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溪祠堂】 虹霓山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虹霓山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虹霓山村历史悠久,古建遗存众多,街巷分布合理,村落传统格局及风貌保存完好,先前村内道路为棋盘形格局,随山势高低起伏,街巷多为鹅卵石路面,村形如龟,南头北尾。现存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宗祠、民居近四百余幢,其中以世美堂为中心。居民、宗祠等仍保持白墙灰瓦马头墙的传统风貌,民居多为对合楼或三间二厢或三间二进至三进,个别民居建筑时代可追溯至元末。村落位于白露山麓,居民众多,道路为棋盘形格局,随山势高低起伏,街巷多为鹅卵石路面。


童氏宗祠,又名世美堂,为虹霓山村童氏宗祠。世美堂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代,为该村童氏总祠,雕刻精美,规模宏伟。村中建筑平面类型以对合楼、三间西搭厢,三进两明堂和前厅后堂楼为主,技艺精美。童氏总祠坐东朝西偏北40°,在门前有照壁。明间面宽4.9米,进深7.7米。中进明间进深13.7米,中缝梁架为六柱十三檩。中进磉板为红石质,形制巨大,为当宋元遗物。现存建筑物为清末重建。

    建筑形式与细部特征因建造时期不同而有细微变化,但其总体上又有独特的地方风格,与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比较,虽同属粉墙黛瓦,但虹霓山古村落的古建筑在细部装饰以及建筑结构、构造方面又融入了独特的地方特征。2005年11月3日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亦政堂,又名新厅,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二天井,硬山顶,三合土地。八字门木结构门楼,门楼为歇山顶,门两侧有方形旗杆石二块。2005年11月3日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亦政堂主轴线也是由门厅、正厅、穿堂与寝堂组成。三进均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月梁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梁,次间穿斗式,山柱落地,檐柱牛腿为简洁的“S”形,鼓状柱础,但有正厅明间后檐柱用高耸的礩形加鼓状柱础,别处未见,有较好的防水效果。门厅做法与崇本堂相比梢显繁缛,在前檐柱上伸出木构单檐歇山顶门楼,玲珑剔透的花脊吻兽,粗硕饱满的骑门梁,象鼻昂斗栱与牛腿的上下组合,遗留了明末清初的做法。


    崇本堂主轴线上依次为门厅、正厅、穿堂与寝堂。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扁作直梁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单步梁,次间穿斗式,山柱落地,前檐明间用板门和槛窗,额枋上置平身科两攒,柱头用斜牛腿,檐柱两侧设八字墙门,砖构仿木做法,后檐明间有浙西常用的活动式戏台,牛腿用回纹。两廊各两间三檩,仙鹿牛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檩,石柱木梁,扁作雕花直梁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次间穿斗式,山柱落地,前檐开敞,装饰狮子牛腿,后檐明间用屏风门,次间砖墙封合。穿堂单间五檩。寝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檩,穿斗式,用材纤细。

  此外,积庆堂、景福堂、塘角厅、毛脚厅也是重要的房派支祠大厅建筑。


    积庆堂门楼用四柱三间三楼砖仿木牌楼式,内部未进。景福堂前后两进,门厅为三间楼屋,正厅同为三间,进深九檩,回纹扁作直梁造,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后双步梁,次间穿斗式,山柱落地,金柱用八棱形柱础,但与柱形不符,疑似当年偷梁换柱之举。塘角厅为晚清建筑,前后两进,未能入内。

毛脚厅为单幢楼屋,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抬梁穿斗混合式,底层明间用月梁连接各柱,石库大门设前金柱间,次间檐柱间用槛窗,二楼设前廊,用擎檐柱,柱间有栏杆,牛腿、雀替及梁架节点处体现了明式做法,村民称其为祖屋,可见其年代久远。

历史:

虹霓山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女埠街道北部,与杭州市相距约200千米,与金华市相距约50千米。离兰溪市区相距15千米,交通便利。虹霓山村位于女埠街道办事处驻地北面约5500米。村民委员会驻虹霓山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自然村中世居童姓,据《黄岗童氏谱》载,其祖由香溪瓦片塘迁入,营建村落于黄岗,因岗石斑烂若霓虹,故村名“虹霓山村”。地处白露山风景区内,有乘仙殿、积庆堂和世美堂等人文古迹。全村以丘陵为主,区域面积4.15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2.2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58平方千米。有10个村民小组,837户,2592人。村民大多以种植果树、棉花和水稻为主。

2006年,虹霓山村被评为浙江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20141117日,被评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虹霓山村历史悠久,于北宋时建村,为刘、童两姓聚居地,历代以耕读传家,人丁兴旺,为旧时纯孝乡四大望族之一。据《黄冈童氏宗谱》记载,南宋时附马都尉刘文彦四世孙字大仁行元七者,以幼子以甥童氏舅,更行仕一。后刘氏门祚衰微,又以童氏继刘,所以该村刘、童合谱,二姓实为一姓。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虹霓山村始迁祖童德十一公讳徽者自睦州寿昌八鼓桥迁来发族,初名“黄冈”,又名“蟠龙”。因青山雨雾天晴阳光反照如霓虹,故据山之形易名为“虹霓山村”。

童姓原出颛顼,娶于滕玟氏名女禄。传说女禄妊娠60余年,产一子,二鬓火发,须眉皓白,顶额有“老童”2字。振之有声如钟磬,能知天地阴阳之理,被皇帝封为河东掌山林之师。而后子孙遂以童为姓。

童姓奉童恢(见《汉书·循吏传》)为先祖。其祖世居琅琊姑幕(今山东北部),后逐步南移。雁门童氏迁入兰溪童姓,据女埠《雁门童氏宗谱》载:始祖童澄,原籍江西南昌择里,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曾官至殿中左侍御史,因与唐子方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上奏忤旨,谪降致仕,过兰溪,时原籍被乱,遂家居于焦石西二里童家。

“女埠童氏于宋仁宗间一支分迁虹霓山,一支居香溪瓦片塘。宋元符间分居西童,崇宁间分迁石渠,政和间分迁下新方。南宋淳熙年间(1241~1252年)又入赘居于金家姓之祖。还另有择基,与原籍南昌择里共称,是择基童姓,以不忘故祖。”

据虹霓山村《黄冈童氏宗谱》:第一世,徽,德十一。宋处士,追封大夫。娶舒氏,封夫人,生二子,公系颛帝子老童之后,封于雁门。

至汉有讳恢字汉宗者,为不其县令登循吏传世,居处州括苍。

至晋高祖石敬瑭朝时(892~942年),恢公之后,有讳耿聊、讳职兄弟,以义勇起御契丹有功,皆封督军大将军。耿公之后寓于睦州寿昌八鼓桥。

至徽公,值太平兴国时,盗发睦州,因徙居兰溪纯孝乡,筑埭堡黄冈里,旧名蟠龙山,是为始迁之祖。

楹联:

伯仲将军,屏藩卫国;

祖孙太守,簪笏传家。

东汉登循吏之书,治徵虎伏;

南宋备使臣之选,誉美龙章。

门临西水千秋监;

座对南山万古图。

礼乐百年绳祖武;

诗书千载贻孙谋。

名人:

童刚中 (生卒年不详) 字伯应,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中丁丑科进士,任至江西等行中书省⑺平章政事,纯孝乡黄冈(女埠街道虹霓山村)人。

童时中  (生卒年不详)字伯庸,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进士,授儒林郎,福建转运司干办公事,纯孝乡黄冈(女埠街道虹霓山村)人。童刚中胞弟。

童尚文  (生卒年不详)字贯道,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登进士,授迪功郎,任常山县主簿,纯孝乡黄冈(女埠街道虹霓山村)人。

童恭  (生卒年不详)字允让,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中进士,由大理司直为江南西路安抚司干,官仕至府尹,纯孝乡黄冈(女埠街道虹霓山村)人。

童吁  (生卒年不详)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进士,翰林院修撰,文林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后廷议遣使特诏谕安南国,钦加奉议大夫,佩黄金符复命,称天子意,晋中宪大夫,太常礼仪院判官。纯孝乡黄冈(女埠街道虹霓山村)人。

童颖  (生卒年不详)字叔秀,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进士,授征仕(事)郎(22),翰林院编修,升讲书承德郎。纯孝乡黄冈(女埠街道虹霓山村)人。

童颂  (生卒年不详)字圣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登进士授文林郎,任龙游知县。纯孝乡黄冈(女埠街道虹霓山村)人。

童湘  (生卒年不详)字世忠,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登进士,仕至中宪大夫,苏州府尹。纯孝乡黄冈(女埠街道虹霓山村)人。

童时和  (生卒年不详)字民望,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进士,仕至昭文馆大学士,荣禄大夫。纯孝乡黄冈(女埠街道虹霓山村)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道探古】宁海的祠堂建筑与文化
章氏家庙
祠堂设计尺寸一般为多少
开化县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高平上董峰万寿宫(元.国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