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57岁左右就离世了,为何死得这么早?

公元一五二九年的一天,一代圣人王阳明在说“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之后,与世长眠,这一年他刚57岁。

对于同时代平均寿命仅有30岁的人来说,他算高寿了。

但是,对于修道的人来说,57岁并不能算是高寿,甚至可以说是早死了。

那么,以他的地位以及条件,或者说个人在修道上的成就,不应该过早地离世才对,但事实上,他也跟普通人一样,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或者说,一代圣人王阳明为何死得这么早呢?

其实关于王阳明之死,有人说是生病之缘故,当然,更多的人愿意相信是命运使然,如明代魏浚的《峤南琐记》,就说王阳明路过一间寺庙,由于好奇,强令打开一间多年未曾打开的房间,里面竟然坐着一位跟王阳明长得很像的圆寂老僧,且前案上附有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五十七年王守仁,启吾钥,拂吾尘。问君欲识前程事。开门即是闭门人。

当然,以上这些说法,很可能只是后人的杜撰,并不一定是真的。

也就是说,王阳明的真正死因,很可能不是病,也不是命运使然,而是精力耗尽,即由精神之苦所致。

这在他临死前讲“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时已有所体现,以下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

一、我心光明,言外之意就是问心无愧之意

我们知道,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其人生开始处处顺利,很少再有之前的那些纠结。

开悟后的王阳明,不但重新回到权力中心,还创立书院,甚至还屡建奇功。

也就是说,王阳明所获得这样的成就,已经很少有人再超越了。

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才讲“我心光明”,表明自己的一生,既无愧于世人,也无愧于自己,完全无愧于心了。

所以,当知道自己生命走到尽头时,他已不再做任何“人为”的努力了。

二、我心光明,隐含有一种独立于高处的苍凉

著名哲人尼采有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而对于王阳明来说,也是如此。

因为在他身边,确实没有同样高度的人。

因此,在王阳明的内心深处,其实有着过多的精神痛苦,这种痛苦耗尽了王阳明先生的精力或生命力,最终导致王阳明过早死。

三、我心光明,表明自己早已看淡生死

孔子曾讲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由此可见,“闻道”对于圣人来说,确实非常重要,而王阳明亦是如此。

因此,所谓过早死,不过是世俗的眼光或看法,而不是圣人的角度。

对于王阳明来说,“我心光明”就是他的终极追求。

进一步地说,对于开悟的圣人而言,身体其实不过是一个躯壳,生老病死也是一种常态,谁也避免不了,根本就没有必要纠结。

更何况世俗之人才有生死,而圣人则超越了生死,如庄子所说,即:

“生死不过是生命当中的两个节点而已,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所以,尽管57岁时就死去,王阳明依然“我心光明”。

《传习录》作为圣人王阳明的重要作品,其中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和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而且《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从官场故事,或民间有趣但又值得深思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

在内心浮躁的时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阳明:吾心深处是光明
王阳明: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我心光明】王阳明:心怀真诚
第400篇.格物致知
《淮南子》卷19修务训诗解10圣人游心好学功成
心若不动,万事从容!王阳明的“心学”四大智慧,直指当下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