

筱文滨,原名张文俊,1904年生于上海,早年拜师学申曲生角。1931年与筱月珍组成“文月社”演《白罗衫》、《双珠凤》、《珍珠塔》、《玉蜻蜓》等传统弹词戏。他擅长演唱开篇及早期传统剧目,《三国开篇》、《朱小天》、《徐阿增出灯》、《陆雅臣》等。

解洪元,1915年出生江苏镇江。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曾任上海市沪剧改进协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影剧工会沪剧分会主席、人民沪剧团副团长。他戏路宽广,不论老少正反角色演得皆得心应手,他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造的“解派”唱腔宽洪醇厚、豪放壮美,深受观众喜爱。

解放后,他曾先后在《罗汉钱》、《雷雨》、《蝴蝶夫人》、《巧遇记》、《芦荡火种》、《金沙江畔》和《星星之火》中扮演主要或重要角色。形成“解派”,汪华忠继承了“解派”,字正腔圆,他们两人演唱的《芦荡火种.开方》,已分不出彼此了。

丁是娥,原名潘咏华,浙江湖州南浔人。1923年出生在一个缫丝工人家庭 ,9岁拜丁婉娥为师,12岁就崭露头角。她演过许多类型的妇女形象,如《罗汉钱》中的小飞娥,《金黛莱》中的金黛莱、《鸡毛飞上天》中的林佩芳,《雷雨》中的繁漪等众多角色。

她的唱腔委婉动听,自成一体“丁派”。女弟子有石红、方佩华、沈惠中、徐蓉等。

石筱英,上海市人,1918年出生于一个姓潘的贫农家庭。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 9岁时为申曲演员万根福、石美英夫妇收养,取名石筱英,开始学艺。解放后成为沪剧著名演员之一。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曾获演员一等奖。1952年,她改演老旦、彩旦等中老年人物。如《罗汉钱》的五婶、《母亲》中的母亲、《雷雨》中的鲁妈,《鸡毛飞上天》的顾婉贞,《芦荡火种》的沙老太,《金绣娘》中的保长太太老板鸭,《杨乃武与小白菜 》的杨淑英。她演戏演人,演谁像谁,刻画细腻,性格鲜明。唱腔朴实自然,韵味醇厚, 感情真挚 ,颇受观众喜爱。

邵滨孙,原名邵念慈,1919年生于江苏太仓浏河一农民家庭。17岁拜沪剧老艺术家“文派 ”创始人筱文滨学唱申曲。1943年拜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为师,学“麒派 ”。解放后他在《杨乃武与小白菜》、《 大雷雨》、《白毛女》、《 王贵与李香香》、《母亲》、《巧遇记》中都有出色表演。特别是他在《星星之火》启发杨大嫂唱段已家喻户晓。

筱爱琴,1928年出生扬州,原名吴彩珍,幼年随母流落到上海,为生活所迫,10岁进丁婉娥创办的“儿童申曲班学艺”。解放后成长为沪剧著名演员。她曾获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演员二等奖。她饰演的青年妇女形象留给观众印象很深。如《白毛女》的喜儿,《罗汉钱》的艾艾,《母亲》的华芳,《战士在故乡》的李秀英,《雷雨》的四凤、《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毕秀姑、《星星之火》的杨桂芳均获好评。她唱腔清丽流畅,色彩丰富,表演朴实无华,恰到好处,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杨飞飞,原名翁凤清,浙江慈溪人。1923年生于店员家庭,12岁学演文明戏 ,16岁改唱沪剧。她嗓音宽厚洪亮,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擅演悲剧,被称之为杨派。她先后主演了《家》、《雷雨》、《红菱记》、《妓女泪》等剧目。她最有代表性的是《妓女泪》 中的 “金媛自叹”流传很广。因该唱段由沪剧8种曲调组成,故被观众称之为“杨八曲”。现在很多演员都在学唱“杨派”。她的弟子众多:赵慧芳、郭懋勤、李芝芬等。

王盘声,原姓黄,著名沪剧演员,1923年出生江苏吴县。14岁在上海拜沪剧老艺人陈秀山为师,学小生,其饰演《白兔记》中的刘知远,《碧落黄泉》的汪志超 ,《黄浦怒潮》的林耀华,因唱腔舒展流畅,潇洒飘逸,音色甜润,传情真切,在观众中影响很大,有王派之称。现沪剧界中有“十生九王”之说,男演员大都唱的“王派”,如张杏声、徐伯涛、刘银发孙徐春、朱检、陆敬业、徐俊等。

袁滨忠,1933年出生苏州。1950年师从著名演员筱文滨学艺,进文滨剧团(后改名为艺华沪剧团),主要作品有《碧落黄泉》、《苗家儿女》《雷雨》《红灯记》等。为演好《红灯记》中李玉和这一光辉形象,他多次到铁路上海站向扳道师傅求教。自成“袁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最大的特点是音色极漂亮,又高亢,他的乐队成员这样评价他:“像袁滨忠这样的声音条件,一百年大概只会出一个。”

现在上海沪剧院(原崇明沪剧团)的钱思剑学“袁派”是最成功的一位。

马莉莉,1949年出生常州。

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曾任上海沪剧院副院长、浦东分院院长和一团团长。先后主演了《红灯记》《洪湖赤卫队》《少奶奶的扇子》《日出》《寻娘记》《啼笑因缘》《雾中人》《雷雨》《风雨同龄人》《宋庆龄在上海》《石榴裙下》等戏,拍摄了《璇子》《屋檐下的白玉兰》《雾中人》《风雨同龄人》等电视连续剧。

她擅长扮演都市成熟女性,她扮相雍容华贵、端庄大气,演唱委婉甜润,声调优雅飘逸,注重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其擅长运用细节塑造人物,造型美、形体美,对角色的心理节奏也掌握得恰到好处,具有细腻自然、稳重优美的表演风格。曾获首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等奖。

茅善玉,女,1962年1月10日出生上海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上海沪剧院)院长。

1974年考入上海沪剧团学馆,1979年毕业后留团(今上海沪剧院)担任主要演员。曾先后主演《一个明星的遭遇》、《姊妹俩》、《血染姊妹花》、《魂断蓝桥》、《牛仔女》、《碧海青天夜夜心》、《今日梦圆》、《董梅卿》、《石榴裙下》、《大红喜事》、新版《家》、《龙凤逞强》和《雷雨》、《生死对话》、《敦煌女儿》等剧目。还在《璇子》、《姊妹俩》、《牛仔女》等沪剧电视连续剧中担任主演。她的表演清新自然,富有灵气,唱腔圆润甜美,情深味浓。之后在戏路上又有新的开拓,展现了她艺术创造新的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沪剧的流派 (附:音乐沪剧 大雷雨等 视频)
同为沪剧“丁”门姐妹,为何一个姓丁一个姓杨?
沪剧与流派
沪剧
纪念宗师王盘生、杨飞飞90年大庆演唱会
这4位著名沪剧男演员是如何改名或换姓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