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立夫 熊十力:中国哲学才是哲学的正宗

熊十力:中国哲学才是哲学的正宗

新儒家开山人物熊十力(1885-1968)学贯中西,自成一脉,对中国哲学有不少真知灼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缺乏哲学思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也建立起原创的哲学体系。而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十力语要》等书已经处处显现出大哲学家的洞见。

(一)中国哲学的哲学观

熊十力在与梁漱溟讨论时提出:“中国的学问思想虽久绝,而儒道诸家侥存者,不可谓其非哲学。以其非宗教、非艺术故,以其不遗理智思辨故。但其造诣却不限于理智思辨,此当为哲学正宗。”

哲学具有多样性,有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不能因为中国哲学的形态与西方哲学不一,便把中国哲学排挤出哲学的行列。熊十力认为,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中国哲学是哲学的正宗。他总结西方哲学的特点为注重理智和思辨,总结中国哲学侧重人心本体。中国哲学也有理智思辨,但中国人的高明之处在于超越了理智思辨,从而学达性天。概言之,中国哲学是哲学的正宗。这里就体现了熊十力的哲学观。

(二)中国哲学之组成

熊十力还对西方哲学的划分方法提出了质疑:“哲学上之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在西洋虽如此区分,而在中国哲学似不合斠画太死。吾心之本体即是天地万物之本体,宇宙、人生,宁可析为二片以求之耶?致知之极,以反求默识为归,斯与西洋知识论,又不可同年而语矣。”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性质各异,因而划分方法不能生搬硬套。相对于西方哲学内部分类明晰,他提出在运用四类法研究中国哲学时,也不能区分过死,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做此分类,而且因为中国哲学内部各部分是相通的,如天地万物的本体即是人心之本体,人心之本体即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故本体论和人生论不能截然区分为不同类别。一言以蔽之,中国哲学采用西方哲学的划分方法是邯郸学步,会埋没中国哲学的特点。

(三)中国哲学的唯物与唯心

建国以来,哲学界受苏lian老大哥影响,以唯物和唯心划分哲学阵营。熊十力基于中国哲学的特质对这种做法提出了明确反对。熊十力认为,中国哲学的唯物与唯心,最终都追求物我合一(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分是第一层,是表面的,而合才是更高的层次。他补充道,“惟”不是唯独,而是殊特,西方哲学的“唯”是唯独,故西方哲学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把心与物割裂,使之相互排斥,水火不容。而中国哲学的惟心惟物,虽然有分歧,却是和而不同,道通为一。熊十力认为,中国哲学的思维注重辩证的思维,而不是偏端的思维。偏端的思维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孤立、静止且片面。

近代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遭受了巨大打击,以致于学界的中国哲学研究都是西方哲学嫁接式的研究。国人以西方哲学为标准,追求以西释中,对中国哲学的特质常常熟视无睹。作为哲学家,熊十力的先见是值得国人深刻反思的。本文转述了陈来《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的部分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军:知识论与哲学——评熊十力对西方哲学中知识论的误解
新书|《熊十力著作集》出版
观点 | 吴震:论熊十力的哲学观与儒学观
现代儒学·熊十力的体用观·性修不二与思修交尽的工夫论
现代三圣:梁漱溟 熊十力与马一浮
为什么说哲学就是哲学史? #知识 #科普 #思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