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呵护灵感,有效利用梦思维

    梦思维是一种睡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梦里的人和事总是离奇古怪的,但却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模糊、混乱、跳跃的梦境,也许会让你感到荒唐,但肯定也曾让你觉得有趣和惊奇。这就是神奇的梦思维。

  人的睡眠状态有两种:一种是有梦睡眠,一种是无梦睡眠。很多人一夜睡醒后不记得自己做梦了,但事实上不记得并不代表没有做梦。心理学家研究表示,人一夜做梦的时间共约1-2小时,占睡眠时间的1/4左右。一般情况下,人入睡后先进入约90分钟的无梦睡眠,然后转入有梦睡眠,再转入约90分钟的无梦睡眠,如此反复交替3-6次。有梦睡眠最初较短约5-10分钟,逐次延长,到清晨快起床时最长可达30-50分钟。而且,前半夜的梦非理性成分较多,模糊性和荒唐性也较强,后半夜的梦则较多理性成分,出现梦灵感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如果有孩子反映自己睡觉总是做梦,那么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做梦是正常的,是一种有效的情绪发泄和觉醒渠道。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要随意打扰孩子的梦。对于孩子诉说的梦境也要适当留意其中的信息,找到孩子的心理或生理根源。尤其对中学生,家长更要帮助孩子缓解现实的升学或人际压力,梦境回忆不要轻易被忽视了。

另外,做梦时的思维之所以缺少现实中的逻辑性,主要因为它是一种潜思维。梦思维实际上是人脑延续到睡眠状态的思维过程。有梦睡眠能对人在醒觉时所接受的种种信息进行筛选整理,使人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大大增强。同时,梦思维更具有延续思考、想象创新等作用。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过程就是在梦中延续完成的。有机化学中苯分子的环状结构理论也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睡眠状态中梦见长蛇自咬尾巴旋转,于是受启发而提出的。缝纫机也是美国发明家赫威被恶梦惊醒后设计出来的。像上述这样的梦悟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难怪古代有“梦是人的灵魂出游”、“诸神用梦把他们的意志传达给人”、“梦乃神喻”等的说法呢!

由此看来,梦思维是一种主要的、值得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宝贵的智力资源。梦思维获得的成果,作为一种灵感(得自梦中的灵感而已),既具有一般灵感的“突然来临”、“不受控制”、“模糊粗糙”、“一闪而过”等共同性,又具有“情景怪诞”、“以形象为主要手段、以象征为主要手法”等特殊性。人在睡梦中有时能获得灵感,若能自觉主动地对梦中出现的灵感加以利用,那将有突破性的进展。“发明大王”爱迪生遇到障碍时,就习惯在实验室里打会儿瞌睡,然后在睡梦中产生克服困难的办法。这就是自觉地在利用梦思维。

中学生在思考某个很难的奥数题、物理题时,冥思苦想也找不到答题思路,这时就可以带着问题去睡觉,也许梦中就找到答案了。许多诺贝尔将获得者就有这样的体会。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自觉梦悟的,那么要想有效地利用梦思维,主观上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首先,要有认为和相信对梦能加以利用的自觉意识。有的梦象由于得不到重视或重复而消退,有的则由于受到新刺激的干扰而暂时回忆不起来,在某一时刻会追忆出来。

其次,要有正常良好的睡眠。如果老是睡眠不足或严重失眠,那是不行的。

第三,临睡前要反复思考几遍有待解决的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并提醒自己一定要记住所做的梦。在梦中若有所得,要力争及时醒过来。如可以把闹钟拨快10分钟。

第四,醒来后不要立即起床,要保持一段时间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迷糊朦胧状态。多回忆梦中的情景,让梦境在头脑中多停留一会儿。

第五,清醒状态下要不断总结自己自觉入梦思考问题的特点和经验。从自发做梦到自觉梦悟,是一个不断探索开发自己智力资源的过程。

总之,青少年处于成长时期,家长一定要意识到:孩子良好的睡眠是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保证,适当的做梦也是正常且有益的生理现象。呵护孩子的灵感,适当情况下让孩子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利用梦思维,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编者语: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千万别只热心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应尽可能地启发孩子的灵感和创造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睡觉做梦的影响
梦见自己XX怎么办?
关于梦的研究话题
【魔法的秘密】梦境与出体经验(星光体出游)
美梦常伴好入眠
宁心安神,告别多梦之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