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恶意串通「民法典154」
userphoto

2022.08.12 菲律宾

关注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 民法意义上的“恶意”与“善意”与日常生活中的善与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民法典上的“恶意”就是“知情”。“知情”就是“恶意”,“不知情”就是“善意”。

  2. 恶意串通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即“恶意且串通”。如果说仅仅存在恶意,并没有串通行为,其民事法律行为也不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3. 但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常常以恶意等同于恶意串通,认为只要存在恶意,就属于恶意串通,其民事法律行为就应当认定为无效。

  4. 虽然通过恶意串通来认定合同无效在实践中是很罕见的,但我经办过一个案件。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一与被告二之间签订的《居民回迁安置购房协议书》及《补充协议》存在恶意,违反法律规定,应认定无效。”但事实上,庭审过程中以及一审判决通篇说理,仅仅围绕“恶意”这一概念,完全没有涉及“串通”。事实上,案件中也不存在任何一方也没有办法提供有关“串通”的证据。最终,人民法院以存在恶意而认定协议无效。

  5. 之所以人民法院强调“恶意”这一概念而完全无视“串通”这一概念,或许是因为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在案证据推定是否存在“恶意”,而是否存在“串通”行为是没有办法通过推定来认定的。最终导致,人民法院仅以存在恶意就判定相关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判决出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要件及除外情形
如何认定重大误解?
每日一“典”: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梳理汇总、要点解读
关于《民法典》中惩罚性赔偿规定浅析
每天学点民法典第十八天——诉讼时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