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分

论语中有一则故事。
孔子和四位弟子在一起谈话,问起四个人志向和抱负。最后一个回答的曾点说:“莫春成,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而前三个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志向和抱负则是这样的:子路第一个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冉求第二个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公西赤第三个说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相比前三位通过政治抱负、维护礼制建立社会秩序,孔子更赞同曾点的观点。孔子年轻时热爱政治,但是在鲁国的从政的经历是失败和不愉快的。孔子在当时具有全能的才华,很多政治家钦佩崇拜他。但是却没有政治家真正接纳和信奉他。孔子晚年,更崇尚自然之美。大自然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春夏秋冬,星星显现又隐去,天体的运行是那样的有序。在希腊语中,宇宙的本义就是“秩序”。人类建设的政治制度即使再完美,又怎能和大自然的秩序相媲美呢?孔子的晚年,更加热爱自然界的山山水水。暮春三月的诗情画意,仿佛是举止从容、各有所安的大同世界。

公元353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也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东晋的名士、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一群好朋友孙统、孙绰、谢安等41人,宴聚于浙江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浙江绍兴,四季分明,竹林溪水边春意盎然,与会者诗性大发,当场写了很多诗。王羲之为这些诗集作序,描述宴聚的盛况。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和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把盛酒的杯子放在流水的上游,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而饮之。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感受大自然春天的气息,感受到极大的自然审美享受。
王羲之升华道:“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朋友分享;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记录不同时代的诗篇纵使时代变迁,但人们的思想情趣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后世的读者,读到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心灵感应
东晋是士族门阀社会,知识分子受到了佛家和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佛家强调生死涅磐,道家强调回归自然。王羲之在诗集的正文写到:“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天下万物,五彩缤纷。当我们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世界,我们所接触的一切就显露出新的灵魂,新的生命。
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文章极美,书法也极美。暮春的生发之气,身处竹林流水和广袤宁静的心境促成了书法的永世楷模。
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写下了著名小说《瓦尔登湖》。作者从哈佛大学毕业多年后,回到自己家乡马萨诸塞州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作者砍伐树枝,给自己建造了一间木屋,他上午耕种,中午在树荫下休息,下午读书,在瓦尔登湖畔过了两年自耕农的生活。

在瓦尔登湖畔纯净透明的湖水和茂密翠的山林当中,梭罗以一颗纯净的心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和城市生活相比,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是贫困的,但他却感到非常富有。因为他能呼吸到瓦尔登湖春天新鲜的空气,感受长长夏日的阳光照耀,行走在秋天的黄叶中,在冬天的白雪皑皑的寂静中品味生命的意义。
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见出真正的美,因为人来源于自然。人和自然的高度契合造就了美。春天的芬芳、夏日的蝉鸣、秋天的黄叶、冬日的寂静,中国人一年24个节气反应了人在大自然变化中的高度契合。
中国的古诗,前两句通常是写景,后两句则是升华为人或者人的意境。
例如白居易的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牧的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王维的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水田园诗5
除了《兰亭集序》王羲之还有《兰亭诗》
死生亦大矣中大字新探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二)
王羲之《兰亭集序》解密之仰观宇宙之大
我把对生活的种种关切埋在湖底 | 李立宏为你读诗·第1041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