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心!国内已检出多例,有夫妻双双确诊......

立秋已过

天气依然炎热

不少蚊虫继续四处出击

作为蚊媒传染病的“一哥”

登革热

近期被频频提及

这种“花臂”蚊子叫伊蚊

能通过叮咬传播登革热

据说感染的人发起病来

比断骨都痛

疾控专家表示

我国目前处于登革热流行季

据福建卫生报报道,9月1日福建一家医院门诊接诊了一对60多岁的夫妻。妻子已发热5天,持续高热,伴肌肉酸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显,就医当天四肢有红色1-2mm出血性丘疹登革热抗原检测为阳性。丈夫当天也感觉有点低烧,顺便也抽血检查,结果也为阳性。夫妻俩近期无外出旅居史。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的流行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8~10月份。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等南方地区。

登革热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当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5-8天的潜伏期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关节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发病后3-6天有皮疹出现,严重者会出现皮肤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脑出血等,病情严重恶化可造成死亡

专家提醒:可通过四个症状进行判断

热:就是指突然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痛:就是指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与骨关节痛,全身乏力。红:是指可能出现面、颈、胸部以及四肢的皮肤发红。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可快速传播扩散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而且在自己生活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又或者近期去过登革热流行区,就应考虑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病毒,这时就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

目前也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记住!最好的方法就是防蚊!!

如确需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行前可做好防蚊虫叮咬准备。如准备防蚊液、花露水、蚊香、电蚊拍、灭蚊灯、蚊帐、高效低毒灭蚊药等。

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活动时,应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前往阴暗潮湿处,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

选择清洁、干燥的住所,并在住所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即使是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

来源:综合自人民网科普、中国新闻社、央视新闻等

编辑:简玉琴

责编:邓睿、李韫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传染病登革热病毒进入中国,幼儿和儿童更容易感染
登革热是什么病,为什么发烧时,不能吃布洛芬?
泰国登革热疫情爆发!国内这些地方也有感染风险,预防方法都在这
登革热进入高发期,预防工作要做好
不管宅在家还是外出玩,都得预防“登革热”!多地发预警
温馨提示丨登革热防治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