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而为人

我们通常用“脚踩大地,头顶蓝天”来描绘人类。在动物界中,区别于其他的低等动物,只有人类可以长时间的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也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出现的历史性标志之一,人体可以克服自身重力而向上发展,是智慧型高等动物最典型的特征。至于人类为什么可以区别于其他动物能直立行走,科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提出了很多的假设,但至今并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人类具有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重特点。“脚踩大地”注定了我们现实性的一面,人类必须接受土地的承载,必须休息在土地上并接受来自大地的提供的食物;“头顶蓝天”注定了我们理想性的一面,人体克服万有引力向上生长,证明了我们的身体有渴望接近天空的原始动机。虽然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茫茫的宇宙对于人类来讲依然是一个“不解之谜”。我们的心和大脑因向上发展接近天空和宇宙而充满了“灵性”。正是这个“灵性”特点的存在,诗人和科学家们有了“灵感”。科学家们时常接受到来自宇宙的“灵光一现”,因而提出了某种观点和假设,继而再用符合逻辑的语言来证明这种假设和观点是否合理。诗人和哲学家们通常们也是在感悟自然,凝视天空当中突然有了“灵感”,提笔记录下来涤荡心灵的诗词和语句。

从阴阳二分法的观点看,人体的脚部属“阴”,是现实主义物质性的一面;头部属“阳”,是理想主义能量性的一面。这个观点并不必说得那样复杂,是我们每个人可以直接感受得到的。我们可以感受和观察到,人体脚部的温度更低,头部的温度更高。通过科学仪器的测量,也的确证明了人体头部通常比脚部高2摄氏度的结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头部比脚部更相对不怕冷。从中医阴阳转化机理来看,人体内的物质向能量的转化和流动方向是至下而上由阴化阳的。而感受和思维中枢更靠近身体上部,主要由“心”和大脑来承担,心和大脑比“脚”更趋于“思想”一些。等能量达到头顶达到最强壮时,又开始转变方向下降,最后到达脚部转化为“阴”。纵观人类一天的生活状态,人体早晨能量开始从下往上、从内向外生发,身体机能“由阴转阳”,人们开始思考并行动。如果这个机能转化的不好,不能正常的“由阴转阳”,人体会昏昏欲睡,心和大脑缺乏给养而不能清晰的思维和行动。到了黄昏和晚上,人体的机能开始“由阳转阴”,能量开始下降并向体内内收,这个机能如果转化的不好,通常会失眠或者睡眠缺乏高质量。

通过中医理论的实践和观察,我们可以理解到:人体的阴阳转化失衡不仅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而且会引发情志和性格上的变化。

通常说来,身体内“由阴转阳”机能亢奋的人群通常体现出多言语、多思维和睡眠少的一面身体内“由阴转阳”机能不足的人群经常体现出少言语,思维少和睡眠多的一面。亢奋机能向上(分子运动活跃)会刺激大脑不断产生出很多“新的点子”来,我们经常语言形容“头脑一热”来反应某人思维过于活跃。

人体的“心”处于中上部的位置,无论是能量的过分的亢奋,还是不足都会对“心”产生不良的影响。能量的过分亢奋会导致大脑逻辑思维过于发达而减弱“心”对外界的直接感受能量向上宣发运动不足会导致缺乏“理想”,而变成一味追求实用的物质主义者

按照人体阴阳转化机制和身心特征,人类似乎可以分成两种人:一种是偏于理想主义者,另一种是偏于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关注人性物质性的一面,而理想主义沉迷于理想化的一面。如同中国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形成鲜明的对照。在理想主义者李白的笔下,通常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那样气势磅礴,目光向更外、更遥远、更抽象,探索自然宇宙奥妙的理想主义情怀。反观现实主义者杜甫,笔下满满的充斥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样眼光更内收,更具体、更现实、更批判的诗句。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相互作用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两种动力。现实主义如同我们赖以生存的黄土,在经过理想主义浇灌后变得有了“灵气”和“生命力”,可以生长出有生命的元素来。所谓平衡状态的就是将泥土保持着适宜的柔软可塑的状态,不湿不燥,恰到好处。

如果人生过于现实而缺乏理想,我们很快会在后半生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来。尤其是当身体日渐衰老,深陷疾病困扰,逐渐对身体失去控制能力后。回看年轻时风华正茂、人生得意时候的相片时,我们会很凄凉的得出“人生如白驹过隙,不过如此”的结论来。对于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会让我们患得患失,痛苦悲凉。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都为人生的最终归宿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即物质生命体一定会死亡和衰败,而向上的灵性体却是永生的。由于绝大多数人一生只能体验一次死亡,这个观点几乎无法重复验证,但却有极大的“诱惑”。无论是客观事实还是心理麻药,相信并理解这个观点的存在,我们会对死亡和衰老不会那么惧怕,不会过分的患得患失,对衰老和死亡也逐渐有了一份接受和理解的心态。

严谨的宗教主义者通常更偏于理想化一些,印度的哲学更是认为此生的修行目的都是为了来世灵性的升华。人们在死亡时,如果这一世修行圆满,灵魂会从头顶的梵穴中出发,进入到灵性世界中去,再不用承受尘世间的痛苦。在这个观点的“诱惑”下,人生会有严格的“戒律”和“信条”,会有强烈的计划性,甚至坚决反对身体上的享乐,并倡导人们“看淡、看清、放下”人世间的各种情感纠结。这样哲学观指导下的生活,又会让人们感觉到缺乏真性情和缺少足够的世间乐趣。

在观察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个启示:中国文化的理想人格,是在经历了现实主义磨练后对人生有一种理想主义者明慧悟性上的通达。这种宽宏超脱的态度,能使人带着一种温和的自嘲和幽默心理度过一生;同时,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

这种生活态度就如同苏东坡的人生和诗句,一方面具有理想主义者的超脱,他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对待生死融于自然的态度,又体现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达观了然。另一面也不时体现出热爱生活幽默的一面,如他的好友张先生,年逾80,娶一18岁美貌少女为妾。苏轼作诗诙谐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是白色的,而海棠鲜红娇嫩,暗指一个白发老者娶一少女为妻。体现出了苏轼冷幽默、生活化的一面。在祭奠怀念他的结发妻子时,则又吟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体现出面对人生悲欢离合真情的一面。

苏东坡被贬黄州时,黄州肥猪极多,肥肉非常便宜,在生活极度穷困且受人监视时,苏东坡自己开垦种地,还可以把非常便宜的肥猪肉烹制成美味的“东坡肉”,体现出了理想主义者在困境中热爱生活的一面。在顿悟佛教的至理时可以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苏东坡经常参禅拜佛,却又喜欢豪饮,又可以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难怪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厨师、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打铁匠嵇康说“越名教而任自然”。人类有其强烈的自然属性,生而为人,与动物之不同之处在于经常自我询问人生的意义何在,渴望知道生命的真相。

有一个故事这么说:

两只猪在讨论活着的意义。白猪说:“黑猪哥哥,你来世做什么?”黑猪说:“当然是做猪了,白猪妹妹。”白猪说:“为什么?做人不是好一点吗?”黑猪说:“做人好?你看看我们的主人,天天从早忙到晚,满山遍野的跑,去给我们找吃的。我们天天躺在这里,多么舒服。”白猪说:“可是人会杀了我们的。”黑猪说:“横竖是个死。人也会死,大家扯平。关键看活的过程,我们是有福的,从出生到死,都有人养着。”白猪说:“黑猪哥哥,你真聪明。我们来世一起做猪吧。”黑猪说:“你以为想做猪就能做猪的啊?一辈子有人养着,什么都不用做,不用上班,不用锻炼,不用买房子,不用上医院,不用读ABC ,不用挤公车,不用还银行贷款,一家人天天在一起,连洗澡都有人帮我们洗,这么好的事情,谁都轮得到?”白猪说:“那怎么办啊?我来世一定不能做人啊!黑猪哥哥,你帮帮我。好不好?”黑猪说:“办法是有的。就是我先死。先去探探路,你后来。我们一起投猪胎。”白猪说:“你死了,我也不活。”黑猪说:“蠢猪,哪有猪自杀的?你一定活到被杀。”白猪说:“好的。我一定坚强的活下去。我要做猪坚强。”

如果我们认真想一想,猪的想法,其实是我们经常惯有的逻辑。

生而为人,有其活着的价值、理想、自由和追求。

生而为人,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立足当下,又怀揣梦想,不忘初心……

在步入中年的又一岁逝去,庆祝自己有幸在今世,生而为人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sishenghongy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猪与白猪的激情---超经典
猪八戒是黑猪还是白猪?你可能看了假《西游记》
各种各样的猪
猪八戒是黑猪还是白猪?
猪八戒是黑猪还是白猪,看过西游记的你真的知道吗?
大黑熊被宠物猪吓退!美国一头黑熊袭击白猪,却被黑猪吓退,真的是一猪二熊三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