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部家规虽仅两句话、六个字,但却造就了“中华第一望族”

去年,一部《琅琊榜》火遍大江南北,让琅琊阁成为众人向往之处。历史上究竟有无琅琊阁、琅琊榜无从考证,但却有大名鼎鼎的山东琅琊王氏。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培养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的),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这个家族为何却如此延绵不绝且世受皇恩?原因就在于这个家族始终恪守王氏家规。而这个家规更不可思议之处,居然只有两句话、六个字。

这个家规的制定者是王氏始祖王吉。王吉出生不详,卒于公元前48年,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人,官至博士谏大夫。他一生在官场上经历了无数磨难,用毕生的经历总结出精辟入里、言简意赅的2句话,共6个字的王氏家规。

这第一句话就是:“言宜慢”。说话,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公元前77年,王吉从七品知县调任昌邑王府中担任五品中尉,但当时的昌邑王刘贺虽是汉武帝的嫡孙,却荒淫无度喜怒无常,身边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在这样险恶的官场中,王吉当然会感到非常忧愁。这时,汉武帝时的著名宰相公孙弘告诫王吉“言宜慢”,就是要王吉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虑再出口,练就成熟大气的人格;其次就是说话语调要舒缓,让听的人才会感到受尊重、亲切,更舒服顺耳。王吉谨遵教诲,小心说话,实在干事,在官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被汉宣帝刘询任命为谏议大夫,成了朝廷重臣。

随着官位的升高,王吉出现了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政敌的心理,将政敌整得很惨,害得很苦。比如当时的长史赵珞,就因为与王吉政见不和,被王吉恶意弹劾,最后被罢官归乡,不久就郁郁而终。这时,公孙弘用“三个字”劝诫王吉,让他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人,王吉从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险恶的官场上一生顺利平安。

这三字便是“心宜善”。无须多言,就是人要心地善良。“言宜慢,心宜善”。为何这条家规仅仅6个字却有这么大的神奇力量呢?年轻时就该“言宜慢”,这样才能深思熟虑少犯错误,从而保护自己谋求发展。而人到壮年,心智成熟、实力雄厚,这时就应该“心宜善”。这样才能少树敌手,泱泱有长者风范,受人尊崇,这也正是琅琊王氏兴旺发达、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

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平淡,却饱含了古人做人做事的道理,从中我们能看到仁爱之心,进退之道。能做到这六个字,就拥有了成熟大气的人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琅琊王氏:600余名士92宰相,50字家规成就中华第一望族!
一条家规仅六字,成就中华第一望族“琅琊王氏”
这家族家规仅有六字, 却成为中华第一望族“琅琊王氏”!
“中华第一望族”琅琊王氏,92人当过宰相,6字家规沿用至今
一条神秘家规造就“中华第一望族”
说话宜慢,慢则平和周到;居心宜善,善则厚重久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