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荷兰屠杀1万名华侨,带着礼物向大清请罪,乾隆直言:杀得好

引言

当我们得知身处国外的华侨被大肆屠杀了会说什么?

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为他们报仇,其次就是要把他们给接回来,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那你知道清朝的一个皇帝面对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吗?

他不仅不为他们报仇,也不将他们接回来,反而还说“杀得好”,这位皇帝就是乾隆。

(乾隆)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一、恐怖的“红溪惨案”

1740年的10月对于后来活下来的华人来说,绝对是终生难忘的噩梦,他们眼睁睁看着眼睁睁看着同胞的鲜血汇成了河。

荷兰人在17世纪便入侵殖民了爪哇岛,并开始对包括华人在内的诸多爪哇百姓进行剥削和奴役。

(爪哇岛)

时间进入到18世纪,荷兰殖民者对爪哇人民的剥削又加重了很多,这引起了爪哇诸多人民的不满。

爪哇岛上开始出现反对荷兰殖民者的“反荷运动”,其中一些华人也响应其中。

面对暴动,荷兰人十分担忧,他们需要找一只替罪羊来转移视线,摆脱危机,而当地的华人便被选为了替罪羊。

(下南洋的中国人)

之所以选择华人,是因为他们不是本地人,没有政治基础,没有武装,并且流动性大,居住分散。

更重要的一点是荷兰在爪哇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利用一些有钱的华人管理当地的百姓,所以爪哇人对华人也有隔阂。

当爪哇的义军进攻巴达维业时荷兰人害怕城内的华人也跟着暴动,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

等击退城外的起义军之后,城内突然有几间华侨的房子燃起了熊熊大火,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荷兰人硬说是城内华侨和城外义军联合行动的信号,1740年10月9日晚上,一场大屠杀开始了。

(红溪惨案)

在总督瓦尔庚尼尔的命令下,荷兰士兵,水手以及一些市民甚至是一些印尼奴隶都纷纷走上街头猎杀华侨。

猎杀整整持续了七天,只要是华侨,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惨遭屠杀,被杀的华侨达到了近一万人,侥幸逃出的人只有150个,六七百间华侨房屋被烧毁,损失的财产不计其数。

(红溪惨案)

巴达维业的街道上满是华侨的血液,华人社区的红溪真的被血液给染红了。

因为杀戮太狠,荷兰人十分担心当时作为世界大国的清朝问责,所以荷兰殖民者将总督瓦尔庚尼尔逮捕入狱,最后将其处死。

不过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中国,并被乾隆所得知。

(乾隆面见使者)

乾隆的态度简直冷漠至极,他说:“这些人都是天朝的弃民,他们背离祖宗故土,出海牟利,满清朝廷一律不过问”。

在朝廷看来这些人就是无君无父,背弃祖宗,不忠不孝的人,因此对他们不管不问。乾隆的这个表态实际上非常符合满清一贯的华侨政策。

其实这种政策由来已久。

(乾隆)

二、由来已久的“排侨政策”

事实上中国的“排侨政策”从明朝的时候就开始了。

万历三十一年,也就是1603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大肆屠杀华侨,被杀之人将近三万之多,六年后西班牙人再次屠杀华人,这次有两万多华人被杀。

不到十年时间西班牙人便屠杀了五万华人,西班牙人原本还有些忌惮明朝的反应,结果当时的明朝朝廷却说被杀的人都是私自出洋,罪在不赦。

(万历皇帝)

明朝灭亡后清朝同样实施海禁。康熙后期曾下令禁止百姓前往菲律宾,雅加达贸易,并且要求外国政府将这些人押回大清问斩。

到了雍正时期,雍正虽然恢复了福建对南洋的贸易,但还是不同意侨民回籍贯,因为担心这些人会破坏国内的稳定。

同时雍正还要求地方官发现偷渡回来的,就要捉拿并且请旨正法。

(雍正)

乾隆登基之后再次沿用康熙的政策,不过允许康熙56年之前出洋的人回来,之后的就不行了,因为这些人属于“负罪出洋”。

有一个叫陈怡老的华侨就很倒霉,他带着六七名家人和几十名番人带着大量银两在乾隆十四年六月偷渡回福建老家。

结果被当地官员知道了,还没到家门就被抓住了。

福建巡抚潘思榘将这事禀告给了乾隆,他声称陈怡老是印尼的“甲必丹”,也就是荷兰殖民地华人社区的主事官员,实际上陈怡老是“雷珍兰”,也就是“甲必丹”的副手,并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不过陈怡老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他百口莫辩,只能认罪。于是他的家产全被没收,本人则被发配充军,家人全都被遣返印尼。

这件事传到了南洋,南洋的众多华侨一时不敢回国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忍不住思乡之情偷偷回国,结果就是又多了很多个“陈怡老”。

一个叫陈历生的老华侨临死前想魂归故土,结果棺材刚上岸就被冠以一个“私通外国”的罪名。亲友花了很多钱才能最终放行。

直到光绪19年,从康熙末年以来推行的海禁政策才被取消,外国的华侨终于不是所谓的“天朝弃民”了。

(清朝华侨)

三、新时代的华侨政策

新中国的华侨政策要比明清和民国强得多。

民国虽然不是清朝,但自己本身自顾不暇,所以根本不能维护华侨的利益,而新中国就不一样了。

1955年4月27日,周总理就对印尼当地的华侨说欢迎他们回娘家看看,中国政府随时欢迎他们。

(周总理)

早在1954年,新中国的宪法就明文规定中国要保护海外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

新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撤侨是在1960年,1959年,印尼大规模排华,中国对此表示抗议,同时决定排船接送自愿归国的华侨。

不过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远洋商船,只能租用香港和外国的船只,经过重重挫折,这才带回6万多多名被迫害的华侨。

(第一次撤侨)

1965年,印尼发生政变,中国再次启动撤侨,此时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轮船,并且还派出旗舰协助撤侨。这次撤侨共接回4252人。

在往后几十年里,中国政府进行了很多次撤侨行动,极大维护了海外华侨的利益。

不过令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这次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

(利比亚撤侨)

这次撤侨中国动用了大量的民航包机,军机,国有商船,外国邮轮以及一艘军舰。

这次为期12天的撤侨之行共撤侨35860人,包括港澳台同胞,还帮12个国家撤侨了2100人。中国实力之强大,决心之坚定可见一斑。

到了2015年也门撤侨时,中国直接把军舰开到了也门港口撤侨,大国自信彰显无遗。

(也门撤侨)

时代在变,政策也在变,新时代的中国不仅自信,同时人自家人民怀着厚重的责任心。

想必只要新中国存在一天,海外华侨们便不会成为“天朝弃民”。

参考资料:

“王朝的弃民”:清朝为何视南洋侨民为仇雠?.新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2019-01-07

我们能以大国姿态撤侨,是因为有一只兔子在负重前行.观察者网,2016-11-2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五年,上万清朝人在雅加达被杀,乾隆为何大骂被杀的国人
乾隆时,一万华侨在雅加达被荷兰人屠杀,乾隆大骂华侨死得活该
乾隆时,南洋华侨被屠杀,一幸存者逃生回国,乾隆却下令立即抓捕
荷兰屠杀1万名华侨,带着礼物向大清请罪,乾隆直言:你们杀得好
荷兰殖民者屠杀上万海外华人,为何乾隆不去雪耻反骂华人自作自受
福建侨联网-从闽南方言借词看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的文化交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