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康路上不平凡的故事(8)

1936年,32岁的巴金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了长篇小说《家》,在文坛名声大噪。当时的巴金每天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萧珊就是其中一员。有一天,巴金像往常一样拆信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孩梳着短发,头上戴着花边草帽,嘴角俏皮地上翘,目光凝神地望着远处。照片背面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这个女孩的出现这给巴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萧珊与巴金保持了半年的书信往来,彼此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信中他们谈理想、谈人生、谈家庭,无所不谈。第一次正式见面时,萧珊的美丽大方、热情活泼,巴金的温文儒雅、才华横溢,给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相谈甚欢,俨然一对相识已久的老朋友。

这次见面让萧珊对巴金的感情更加强烈了,书信往来也更加频繁。虽然巴金也对萧珊有好感,但碍于两人年龄的差异(相差13岁),他一直把萧珊当成自己的忘年交。此时巴金工作异常繁忙,萧珊常常去看望巴金,她的到来让巴金沉闷、紧张的生活多了些明亮的色彩。在萧珊真诚、执着的追求下,巴金终于打消了心中的顾虑,接受了萧珊的爱。

1944年5月1日,历经8年的爱情长跑后,巴金与萧珊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文革非常时期,夫妇俩用爱情支撑着他们,没有成为无根的浮萍随风飞舞,而是紧紧地相互支持着。巴金遭受折磨后向萧珊诉苦:“日子难过啊!”萧珊也回他:“日子难过啊!”但随即又来一句:“但要坚持下去。”两人就这样走过艰难的日子。在苦苦坚持的岁月里,饱受精神摧残的萧珊病倒了,她患了肠癌,因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她一天天消瘦下去。

在那些年代,每当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在我的耳边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的确,只有在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她才说过这样一句:“我们要分别了。”

1972年8月13日中午,萧珊因直肠癌溘然长逝。萧珊去世时,巴金却偏偏不在她的身边,因此抱憾余生。萧珊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萧珊的译作放在巴金的床头。巴金时常对着这些物品出神,犹如置身于昨日的美好岁月。在怀念萧珊的日子里,巴金陆续写下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

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子就不远了。”2005年10月17日,巴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第二年,根据巴金的遗愿,他和妻子萧珊的骨灰被撒入上海长兴岛附近的东海。三十多年生死两茫茫,他们的结局终于又重新连在了一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2年7月底,巴金的妻子萧珊患了直肠...
真正相濡以沫的爱情:我愿意与你的骨灰共眠
巴金&萧珊:最好的婚姻,是只取一瓢饮
八年恋爱到结婚,只有通知,没有摆酒,晚年互相诉苦:日子难过!
恋爱8年,结婚22年,余生33年他守着妻子的骨灰坛度过
一生一世一双人!巴金晚年为何说“长寿是折磨”,原因让人落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