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时期的爱情——77年的守候

X

誓扫倭寇不顾身,百万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77年的守候,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而那一别,便是一生。
2014年,已经93岁的张淑英老人讲述这段尘封77年的往事,逻辑极其清晰,语速稳定且鲜有口误,就像在讲述一个已读过无数遍的故事一般,娓娓道来。
1935年,当时14岁的张淑英刚念完女子私塾,在福州经人介绍认识了钟崇鑫。钟崇鑫是一名国军军官,任原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他们一见倾心,就此定下终身。
婚礼前,钟崇鑫带着张淑英去逛街,为她添置了两双当时最时髦的鞋。张淑英说,至今还记得丈夫给她买的是一双深色高跟皮鞋,和一双毛基尼布鞋。
1935年5月19日,他们在福州一家酒店办了40桌酒席。那天阳光很好,接张淑英的婚车也是军车,附近的人都到街上来看热闹,道喜的人真是踏破了门槛。当时西洋的婚纱还没传进来,张淑英爱时髦,知道有洋婚纱,但条件有限,弄不到。不知道从哪里,钟崇鑫居然弄到了白色的长头纱,虽然衣服是中式的大红旗袍,张淑英也很高兴了。张淑英的小姐妹们总是说她哪里来的好福气,找到这样好的如意郎? 
1935年8月,钟崇鑫部调到南京下关,张淑英跟随丈夫,来到南京。平时相处,钟崇鑫给张淑英讲国家大事、区分军中等级、从军服辨别头衔,钟崇鑫常说当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
在张淑英面前,钟崇鑫没半点脾气,总是那么温柔、体贴。结婚前,他把每个月的军饷都交给他母亲,结婚后就全部交给张淑英。他很节约,好抽烟,但一个月就一包。而他只是对自己节约,对张淑英却大方得很,张淑英想买什么旗袍,好吃好玩的,他一律支持。而且,他也不让张淑英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洗衣服,“军装太厚了,怕磨破阿妹的手”。他不许张淑英穿颜色艳丽的旗袍,也不喜欢张淑英化妆。他总是说:“阿妹不化妆就很美了。”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的战事日益吃紧。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天职。那天,钟崇鑫一回家就说他要走,要去上海。张淑英当时就感觉到,这次走,和以前不一样。他很匆忙,甚至走的时候都没有收拾换洗的衣物。要走多久,他也说不知道。张淑英送他到车站,到常熟汽车站前,张淑英去给他买了一件汗衫,一条内裤。一路上,他们都没有说话,张淑英的心里七上八下,想喊他别走,但是说不出口。他一直让张淑英做有知识的女性,这个时候叫他留下,就枉费他平时的心了。时间到了,他大步朝汽车走,张淑英这人很坚强的,也没有哭,但是不敢看他背影。张淑英转过身去,突然他从后面跑上来抱住我,转脸一看,他已泪流满面,说到“阿妹,我会回来的”。随后,钟崇鑫给张淑英买了一张回江阴的车票。这次,他再次上车,张淑英看到他坐的那辆车变成一个黑点了,才离开。
钟崇鑫走后,张淑英每天都提心吊胆的过着日子,战争使他们之间的所有可能的联系都中断了,张淑英每天打听着钟崇鑫的消息,突然有一天,钟崇鑫所在师部的一名勤务兵来到张淑英家,告诉张淑英,南京保卫战之后,师部一直没有钟崇鑫的消息,钟崇鑫很可能已经牺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张淑英当时就懵了,不管怎样她都不相信自己的爱人已经为国捐躯。张淑英决定回老家,一边等待,一边打听有关钟崇鑫的任何消息。1944年的一天,张淑英在街上偶遇钟崇鑫的战友,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张淑英急忙请他写信联系师部,没过多久,师部来信,信上写到“钟兄已阵亡,不知兄住处,无法函告。军座每思之钟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怀”。第二次得到钟崇鑫牺牲的消息,张淑英悲痛欲绝。张淑英一路哭着回家,婆婆听到消息后哭的死去活来,由于婆婆身体不好,遭此打击,第二年便去世了,只剩下张淑英一人。正在这时,张淑英的母亲联系上了她,让张淑英跟她一起去台湾,张淑英拒绝了,说到“反正我终究想找到他,终究有个下落,总不想他这么不明不白地就死去了。”张淑英还是不相信爱人已死。她一个人在重庆留了下来,一直等待,然而她的等待却像石沉大海一样得不到半点消息。一个人的生活并不容易,5年后张淑英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并且有了自己的子女。1983年第二任丈夫过世。1988年的一天张淑英把子女集中在一起说出了她和钟崇鑫的故事。几个子女听完后商量要办母亲完成心愿,自此几个子女开始四处奔波,寻找线索。长子李长富在一座古迹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条珍贵的线索。在时任87师少校师部参谋仇广汉的《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一文中中查到“城外部队苦战三日,打到十二月十二日上午,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的三个旅已伤亡殆尽,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1991年,张淑英的家人和仇广汉很快取得了联系,没过多久,仇广汉就来了回信,信中这样写道“钟崇鑫烈士确系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对日作战固守雨花台阵地为国捐躯!”这是张淑英第三次收到钟崇鑫的死亡消息。三次阵亡的消息让张淑英不得不信钟崇鑫已经阵亡了,伤心的同时,张淑英有了新的想法:钟崇鑫既然已经牺牲,那他的尸骨、牌位又在什么地方?
2014年9月,张淑英的另一个儿子李长贵在央视关爱老兵系列节目当中,发现重庆有一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李长贵与该团队志愿者取得联系,在团队志愿者的帮助下,钟崇鑫的有关资料全部传来,钟崇鑫的照片被复拍传来,台湾志愿者在台北也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照片传来,张淑英老人在看到照片的那一刻眼镜湿润了,整整77年了,张淑英做梦都没想到还能再看到钟崇鑫的照片,看到他本人。
2014年9月24日傍晚,“关爱抗战老兵重庆群“志愿者上门看望南京保卫战中殉国的中校钟崇鑫烈士的遗孀张淑英,并送上浙江志愿者特意为他们合成的一张合照和“互助抗日老兵论坛”送给钟崇鑫的抗日纪念章和荣誉证书。张淑英将与钟崇鑫的合照放在枕头旁边“现在可以对着他说说话了”,一句话让在场的志愿者泪流满面。“爱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93岁的张淑英用有些浑浊的右眼盯着床头与爱人的合照,脸上露出浅浅的微笑。李长贵说,这张合照是母亲最大的宝贝:“妈妈很多事情都在忘记,唯独钟伯伯的事情,她记得很深,连年月日都可以说得准确无误。”
知道钟崇鑫牌位的下落,张淑英迫切想去台北看一看钟崇鑫的牌位。在深圳一家慈善基金的帮助下,张淑英终于能实现她的台北之行。对于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来讲,坐飞机不易,为免去家人的后顾之忧,张淑英老人告诉子女:“我什么都不怕,我都93了,我只想看看他的牌位,死了也值得。我如果在去的过程中出现不测,那就带着我的骨灰去台北;如果去台北后出现不测,那后事一切从简。”
2014年11月22日,张淑英亲赴台北,在供奉抗日捐躯将士的台北忠烈祠中,张淑英终于看到了钟崇鑫的牌位,完成了她与爱人阴阳相隔77年后的承诺。在台北6天,张淑英有3天都在钟崇鑫的牌位前久久凝视。
历史总是有情的,哪怕隔开了77年的时空,在各地志愿者的查证和寻找下,我们终于穿越茫茫历史的烟云,让张淑英看到那个让她思念了一辈子的英雄,那个只属于她的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3岁的她寻找初恋77年 看见对方的灵位几乎晕厥
原创 赴国难鸳鸯分离 忠烈祠夫妻相聚
93岁老太, 77年的寻觅,只为见你一面
终于等到你 | 从南京到台北,尘封77年的爱情故事,看完泪流满面……
16岁守寡,93岁才看到丈夫的灵位:我不能来看你了,来世再见
93岁的她寻找了77年,只为再看一眼初恋的名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