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逻辑思维如何应用于实际的「目标、机会、问题」
原创 认知框架 2018-10-27 11:48:28

问题1,当你很清晰的知道【目标导向】,但却无法把目标导向变成行动。

问题2:当你意识到一个机会时,但却无法把机会落实到行动的层面。

问题3:当你碰到一个问题时,但却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开思组织自己的思维过程,

这三个问题的表述都停留在现象层面,造成问题的原因,就是缺乏结果,而这种结构映射到逻辑思维,就是因果链条。对因果链条做个比喻,就象一条打了几个【结】的绳子,而这些结即是因也是果,就构建了一条线性的因果链条,逻辑思维是线性思维,也是一切思维的基础。

而背后化解问题1、问题2、问题3的方法都是一致的,就是构建一系列的因果链条,表现的形式有两种

梳理一个认知基础【搞清楚观念与事实】

观念与事实

我们所要做的是为大脑里的【观念】寻找【外部事实】的支持。

观念与事实隔着一个因果的链条。

而论证的过程所采取的推理,就是寻觅因果链条,把大脑里的观念通过【因果链条】与事实联系起来。

论证所采取的推理存在两种【基本形式】,说白了就是因果关系

1:由因推果。

通过一系列的论据【因】,推论出结论【果】。

我们的思考有时不是直接从事实层面,因此就会建立【假设】

假设【Assumption]作为推理的前提

这时变形为假设【因】,推论出结论【果】。

当最后再回到事实层面对假设进行检验【证伪、否证】。

2:由果溯因

想象一个未来的结果,去猜测它的因。

观察到一种现象【果】,去猜测形成这种现象的因。

而这种猜测、猜想就是假定【Hypothesis]

3: 构建因果【论据、结论】的推理链条,只有这两种形式,可以是复合用,也可以单独用,根据具体的场景、情境。

构建一个超级简单的形式,来包裹【因果链条】。

这个超级简单的形式就是:设定终点,找起点。

设定终点【定义结果】

找起点【寻觅支持结果的原因】

这是一种简化,可以形成思考的一种模式,一旦形成模式,我们的思考即使是无意识的,也是有逻辑的。

关有形式是不够的,还须回头看看内容的层面

关于逻辑学的书,其实都很枯燥,看了有时也用不起来,必须以思维的应用的形式来整理逻辑知识基础,这是个人持有的视角【Vision].

在我看来逻辑要关注的是【推理链条】

把大脑的认知【想法、观念、假设】与现实联系起来

但要联系起来

我们就必须去论证,采取各种推理方法

但前提必须具备一些逻辑学的基础

比如了解什么是属性

比如解什么是概念

比如了解什么是判断 、命题

比如了解什么是推理

比如了解什么是论证

比如了解什么是假设

有了这些逻辑学的知识基础

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基础来构建推理链条

帮助自己把[大脑的认知]与[现实、事实]联系起来


真正让人困惑的地方,还不在于这些内容【属性、概念、判断、命题、论证、推理、假设】本身,而在于这些内容作为象积木一样的组件,我们如何去应用它们。如何应用它们基于【目标导向】【问题】【机会】去搭建因果的链条,构成推理。逻辑推理就象搭建一个金字塔。


最后举一个例子

问题:学习记不住

愿景:学什么都记得住

假想1:hypothesis:用整体法学习。

假想2: 吃一个药片,就能够记住。

假想3: 大脑可以移植一个芯片

假设1:基于大脑里已有的认知,作出一个假设【Assumption]【曾经看过一本书,learn more study less]

这个假设1是支持假想1的。

用整体法学习在因果链条是行得通的。

检查一下假设1, 要拿事实来验证假设1

事实:有很多人采取整体法学习效果很好。事实支持我们所做出的假设。

我们可以推论出一个结论

用整体法来学习东西,能记得住。

然后把这个结论【用整体法来学习东西,能记得住】作为一个大前提,进行演绎。

用整体法来学习东西,能记得住

我采取了整体法学习

我也能记得住。

实验的数据:我采取了整体法学习,能记住比以前多得多的内容。

通过这次演绎,我增加了对【整体法】的信心。

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小张。

用整体法来学习东西,能记得住

小张采取了整体法学习

小张也能记得住。

实验的数据:小张采取了整体法学习,能记住比以前多得多的内容。

通过两次经过实证的认知,我对【整体学习法】更加坚定了。

为了系统的验证整体学习法,我设计了更多的实验

人按照【年龄】划分

  1. < 10
  2. < 20
  3. <30
  4. <40
  5. >40

对不同的年龄段的人,作了一系列的实验。

还是采取演绎推理的方式。

最终采取的实验数据。

验证了整体学习法是行之有效的。

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视角

人按照【文化】程度划分

  1. 小学
  2. 初中
  3. 高中
  4. 大学
  5. 博士

对不同文化阶层的人,作了一系列的实验。

还是采取演绎推理的方式。

最终采取的实验数据。

验证了整体学习法是行之有效的。

学习记不住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可以作出一个推论,而且是经过实证认知的

整体法学习是可以解决学习记不住的问题。

我们可以在更大的人群中去推广这个方法

这个结论未必正确,但是在现有的时空,它是有效的。

逻辑思维在现实中的应用

在现实的应用往往是,设定终点,找最佳起点。

这个世界的逻辑往往是两点连结起来可以成一条线。

设定终点

|---------------找起点

|---------------找起点

|---------------找起点

起点终点都是相对的,因此简化为点。

点变成起点,是作为因

点变成终点,是作为果

寻觅终点

寻觅起点

添加【结点】,把起点与终点,通果【因果】关系联系起来。

文章开头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都可以用这种逻辑推理的方式去解决的。

逻辑思维如何应用于实际的【目标、机会、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碎片化时代,如何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
因果推理效果比肩ChatGPT,封神榜推出燃灯模型
《逻辑思维哲学》6:推理篇
因果的链条
逻辑思维大学题目
[转载]谈谈运用催眠技术看前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