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好,2020

      大约4700多年以前,中华民族的部落首领轩辕氏(后来尊称为黄帝)在经过长时间的东征西战后,终于统一了中原华夏各部落。战后,他率兵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历史学家们推测,黄帝即位的时间是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

在首次实现华夏大地的统一后,轩辕黄帝创建了古中国的政治和疆土体制。其中八个家庭单位称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
在另外一方面,轩辕氏召集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创造文字、制造乐器、研究制定历法,推广五谷(黍、稷、菽、麦、稻)的种植。
对于中华民族第一个最高的行政长官而言,能否顺利领导中华民族繁衍下去,必须解决两个非常重要的事项:一是土地能否有足够的粮食收入,以解决民族的生计问题二是如何来防治疾病,以保证民众不受到瘟疫、疾病的困扰而早夭。要顺利的应对这两个事项,必须得清晰的掌握自然和气候变化的规律。以便督导人们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播种和收获,并且还要教会人们如何防治疾病
但是,自然规律高深而变幻莫测,要想彻底掌握其非常困难
黄帝听闻:在甘肃的崆峒山有一位成仙的道长,名字叫广成子,遂前往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在见到广成子之后,广成子却对黄帝说:“国家在你的治理下,灾难频繁、土地贫瘠、各种瘟疫泛滥,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你不配和我论道。言罢即飘然而去”。黄帝听后如当头一棒,回来后便将自己关在小屋里面壁自省三月,而后又去见广成子问道。在经过了跪拜礼和虔诚的等待后,广成子说:“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在得到广成子的教化后,便在崆峒山上修建了一所道观,时常在道观中坐禅冥想在晴朗的夜空中观察宇宙星体的变化规律在四季中体会大气的运动规律;同时结合自身参悟自然、研究万物的生长规律,并且时常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炮制的雷公等大臣讨论医术,阐述病理。后世形成的《黄帝内经》,记录了黄帝和岐伯、雷公的对话实录。
在有一年的冬天,在新年来临之际,在位于河北涿鹿的首都,在坐北向南的宫殿大堂中,轩辕氏冥思苦想:总体而言,自然界是在按照春夏秋冬的规律在交替进行的;但是,从细节来看,每一年的气候条件又不完全相同。有时候的冬天会特别冷,有时候又没有那么冷;有时候的春天会特别多风,而有时候又不会那么多风;每一年的春夏秋冬气候如果在正常的范围内偏移过大、出现了极端天气,则经常会导致灾难频发,粮食歉收和瘟疫流行。这其中的规律和奥妙到底是什么?
黄帝召集医学专家岐伯、雷公和天文学家鬼臾区讨论自然界变化气候变化的规律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岐伯说:对于大地而言,大地与太阳的运动规律是决定地球生命现象的本质规律。太阳提供的光和热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阴阳的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所在平面称作“黄道面”。地球在黄道面上运行处于不同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的气候特征。总体说来,黄道面是一个大致的椭圆形平面。由于月球和其它行星等天体(主要是5大行星)的引力影响地球的公转运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总是在不规则地连续变化,每一年的黄道面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不规则导致了每一年的气候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由于五大行星的运动周期并不是以年为单位,而是以60年为循环单位,所以每一年春夏秋冬的气候和上一年的春夏秋冬气候经常不完全一样,而是会在标准的气候条件下有所上下左右的漂移。这种在正常气候条件的漂移出现了所谓的“太过”与“不及”。例如以冬天为例,“太过”指的是冬天比正常的冬天要更冷,而“不及”指的是没有那么冷。符合季节的正常气候条件称作“平气”。
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归纳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组合变化当中。
天文学家鬼臾区说从天干的变化规律来看,十天干甲和己一对,受到土星的运行影响显著;乙和庚一组,受到金星运行的影响显著;丙和辛一组,受到水星的影响显著;丁和壬一组,受到木星运行的影响显著;戊和癸一组,受到火星运行的影响显著。

自然界天气对大地的影响,如日晒、下雨、打雷、刮风、地球水汽的向上蒸发形成了天和地之间的升降运动和升降机制。这种升降机制和在大地上形成的气候特定的气候变化。用12地支的变化来表示其规律,12地支逢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4700年前,黄帝和岐伯、雷公以及鬼臾区的对话,在现代一般人来看,的确非常晦涩难懂。所谓的“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等词汇,在现代的天文学和气候学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太始天元册》中记录的银河系中,以28星宿和地球的相对变化,对于气候的变化来讲意味着什么?古人是如何准确的探测或者知晓?
众所周知,气候的变化对健康和生命的影响极大,其中变化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有无存在至简、至真的规律?

跨越时间的长河,宇宙的深处传来了黄帝、岐伯、雷公、少俞们的声音:“流淌着我身上鲜血的子孙后代们啊中华文明自我们这一代起已经向后繁衍延续了将近5000,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语言和文化随着时间、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内涵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近150年来,西学渐胜、东学渐衰,在我的子孙当中,已经很少有人研究祖先留下来的经典学问了,更不用说理解和使用他们了。事实上,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存在着至高无上、大道至简的生命哲学、天文学和医学。他的完美和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是用现代西方的学问依然无法认知的,他们有其独特的认知方法。”
谁能将祖先们的学问用现代人理解的语境和方式传下去,去继续传给身体将持续流淌着五千年血脉的黄帝后代们?”黄帝在发问、岐伯在发问、雷公在发问……..,祖先们在发问……
请将这个使命交给我们,请将这个无上光荣的万斤重担交给我们由我们来承担”。同人们说。
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大概是1.5亿公里,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大概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连同太阳一起在进行着围绕银河系的运动。而太阳距离银河系的中心约2.7万光年,太阳绕其转一周则需要至少2.4亿年。
宇宙的年龄大概是138亿年。即将来临的2020年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重复运动,而是在重复运动的同时,来到了宇宙中一个新的位置
2020这个数字和新的位置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有没有更深的涵义与寓意?
我们依然不清楚生命是否可以再次重来,但我们知晓生命的存在有更高维次的意义。

面对着新时刻,过去的一切成败得失都显得微不足道,过去一切的一切都变得不值一提。
我们已经闻到了新时刻的芳香四溢,一些新的壮举即将在新的时刻中轰轰烈烈的发生。我们张开了双臂。
你好,2020。我们来了。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sishenghongy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运气樗讲:天文作为基础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属性
有关二十四节气,你都知道哪些?
茉域茗香|元宵雨水满月时
宇宙也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认识同人系列:黄河青山—中医大宇宙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