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顶上功夫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这是流传甚广的关于理发行业的一副妙联,该联将精湛手艺和满腔的自豪完美地结合,一语双关,寓意深刻。

“顶上功夫”的说法,紧扣行业特色直奔主题,是对理发这门职业的溢美之词。理发行业在旧时的三教九流中,想必不会有很高的层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观念不断地变化,在革旧鼎新的年代中,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理发师这份职业还是蛮受欢迎的。尤其在价值观念畸形的那些年,曾经,“手术刀不如理发刀”的短暂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

现实生活中,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头发长了总得让师傅打理一番。从坐在理发椅子的那一刻开始,就必须言听计从,任凭操着家伙的理发师,随意地把玩你那高贵的头颅,像小绵羊似的服服帖帖;尤其是提供掏耳窝的服务时,给人振聋发聩的感觉,全过程要经历提心吊胆的考验。但大多数人还是乐此不疲,很享受这种刺激。

理发师似乎也有妙手回春之术,蓬头垢面进去,青春焕发出来,经一番装修粉饰,前后判若两人。家乡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说剃完头的阿四伯,摇身一变成为阿四哥。表面上说的是阿四伯变年轻了,潜台词中,多少也有赞扬理发师手艺不错的成份。

天气渐渐转热,头发也慢慢长长,忍无可忍之下,于昨天乖乖地前去理发店,履行这一神圣义务。理发又叫作剃头。剃头师傅日复一日地重复着顶上功夫,工艺流程烂熟于心。通常情况下,最后一项工序就是掏耳窝。对这种必须经受提心吊胆的享受,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享受不如说是刑罚。此举被我视之为恶作剧,本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在这间fei记发室,我剃了N多次的头,本人不掏耳的惯例,对此君也提过N多次的醒。临到最后,师傅仍然本能地操起那家伙,准备对我下手。他应该不可能不长记性?大概是出于对顾客的尊重吧?我想。于是,我开玩笑地说:你这规定动作经过千锤百炼,已经定格为身体记忆了,是本能反应……

平心而论,这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

写于2018年5月17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顶上大师——剃头匠才小/ 张宝余
从功夫熊猫经典语录解读房产经纪
剪发
90后理发师,不爱潮店却爱传统刮脸修面
我的理发师傅们
1分钟教你拒绝理发师的推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