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业公司死亡众生相:资金链断裂、盲目扩张、车被偷光、赌风口!



创业不单单是一个从0到1的事情,路太长,每一步都需要看的清晰。双十一已经收官,这也意味着2017年即将接近尾声,这一年“共享经济”走过风口,迎来了整合与倒闭。在2017年,也有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公司走向了终点。


2017年6月13日,第一家宣布停止运营的悟空单车打响了共享单车倒闭的第一枪; 6月21日,上线仅四个月的3Vbike通过微信公众号宣布停止运营; 6月底,投放了1万多辆的町町单车倒闭;9月2日星空琴行全国门店突然关停;10月25日,共享汽车EZZY在其官方微信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会做出解散公司的决议。然而,这些创业公司死亡的原因却出人预料……






町町单车:创始人从“富二代”到“负二代”

死亡原因:父母公司倒闭导致资金链断裂

町町单车是富二代创始人丁伟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也是第一家在南京投放共享单车的本土企业。在这之前,丁伟在上海帮父母打理珠宝生意,但才23岁的丁伟并不太想卖黄金珠宝。2016年8、9月份共享单车最火的时候,丁伟与父亲认为共享单车使用方便、商业价值高,2016年11月3日,町町单车正式成立。2016年12月18日,町町单车投放了第一批共5000辆单车。町町单车前期投入了大概2000多万元,资金出自丁伟父母公司。



从今年2月开始就不断有用户反映町町单车199元的押金和余额难退,4月22日,町町单车官微发布了最后一条微博,并且关闭了评论。截至6月倒闭,町町单车共投放了1万多辆单车、有15万用户。


丁伟在接受采访时曾反思企业倒闭的原因,“今年过完年摩拜和ofo就进入了南京,我们根本没办法跟摩拜这种有大资本的主抗衡,他们一个月能铺十万辆,而我们总共才铺了一万辆。摩拜、ofo的车出门就能看到,町町单车出门左转还得再找找。我们怎么跟别人打?我们也去谈过融资,但大的风投基本上都投摩拜和ofo了,不会再投其他单车公司了。我们只能找一些小的、实体公司谈投资,最后还是没谈下来。”而真正压倒町町单车的最后一棵稻草是丁伟父母公司作为输血方资金链断裂。丁伟自嘲,自己以前是一个“富二代”,现在却成为了“负二代”。如今,丁伟已经到北京工作,白天帮朋友打理一家经纪公司,晚上做直播,“多攒点钱,以后还是想创业”。



共享汽车EZZY: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焚”

死亡原因:成本管理没有做好

10月23日,共享汽车EZZY召开了临时性的全员会议。会上,公司创始人、CEO付强突然宣布了公司即将解散、清算的消息,部分员工始料未及。次日,有传言称,EZZY公司已卷款跑路,创始人失联。10月25日,共享汽车EZZY在其官方微信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做出解散公司的决议并组成清算组,目前正在开展清算及清偿工作。



据了解,EZZY为北京大梦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共享汽车App。2014年7月,从事金融工作的付强辞职创业,成立了北京大梦科技有限公司。EZZY曾获得三轮融资:种子轮融资数百万元,投资方为策源创投;天使轮融资4000万元,投资方并未披露;A轮融资于2017年5月8日完成,投资方与融资金额均未披露。


“我们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成本管理没有做好。”付强这样总结自己创业失败的原因。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产品经理,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运营经理。付强表示,尽管我们的运营数据很漂亮,单量和用户粘性都很高,但始终无法回避我个人的能力缺陷问题。为了做出(我们认为的)最理想的产品、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我们支付了高昂的成本。付强自嘲地说,EZZY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焚”,“如果当初在面临抉择时,我们选择不断缩减成本而非持续补贴用户,那么我们可能会活得更久,也许还能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即使EZZY最终以解散收尾,但付强依然对共享汽车行业发展抱有信心,他强调,“今天我们失败了,只能证明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并不代表共享经济的失败,更不能说明共享汽车的失败”。



3Vbike:车被偷光了 钱也花光了

死亡原因:车被偷光

2017年6月21日,上线仅四个月的3Vbike通过微信公众号宣布停止运营,并提醒没有退押金的用户,尽快申请退款。


                                             


公开资料显示,3Vbike的运营方为北京华尧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10日,注册资本10万元,今年已经48岁的创始人巫盛华持有100%的股份。今年2月26号开始,3Vbike在河北保定、廊坊、秦皇岛、福建莆田4个城市投放了共计1000辆装有机械锁的共享单车,每辆单车成本300多元。用户注册量最高达1.1万人,平台日订单最高达500单。


按照项目启动初期所设计的盈利模式,只要每天有1到2次骑行,就可以生存下去。同时,3Vbike还在单车后面加装了广告位,后期能有广告收入。但让巫盛华没想到的是单车投放完一个月内就看不到车了,所有设想都落空了。巫盛华表示,“3Vbike投出去的1000多辆车中,现在只找回了几十辆,多数都被盗走,或者被用户骑到诸如桥洞、小区内等偏僻角落。”


在巫盛华看来,造成3Vbike共享单车项目倒闭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大量单车被盗。如果不是多数车被偷的话,融不到资其实也是可以生存下去的。通过这次创业巫盛华得到了一个感悟,“创业要慎重,创业终究还是资本的游戏。”



星空琴行:创始人称已拼光所有

死亡原因: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2017年9月2日星空琴行全国门店突然关停、创始人周楷程销声匿迹。9月20日晚,星空琴行官方发布通告表示,CEO周楷程突然失踪,至今无法联系上。通告中还称,“这五年来,我们受到了无数家长和学员的认可,让很多人真的离钢琴更近一点。但由于过往的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突发暂停营业事件。”


资料显示,星空琴行成立于2012年6月,是一个提供钢琴教学服务的连锁钢琴培训机构,以儿童钢琴上门教学为主。2012年7月,星空琴行宣布获得九合创投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2013年8月,宣布获得顺为资本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2014年9月,宣布获得蓝驰创投、顺为资本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2015年6月,宣布获得嘉御基金、顺为资本和蓝驰创投的2000万美元C轮融资;2016年4月,宣布获得蓝驰创投、顺为资本、九合创投的约1330万美元D轮融资。


就在星空琴行官方发布通告后,星空琴行CEO周楷程也发布了一封题为“这一年多的星空”的邮件,讲述了星空琴行这一年多来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盘的,并称自己已拼光所有。


周楷程在邮件中表示,星空琴行在2016年1月下旬时就已账面资金不多,但由于当时销售势头与融资形势都不错,于是对业务形态进行了调整,调整后运营成本增加。在2016年7月,星空琴行开始了追求利润的运营商模型,因为过于迷信过往的销售优势,而忽略了单纯调整商品价格模式自然会带来销售额的下滑,流水瞬间出现了压力,9月出现了资金缺口,崩盘就从这里开始了。在公司危机的过程中,周楷程垫进去了2000多万,其中有1000多万时借款,同时投资人也在持续追加投资,但由于2016年8000多万的过桥到到一年期了,最终团队交出所有股份,形成了公司100%投资人持股的情况。管理团队不持股,导致星空琴行后续很难融资,只能选择暂停门店。最终坚持到9月1日晚上,大量门店出现客户聚集,安全成了当时评估的第一因素,所以和团队一直商量到凌晨一点多,下了个最痛苦的决定,闭店。



悟空单车:要赌就赌一把大的

死亡原因:赌风口、未完成融资


2017年6月13日,悟空单车官方宣布正式停止运营,这是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有人把我定义为互联网最著名的创业失败者,我疯了!我其实是一个相当乐观的人,没有太多天赋,但是做事认真,不放弃。缺点就是看问题不够全面,做事胆子太大。”这是悟空单车通知停止运营后,创始人雷厚义对自己的评价。


一年前,雷厚义有了做共享单车的想法。彼时,他受到了两点启发:一是之前的项目资金链断裂,没钱打车,于是经常步行跑业务,但效率很低,浪费时间;二是在网上看到ofo的报道,觉得这是刚需,正好解决了三公里内出行的需求。于是,雷厚义和团队启动了共享单车项目。启动前,有人劝雷厚义说,摩拜和ofo的风头正劲,你做成的概率很小。还有人建议他做垂直领域,比如山地自行车或者景区单车。但雷厚义表示,“我喜欢赌,而且只赌大的。我自认为,既然能让一个公司起死回生,就有能力做好共享单车。 ”


12月9日,雷厚义和团队开始做APP,并用20天时间完成了开发。2017年1月5日,投放了两三百辆,每辆车加运费大约250元,总计花费5万元左右。第二批是在2017年2月底,投放了一千辆单车。单车主要投放在大学城和白领聚集的写字楼,但这不是封闭环境,投放不久后就分散了。因为单车用的是机械锁,到后面车也不见了踪迹。由于人工搬运效率太低,雷厚义干脆放弃这批单车,打算下一批单车全部换上智能锁。四月中旬,雷厚义判断这件事情做不成,一是融资没成功,二是合伙人模式也垮了。而后智能锁的研发,以及单车的投放就再无推进。6月,处理完各项事情后,悟空单车发布了一个停止运营的通告。 悟空单车前后运营的四个月里,累积一万多用户,截止项目关闭,总计亏损300万左右。


在反思悟空单车失败的原因时,雷厚义表示,对于小公司而言,共享单车行业很残酷,头部集中效应太严重,资金集中,资源集中,摩拜和ofo等形成了巨大黑洞,后起的单车品牌成长空间并不大,只能做一些小城市。然而,如果做不大,你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同时,共享单车到后期拼的是运营和产品,拿不到顶级的供应链资源,就意味着产品体验很难做好。


雷厚义表示,这次创业经历给了他几个血淋淋的教训:第一,不要去追风口,追了也没用,小公司追不到,风口是等出来的;第二,项目一定要能盈利;第三,你要有相应基因;第四,小公司还是适合小切口,形成独特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享单车,何去何从
腾讯新闻
戴威的“倔强”让ofo错过了一次次机会
共享单车跟风创业者自述:车丢光了,钱也花光了
48岁用70万创业,本以为稳赚不赔,却在第4个月就倒闭
2017创业阵亡最全名单,惨!2018年醒脑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