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之十本性主导下的不正当转移谋取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   系列之十:

本性主导下的不正当转移谋取

广义讲,转移谋取是把己有物主的财物转移归某个体所有。这样的转移谋取应该包括没有劳动能力的婴幼儿童的生活谋取,因体能减退的老年人的生活谋取,因伤残或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谋取,强制不允许参加创造劳动的在押犯人的生活谋取,有劳动能力但又找不到创谋劳动机会的失业人员的生活谋取,等等。但这些人的生活谋取是社会所允许的转移谋取。换句话说,这样谋取实际上是一种照顾,是社会或家庭对没有劳动能力个体的照顾。我们称这种谋取为照顾性转移谋取。我们在本文中说及转移谋取的时候,是指用不正当手段谋取个体利益的行为,如偷窃,抢劫,贪污等社会所反对和打击的谋取方式,而不指社会所容许的照顾性转移谋取。我们称这种谋取为不正当转移谋取。

不正当转移谋取的定义

不正当转移谋取的简要解释就是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社会不容许的不正当手段,把己有物主的财富,不付出等价劳动地从原来所有者——或个体或群体或社会——手中,转移到其他某个体手中。这种转移完全不是等价交换。这种转移并不改变转移对象本身可供个体消费使用的基本属性,也不改变其数值、数量关系,仅仅改变了对其拥有的所有者。

不正当转移谋取常被人们称作不劳而食。

不正当转移谋取的基本特性

不正当转移性谋取以个体占有需求品存在为先题

这就是说,个体在谋取这些需求品的时候,这种需求品已经存在,并已经有所归属,个体谋取这种需求品的目的,就是将其归自己所有,归自己支配使用。

不正当转移性谋取过程不产生新的使用价值

这就是说,个体在实现需求对象的所属性关系转移之后,原来的财物使用价值本身没有改变,原来能对个体提供什么样的需求满足,转移后仍然能提供什么样的满足,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新的满足内涵。

不正当转移谋取的损公(损人)利己性

这是指不正当转移谋取是把其它个体或社会所有的财物,转移到了谋取者的手中,也就是说使得其它个体或社会群体失去了对这些财物的丈配权和使用权,也就是失去了这些财物。这对于原来的所有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财物损失。一方个体的所得和另一方个体或社会群体所失,是同时发生的,原所有方没有失去财务,那就说明谋取方没有谋取成功,没有转移谋取到财物。

不正当转移谋取的投机取巧性

这就是说不正当转移谋取者在转移谋取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远比财物所有者创造谋取到这些财物所付出的代价少得多。所以人们又称这种不正当转移谋取为不劳而食行为。

不正当转移谋取的突发性

因为不正当转移谋取仅仅就是采取非常手段把别人的财物转为己有,这种手段往往又是在短期内完成的,所以就象突发事件一样,一下子就使得所有者失去所有,谋取者又突然间成为所有者,甚至成为富有的爆发户。

不正当转移谋取的机会性

不正当转移谋取行为一般是不公开进行的,所以谋取者就得寻找谋取成功的机会,只有这种机会出现时,才能谋取成功。比如盗窃,只有在被偷人没有察觉到偷盗者的行为时,偷盗才能成功,否则就会被发现,偷盗就会失败。

不正当转移谋取的基本形式

在社会中,对财物直接不正当转移谋取就是直接把别人或社会群体的财物拿归自己所有。通常有以下一些方式:

偷盗式,抢劫式,杀人式,损坏财物式,诈骗式,贪污式,行贿受贿式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转移谋取方式,如赌博,炒股,借贷,债券买卖,行乞等,我们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不正当转移谋取的基本特性

直接谋物性,不择手段性,损害他人(社会)性,造成民众和社会的不安定性,民众指责性,社会打击性,行为隐蔽性等等。

人们称这些谋取行为为“不正当谋取”,对这些谋取行为所得到的财物,称之为“不义之财”,法律上称之为“赃物”,就是含有不洁净因素的财物。

转移谋取的高级形式——夺权式转移谋取

这种谋取方式以夺取对社会财物支配权为手段,使得社会财物由一部分人(或一个人)支配而转变为由另一部分人(或另一个人)支配和使用。这种支配权就是对社会的行政统治权,它所能支配的社会利益是广泛的。这种支配权几乎可以支配社会所有人的生存利益,支配者可以剥夺任何一个社会个体的利益,乃至生命;支配者也可以给任何一个社会成员以某种利益。

以夺权形式出现的转移谋取,有个人所为而改变支配权所有者的。如宫廷政变,弑君自立等;也有群体起义,众人闹事而改变支配权所有者的。如农民起义,战争,御林军暴动等。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以谋取者代替原来的社会主宰者为表象的。

以夺权形式出现的转移谋取,在夺权成功之后,会改变整个社会的利益支配,以新的最高夺权者个体所组成的新的官史群体代替原有的官史队伍,对社会利益按新的统治意志进行新的社会统治和利益分配。

夺权式转移谋取者,在取得社会最高支配权之后,会给夺权着当事人以厚利,而剥夺或大大减少原社会统治者群体的个体利益。这种利益分配关系的改变,完全由新的社会统治者——夺权成功者——的意志所决定。

夺权成功的社会统治者所主要支配的社会利益之一,就是国家向全社会以各种名目所收取的赋税、皇粮,这些赋税和皇粮的用向,完全由统治者支配。

最典型的转移式谋取就是封建专制时代的改朝换代。这种以战争为手段的换汤不换药式的专制者更替,并没有改变向全社会征收各种税赋的聚财手段,而对这些税赋的支配使用,又以统治者意志进行分配。一般说来,积极拥护、支持和参与夺权的个体,都可得到优厚的利益(封官,封地,高棒禄),对无功人员一般不给予,或少给与利益,对反对自己夺权者,不仅不给利益,反而剥夺其原有的利益,甚至剥夺其个体性命。

在这种夺权式转移谋取中,获得最大利益的是最高领导者,如封建专制社会的皇帝。一旦自己登基称帝,首先是组建皇宫,选美女妃嫔,自己给自己以远远高于任何社会个体利益的最为优厚的利益,把最好的社会财物归为己有,供自己享乐之用。

夺权式转移谋取,在所有转移式谋取中,形式是最高级的,所得到的利益最大,财物最多。而当权者则把这种自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利益分配现象,解释为最为合理的现象。无论以任何形式出现的反对这种利益分配的个体,一概都要受到镇压,乃至被剥夺个体性命。

夺权式转移谋取所谋到的是行专制的特权。这种特权支配下的社会,是当权者(自上而下的高级当权者)特权特利的不公平社会。当权者所保护的首先是统治集团的特权特利。

夺权式谋取之所以被列入转移式谋取,是因为它在夺权过程中并没有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只是实现了对社会利益支配权的转移。

夺权谋取的最大特点是按权力大下分配、占有和使用社会利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谋取方式正在渐被民选当权者的方式所代替。

夺权式转移谋取成功之后,一旦当权者自己为自己或是为参与夺权者以高出社会应当按照公正、公开、平等的均衡原则给予服务社会应得利益以上的利益,就构成了不正当转移谋取。如果夺权成功者给与自己和参与夺权人员的利益,符合社会已公正、公开、平等的均衡原则分配的利益范围之内,这样的夺权式谋取就属于正当的转移谋取。

夺权成功者为社会管理做工作,社会应当给他们付出报酬。但是这种报酬应当有适当的水准限制,应当参照社会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应当是夺权成功者自己为自己随心所欲制定享用标准。更不应该是天地悬殊的差别。

比如,帝王社会改朝换代的帝王们的夺权行为就构成不正当转移性谋取。帝王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远远超出了社会应当分配给他们的标准。尽管社会公正、公开、公平的均衡分配标准没有一个定量值,但还是有个基本的衡量标准的。仅就帝王们的腐化享乐水平,远远超出社会民众的平均水平,也远远超出社会成员中较高收入者的生活水平。这就是不平等、不公正、不均衡。这就是特权特利式不正当转移谋取。

这种谋取方式是指有一定权力的个体公开使用权力,自己给自己规定远远高出社会应当合理分配给他的利益的特殊权力和利益。这种特权特利只有社会的极少数人能享受到,其他绝大多数人都得不到。

夺权式转移谋取的行为者,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集团。夺权式转移谋取有如下基本特征:

社会统治权的转移性,对社会利益的强权分配性,以当权者意志为转移的支配性,对全社会所有个体利益的干涉性,给夺权者派别群体利益的优厚性,夺权期间对社会财富的破坏性,夺权的地域性,夺权成功的时代机会性,权利的全社会性,夺权者权力的自赋性,夺权谋取的持续性,隐蔽和公开相结合性,夺权的被迫性,夺权的危险性,通过权力转移达到经济利益转移性等等。

夺权式转移谋取是通过权力的转移带来利益转移的。权力转移是夺权者的虚假目的,实际上是一种夺取利益的手段。经济利益的获取才是夺权转移谋取的最终目的。我们之所以说夺权谋取是转移谋取,实际上就是指权利转移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转移、当权者对社会利益的支配权、占有权和使用权是同时存在的。没有这种利益的目的,与本性无关的夺权行为就难以发生了。

如何杜绝不正当的转移谋取,已成为全人类最关心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鬼谷钱经:老板经商赚钱,一定要认清人性的本质
小人得志,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的社会普遍现象
对“人性本善”的证明
利他主义
什么是社会?为什么说混社会呢?
自私是人的本性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