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葬礼上,起棺前为什么要进行“摔盆”?后辈需要知道背后深意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而其中“生死”大关,更是每个人都无法逃过的命运。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越来越普遍,为了环保,减少对土地的浪费,火葬已经成为主流的殡葬方式。

除了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还能看到土葬,大多数地方已经被火葬替代。

同时,随着人们观念和葬礼形式的变化,葬礼的程序也越来越简化,一些以前重要的习俗也在逐渐消退。

比如过去很多地方常用的“摔盆”习俗,如今已很少见到。

过去“摔盆”在葬礼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习俗,而且“摔盆”的方法和规矩也十分讲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摔。

“摔盆”指的是在起棺的时候摔碎烧钱纸的瓦盆,通常在出殡前举行。

一个人过逝后,必须由长子给他摔盆,如果没有长子,则由长孙替代,若二者皆无,才可以由次子或女婿进行。

为什么呢?

民间认为摔盆意味着责任和承诺,而长子是未来的一家之主,要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管教和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与晚辈,并且享有分配逝者财产的权利。

长子摔碎了“摔盆”,就等同于许下了承诺,才能让逝者走得安心,同时也意味着对长辈的孝顺。

关于“摔盆”的习俗,还有两个主要的传说。

【1范蠡之说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名的谋略家,曾献策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

但范蠡很清楚政治场上的角逐,为了免去越王猜忌,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主动请辞归隐,泛舟游湖去了。

民间传说他辞退后做起了陶瓷生意,在他的用心经营下意越来越大,还收了一众徒弟。

年迈时,为了挑选继承人,范蠡把一众徒弟叫到跟前。拿出一个陶瓷对众徒弟说,那是他最喜欢的一件,如果他死后谁愿意给他送终,他就给谁,并让那个人继承自己的产业。

众徒弟听后议论纷纷,但谁也没有敲定注意。就在这时,一个徒弟突然站了出来,拿过陶器说:“这是老师的心爱之物,我们岂能夺其所好?给您送终的事,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说完,他便把陶器摔碎。

范蠡看到此举,觉得那徒弟很是孝顺,便把产业交付给了他。

【2】孟婆之说

传说,人死后会经过忘川河畔的黄泉路,路的尽头,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望乡台”,那里有一块三生石,上面记录着人的前世今生。

穿过黄泉路和望乡台,就遇到了人们常说的孟婆,要喝下孟婆汤才能前往转世投胎。出殡前摔的盆正是用来盛孟婆汤的碗,因此又叫“阴阳盆。”

若没有盆,就喝不了孟婆汤,投不了胎,继而成为孤魂野鬼,游荡世间,受尽苦楚。

很多地方还会在盆上钻上几个小孔,这是为了能让逝去的人尽量保存今生的记忆,不会忘了自己和亲人,以期待来生再续前缘。

由此可见,“摔盆”的习俗不但寄托了至亲对逝者的思念与孝顺,同时也是为了许下承诺,扛起应有的责任。

这也是为什么“摔盆”必须要由长子摔的缘故。

而且,除了必须由长子摔盆外,摔的时候也很有讲究。

若是男子去世,摔的时候要用左手,女子去世则换右手。

不但如此,摔盆的时候还要摔得越碎越好。

一是因为“碎”同“岁”,即岁岁平安;二是摔得越碎,逝者在地府用到的碗才越完整。

虽然这些习俗都只是由民间传说演化而成,但同时也表现出了我们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传统文化。

那么,关于“摔盆”这个习俗,你又怎么看呢?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文末点击在看感谢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出殡时要让长子摔瓦盆,流传千年并沿用至今,背后有何寓意?
古人送丧,为何要让子女摔瓦盆?其实并非封建迷信,而是另有寓意
人死后为何要摔盆子?摔盆子有哪些讲究?
古人出殡时,为何要让长子“摔瓦盆”,并流传至今,其中有何道理
葬礼时,摔盆子是什么意思?
丧葬文化:出殡时长子摔瓦盆,流传千年并沿用至今,寓意何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