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96真的可以降本增效吗?正相反,是增本降效

导读:推行996,不仅意味着计划混乱、目标无效,还会导致机构臃肿,促进员工的逆向淘汰和组织的平庸化,增本降效。当下996的中企之所以普遍如此,是领导者无知、无脑导致的。

本期目录:

1、996企业,普遍机构臃肿

2、推崇996,促进了员工的逆向淘汰

3、小结:资本的贪婪是正常的,而领导者无知、无脑则是悲哀的

Slogan:组织管理不是思想体系,而是专业技术,定律和效应如同数理化的公式般清晰。

1、996企业,普遍机构臃肿

1.1、领导者关注工作时长,意味着无知、无脑

推崇996、关注工作时长的领导者,不但管理方面计划混乱、目标无效,而且必然带有严重的官僚形式主义倾向,缺乏基本的业务经验和能力。道理很简单:

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对工作的业务量是有基本估算的,而且不会有大的偏差。他会大概知道部门以及每个员工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工作,没完成的早下班就是偷懒,完成的还加班就是装样子。这种情况下,他还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要求员工996吗?

所以,尽管有的领导者是商业奇才、技术大咖或者战略达人,但只要推崇996、热衷加班、关注工作时长,就说明不但业务能力欠缺,组织管理基础知识缺乏,而且缺少躬身入局、深入实践、动脑思考的能力和意识,带有强烈的官僚形式主义作风,是无知、无脑的表现。

1.2、领导者关注工作时长,会形成怎样的利害关系

日本的微软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开始试行每周四天工作制。在很多中企领导者看来,这明显的人傻钱多的症状,一定有人通过计算工时得出结论:如果让中企接手管理,至少可以裁员20%以上,仅此一项就可以大幅降本增效,微软实在是太傻了。

这种小学生都会算的帐,微软难道不会吗?那些不理解,会不会又是低维看高维呢?如果是推崇996的中企接手,真的可以降本增效吗?以我的了解,结果必然是员工增加数倍,并把法定加班时间用足,最终人工成本高企,但产品一定是低质并且低量。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分析下,当领导热衷996,推崇加班时,会形成怎样的利害关系:从部门和员工的角度,如果表现出少加班或不加班就可以完成工作,那意味着要么工作量少了,要么部门人员多了,接踵而至的必然是增加工作量或者裁员,形成了“不忙就遭殃”的利害关系。

1.3、趋利避害作用下,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在这种利害关系的作用下,为了避免遭殃,必须让领导觉得自己工作特别忙,人手特别缺,而实际情况如何并不重要。想要实现这个目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演给领导看。

于是,所有的部门和员工都会无限夸大自己的工作量,并刻意把工作做得慢一些,永远说自己人手不够,忙不过来,要求增加。而且,各个部门间对此会达成高度一致的默契,谁都不说破,因为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但是,无论招多少人进来,只要“不忙就遭殃”的利害关系不改变,表演就会一直持续。

而且,在表演方面,员工也是有追求的。因为那些推崇加班的领导者,关注的都是员工加班时的状态。所以为了演的逼真,白天正常工作时间内,员工们尽量东拉西扯混时间,甚至出去办私事,下班后才开始正经工作。

所以,领导听到的永远是人不够,大家很忙、很累;看到的也永远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长此以往,机构必定持续膨胀,臃肿不堪,效率日益低下,员工状态也可想而知,产出必然是低质低量。

这方面的调研很容易,比如有些国内知名的IT企业,就是996的典范,他们的组织架构图是可以查到的。仔细看真的是很恐怖:组织架构之庞大、复杂、臃肿,简直叹为观止,完全与规模不匹配。比正常情况不是膨胀了百分之几十,而是至少几倍。

从这个角度来说,推行996的企业客观上是增加了就业的,是不是很讽刺?

2、推崇996,促进了员工的逆向淘汰

因为推崇996的领导者,普遍带有鲜明的官僚形式主义特点,把员工加班多少视作努力与否的重要标志,所以间接促进了组织内员工的逆向淘汰:能力强、效率高、错误少的员工反而容易被淘汰。

在工作量相近的情况下,能力越强的员工做的越快,错误越少,看起来也就更闲。而且,越是这样有能力的员工对形式主义的996越反感,往往也不善于或者不屑于巴结领导,不容易讨领导欢心。

而那些能力相对差些的员工,做的更慢,错误更多,看起来也更忙,反而更容易得到官僚领导的认可。而且,因为错误多,所以经常要充当消防员进行救火,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也就更多。

在很多中企里都有这样的现象:明明有的人或者部门工作完成的一塌糊涂,但救火能力强,反而深得领导赏识。倒是那些能力强、错误少的反而领导看不见。有的企业甚至还把解决错误的数量,作为绩效考核的加分项。

于是,这种氛围便催生了一些职场高手,故意制造错误来获得绩效加分,增加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996促进了组织员工的逆向淘汰,走向平庸化。

3、小结:资本的贪婪是正常的,而领导者无知、无脑则是悲哀的

总结本节和上节的内容,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推行996的企业,必然带有这些特征:

计划混乱,目标模糊,工作如同无头苍蝇一样方向不定,浪费大量的资源,成本居高不下;普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员工工作状态低落、消极,表现出低素质、平庸化;总体的组织效率十分低下,产出低质低量,发展全凭经营能力和机遇。

而这些,几乎是当下所有推行996中企的共同特性,典型且普遍,差别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996非但不能促进发展,更不能增加收益,反而是拉低效率、拖累企业的万恶之首。

如果一定说996有什么好处,那就是可以缓解无能领导的焦虑,同时因为机构臃肿可以促进就业,除此之外一无是处。而这一切,只要肯躬身入局,深入实际调查一下,并不难发现。

有人批评996不人道,是资方无耻的贪婪。这种批判完全没有意义,因为资本的本性如此。只不过作为资本的代言人,那些推行996的领导者没有想到,他们以为的促进发展和收益最大化,反而是最严重的阻碍。之所以如此悲哀,都是无知、无脑导致的。

(结束)

撰稿:张宇华

校审:徐千千

邮箱:1004373395@qq.com

敬请谅解:为了提高互动质量,文章屏蔽了评论,如有需要,可通过电子邮件联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做事没目的、不动脑、更不会动脑,是中企管理的致命缺陷
问责处罚用于组织管理是完全错误的(二)基本错误原理
不要走入执行之误区
领导者如何威服于众
表率效应
一个好的领导者需要有哪些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