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二次元领域分类排行
一、动漫






二、二次元







三、游戏






四、小说




五、动漫作品推荐




旧时御宅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近,由热门IP改编的电视剧《冰糖炖雪梨》和《鬓边不是海棠红》先后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小说与影视的联动,使得原本只存在于读者想象中的黎语冰、商细惢等二次元角色从书中走进了现实。
 
2017年,麦当劳首次启用动漫角色担任代言人,与动漫《全职高手》展开了一场跨次元互动;2018年,冰淇淋品牌可爱多与《魔道祖师》动漫合作,推出角色定制款,创造了一个堪称现象级的成功案例;2019年,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引发全民推荐潮,最终凭借50多亿的票房成为华语影史票房新亚军。
 
除此之外,改编自《阴阳师》游戏的音乐剧、《纪念碑谷》“视错觉”主题艺术展,乃至高校开办电竞专业,这都表明,那些曾经被大众视为“御宅族”专属的二次元文化已经润物细无声地融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次元并非“青年亚文化”
 
提到“二次元”、“动漫”、“同人”等文化现象,很多人都会将它归入到“青年亚文化”的概念中,认为它们封闭、小众、不容于主流。
 
确实,这些文化潮流的参与者主要是当代青年。但是,当青年的影响力增强,并逐渐掌握社会的话语权时,所谓“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界限也就模糊了。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化现象与欧美“反文化运动”时代的“青年亚文化”有着本质区别。它们与主流文化不是一种对抗式的关系,“它们或许蕴含着一些新鲜的元素,但叛逆性和反主流性并不是它们的本质特征”。它们核心诉求在于,突破次元壁,寻求更广泛大众的文化认同。
 
“这世上有千千万万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而特别的存在,看似平凡的人,却各自有着别于他人的个性特点。就像万千花朵,有自己的花期和颜色,其真正的魅力不在于花开在何时何地,而在于等待和力求开放到最美的姿态。”只要有适合生长的土壤,它们也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同人文化的兴盛,是消费者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创作转变的典型例证
 
现代意义上“同人”的概念,一般被认为是来自日本,粉丝出于对漫画作品的狂热喜爱,在原作基础上绘制的衍生类外传。传入中国后,词义有所扩大,指所有基于其他作品的二次创作产物。
 
然而,早在日本漫画同人志的概念产生之前,中国大地上就出现过类似今天“同人”的文化现象,即清末民初的“反案小说”。
 
因为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明确的版权意识,衍生类作品也可以公开发表或连载,所以此类小说曾风靡一时,几乎每一部有影响力的畅销作品都有读者为其创作反案小说。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反案小说《秋海棠传》。《秋海棠》原为作家秦瘦鸥的作品,当时在《申报》副刊连载。因副刊主编周瘦鹃的女儿难以接受《秋海棠》主角惨死的结局,哭求父亲以作者朋友的身份劝说秦瘦鸥修改小说结局。被秦瘦鸥拒绝后,周瘦鹃亲自出马,创作《新秋海棠》,改变了主角命运轨迹,实现了大团圆结局。
 
遗憾的是,反案小说因后来的一系列文化运动而逐渐衰败直至后来销声匿迹。但此类小说的繁盛,无疑体现出了原本处于被动地位的消费者对于主动参与创作过程的渴望。而若干年后同人文学再度在中国大地上流行,与反案小说时代孕育出的文化土壤是否也有脱不开的关系呢?
 
二次元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化学反应
 
今年4月,王者荣耀手游推出清明踏青活动。据悉,该活动与一月的春节活动同属“荣耀”中国节活动的一部分。由活动日历可知,在之后的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都将举办类似活动。
 
在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并不是个例。
 
去年春天,网络游戏《天涯明月刀》上线新版本《曲韵芳华》,推出一系列韵味十足的戏曲主题时装,玩家在游戏中不止可以穿戴精致的点翠头面,还能触发剧情,聆听经典京剧。传统文化与现代游戏的跨时空对话,在提升游戏内容深度的同时,更将中国国粹以更容易接受的形式传播了出去。
 
此外,2019年的《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无一不取材自中国传统文化。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赖春晖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有无穷宝藏,是中国动漫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二次元市场的本质依然是内容产业,游戏、动漫都属于综合艺术,内容的创造是它们永恒的课题。中国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为它们提供充足、深刻的内容支撑;而传统文化需要借助游戏、动漫等新形式来获得丰沛的生命力。
 
同时,二次元对于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涉猎,侧面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
 
作为中国最大的二次元社区,90、00后是B站的主要用户。他们有着惊人的创作能力,也更愿意尝试将传统文化与二次元进行融合。音乐、舞蹈、绘画、娱乐、生活、时尚,古今中外的文化元素都在他们的创作中汇聚,产出质量甚至让不少业内人士都自愧弗如。
 
昆曲与电音、汉服与T台、国画与动漫,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南师大新传院教授刘永昶曾表示:“相比于他们的父辈,当年因国力不强而过于崇尚西方文化,年轻一代的心态更为平和,他们有着较强的本土文化自信。”
 
越己者恒越,自信者更强。一代又一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文化自信必将不断升华,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基石。
 
(文/寂静之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4期目录与主要栏目内容简介
她是文学界王菲,中国卡夫卡,她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却鲜被人知
网络游戏:第九艺术与大产业
基于亚文化视角的青年“汉服文化”透视
孙佳山 | 《中国诗词大会》也能火,是观众变了还是口味变了
以传播创新促和谐“亲青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