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唤醒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竟然是它

文:Grace

编辑:暖莹子

群友提问:

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和分数?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分数?

教育一直是热议的话题,谈到教育,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家长关注生存:“好好学习,以后能才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有的关注生活:“好好学习,以后你才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也有的关注生命:“好好学习,期待你以后为社会和他人创造更高的价值!”

当我们谈教育的时候,核心在谈什么?

市面上关于学习类的书籍很多,很多是从术的方面,增加学习方法种类和途径。今天Grace从家庭环境如何唤醒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为你支招:

1

第一招1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核心一定是爱

“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莫言在诺贝尔文学颁奖礼上这样说。

然而现实中,我们经常仍会看到一些高分的孩子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对未来缺乏目标感、对人生缺少意义感、承受不起丝毫的压力,甚至出现自杀或杀人的事件。

又或者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找到了期待的工作,拿着高薪,却在人际关系上处处碰壁,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银行账号上的数字换不来想要的幸福感。

面对这些问题,请为人父母的你思索一下:在你心中,孩子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孩子有了考卷上的分数,却少了处理生活的能力,有了风光的工作,却摆脱不了追赶目标的恐惧和焦虑。

克里希那穆提说:真正的关怀就好比关心一棵植物,为它浇水,认清它的需要,给它肥沃的土壤,温柔亲切的照料它。可是如果你只培养你的孩子适应社会,就是在训练他们如何斗争,那么他们就会被社会宰割。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怎么还会鼓励他们加入这场人间的苦战?

当家长不断的用危机、恐惧去教导孩子,比如“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不好好学习,以后买不起房子,老婆都娶不了”……这就像魔咒一样,将恐惧印在孩子身上,有一天没有了学习的压力,也会有其他的压力补上。

如果你的教导,内怀信任与尊重,外有高品质的陪伴和影响,鼓励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自己、家庭,也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多成功和幸福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核心——爱。

爱教导爱,恐惧教导恐惧。任何丢失了爱的根基给予的教育,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2

第二招1

夫妻和睦,是孩子自律水平的根基

教育的核心是爱,爱的源头是夫妻之间的和睦关系。这是养育孩子最好的土壤。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说:幸福的婚姻,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离婚也是可以的。

我们回想自己是个孩子时,遇到以下两种场景:

场景一:

当你回到家时,看到父母之间在吵架,或者冷战。

作为孩子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这个时候你能直接感受到他们爱你吗?也许从头脑上你知道父母是爱你的,但实际是当父母陷入感情困境、情绪风暴时,让他们真正把爱唤出来给予孩子,这是很困难的。

场景二:

当你放学回到家,看到父母两人很开心的,一个切菜,一个洗菜,两人有说有笑。

这个时候你会怎样?甚至不用父母开口或任何行动,你都会被爱的氛围感染。很多孩子除了非常开心以外,甚至不一定愿意打扰父母。如果稍大一点的孩子,看到这个场景,很多是和爸爸妈妈打了招呼之后,非常自觉地回房间做作业、看书。因为当你怀有愉悦的心情时,自律很容易产生了。

如果我们爱孩子,想要实现孩子心智、情绪的健康成长,父母们需要创造出一种积极的家庭情绪氛围。如果孩子能够感受到充分的爱、欢乐、尊重和自由,被生长环境所滋养,他们的自尊水平(指孩子的自信心及自我认可度。)就很高。

反之,如果孩子没有在充足爱的环境中成长,感受不到和谐关系的滋养,自律水平就会降低。有些孩子学习不自律,正是因为其自尊水平低,内在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不认可自己。

当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第一关系,而非亲子关系时,夫妻彼此相敬如宾的爱就会像流水一样,从最上面的台阶,自然的流到下面,浸润着孩子们。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便自然的拥有高自尊,更自律。

情感的安全感得到满足,孩子更有精力去发展学习的内驱力。所以一对恩爱的夫妻,不用监管孩子的学习,他也会顺应生命的节奏自然成长。

然而当代许多家庭这个序位乱了。当家长们以疼爱的名义,把孩子放在一个不恰当的序位上,非但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而且在学业等各方面较易出现问题。

3

第三招1

做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

从金刚智慧的角度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所种下的种子,创造了周边的环境。如果你想给予孩子好的教育,让孩子有优异的学习成绩,自己首先要做个爱学习的人。

心理学家说:父母是孩子的显示器。“孩子不是学你说什么,甚至不是学你做什么,而是学你真正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

我的母亲是一个佛教徒,每天坚持打坐、诵经、学习。我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一起出国旅行时,他会比当地导游讲的还丰富有趣,这源于他出发前充分的学习准备。正是父母有这样的好种子,大学毕业后,我从来没间断非学历的学习,从课程到日常,主动学习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的作者黄征宇先生,是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美国白宫学者,人生前三十年可谓开一路开挂。2013年黄征宇迎来事业上的重大打击,被排除出公司团队后反思个人成长和创业历程,认识到自己之前过度关注事业、工作,而损失了例如身体健康、情绪健康、人际关系等很多东西。

于是他下定决心修补,拿出50万美金,用一、二年时间上课、学习,补足自己这些缺憾,他把这个过程称为“人生MBA”,这是斯坦福和哈佛都没有教会他的课程。

他提出的终身学习理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践行。

父母与其坐以待毙担心孩子的成绩,不如成为他最好的影响者。当父母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自然会遇见自主学习的孩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leading out的过程。

父母的影响 ,精简成一句话就是 “谁是父母,谁就是命运”。

并且,不只是一代人的命运。

生命早期的那些体验,刻在内心深处,成为我们心底难以抹去的烙印。

从幼儿到少年,从青春期到成年人,一步仿如一生,每一步都在不断的构建我们下一段的生命,每一步又都不断都重复着我们上一阶的人生。

甚至让我们的孩子,也重复着家族的命运。可以说,父母就是孩子命运的催眠师。

如果,从一开始就能获得来自父母足够的爱和支持,那真的是非常幸运。

成长的力量浩浩荡荡,在陪伴的路上助力孩子本来的方向,让他自由而充满力量,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过去的人生已不可改变,但现在的每一步,却是你对未来人生的谱写。

养育孩子,也是养育内在自己。

体验和觉知过往的成长,可以让我们从无意识的轮回中走出来,点亮生命的自性之光。

荣格说,“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

觉知命运,跳出命运,才是命运赋予我们的意义,抵达你自己生而为人、为人父母的“英雄之旅”。

斯蒂芬·吉利根博士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同时他也是国际IAGC生生不息改变协会创始人之一和第三代生生不息的催眠创始人。

作为心理治疗师、研究者、老师、作家,吉利根正向地使用催眠超过40年的时间,他其中一个工作的重点领域就是家庭,尤其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其念叨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培养自家娃的内在学习动机
别让孩子伤在作业上
早恋性侵频发,重新审视性教育
养育人性是家庭教育的终生使命
【情商】不会做人 分数再高又有什么用?
相信“相信”的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