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转载)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猛烈冲击着当代西方心理学体系,冲击着在美国很有势力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从而形成了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在它之前的精神分析学派为"第一思潮",行为主义学派为"第二思潮")。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既反对仅仅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作本能的牺牲品,又反对把人看作物理的、化学的客体。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现在是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2分会。 
    人本主义一词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照而提出的。近代西方心理学中有模仿物理学和生物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种传统的科学方法不足以解决人类更复杂的心理学问题,特别是涉及价值观和信仰的问题。因此他们主张改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扩大科学研究的领域,使人的精神生活也能得到科学的理解,以弥合当代科学与信仰的分裂。 
    人本主义心理学既是一个学派,又是心理学中的一种社会运动。它是由许多持有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和学派联合发起的。其中最有影响的发起者和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强调人在进化过程中已获得一些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包括友爱、自尊、创造以及对真善美和公正等价值的追求。这些潜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人的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他们在人的低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必要满足的条件下有可能成为支配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优势力量。自我实现就是指人的这些潜能的充分实现。罗杰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罗杰斯依据他的心理治疗经验也得出人有自我实现趋向的结论。他认为精神病态是社会环境不良影响使人脱离自我实现方向的一种异化表现。但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心理治疗师应该对此有基本的信赖。通过共情式的理解、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耐心的引导,治疗师能够建立与患者的真诚关系,逐步改变患者的异化概念,使患者恢复自我指导能力,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在当代条件下论证人性本善的学说。虽然美国心理学界认为它对自身理论体系的论证尚嫌不足,但是作为一种探讨伦理价值问题的科学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理已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改革和组织管理等领域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8、心理学三大势力及同理心
人本主义在西方
人本治疗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而不厌:学习理论综述(四)
【人本主义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