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万别学医”,这个社会不需要医生了吗?

本文投稿作者:玖柒 文章已开放自由转载

曾经,医生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是受人人尊敬的身份。医者仁心,医生在人们眼里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如今却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人不想学医或是不想自己的子女学医?

或许,医学生和医生的处境早已变了样。

高考过去,一阵庆祝放松后,到了考生们考虑未来专业的时候。大学读什么专业,该选择哪条路,对于刚刚离开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一个很迷茫的话题。

这时,网上出现了诸多前辈、学长学姐评论留言,“千万别学医”“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啊”……经常一篇帖子刷下来对于学医的看法大多是否定的。作为一名医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论我有共鸣却也有不平。

网友们列举出了各种学医不好的理由。

首先,学医之路异常坎坷,医学生的大学一般不是平常大家想像的大学那样认真上课、课后约同学出外游玩,可以随心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的生活。动不动就要为了考试熬夜复习背书,要在课外挤时间做实验做科研,甚至有同学劳累到脱发、暴瘦。并且,医学生的考试难度高,我们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时候不能自我处理好便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我明白学医的劳累,却还想说,学医也有它的乐趣。每个人的喜好兴趣不一,对于有些人来说,学习的过程中探索人类身体的奥妙,能够深入了解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生命机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我们的课堂上不是简单的抬头看老师低头记笔记的枯燥,经常在老师幽默轻松的语气下学到以往从未听说过的关于人体的新鲜的知识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惊讶和惊喜。

没有哪个专业要想学好学深是容易的,不单是从医,各行各业都有其难处。克服学习的疲累和化解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兴趣。如果你真的对医理生理产生兴趣了,那么你会有更好的潜力应对学医过程遇到的困难。

其次,医生的工作远比常人辛苦,医生面对着来自家属和医院的巨大的压力,只收获着一份平常的工资。电视里光鲜亮丽的医生不仅年轻,还住着大房子开着好车,但是与现实却差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一直处于热门话题的医患关系长居恶劣情况,各种医生不遵守职业道德或是病人家属报复医生的案件层出不穷。医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时,纵使医生的工作看上去再神圣也使得人人望而却步。

从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来看,有一部分原因是医生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院里排队看病的人总是很多,医生总是忙不过来,尤其是大医院。最终导致医生拖着疲惫的身躯看门诊做手术,却收到来自病患的投诉,投诉医生服务态度不好。

很多统计数据都表明现在每年毕业的医学生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医学生的就业压力还是很大。

看完这些令人沉重的事实以后,对医学专业抱有期望的学生和家长开始犹豫。毕竟,在现在这个更加广阔和发达的时代,已不是三百六十行了,存在着三千六百行甚至更多供人们选择,似乎没有必要放弃其他前景好收入高的职业去从事一份又苦又累的工作。

大学入学后,辅导员对我们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为什么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我以为很多人会是对医学不够了解,没有意识到学医的艰难而天真地填报了这个志愿。但结果是,一半以上的同学家里都有长辈从事医生的工作,他们对当医生有多辛苦了解得一清二楚后还是选择了学医。学院书记问我们,“你们是父母让读的医还是自愿选的?”大家喊出的答案居然都是自愿。

同班的班长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说道,她父亲是儿科医生,坚决不让她学医,但她自己报了;室友因为想学医差点和想让她学金融的父亲闹翻......明知道日后会遇到自己料想不到的困难也坚持了学医,不一定是有多么高尚的救人济世的想法,但必然存在着那么一份帮助这个世上的人们的信念。

那么多人提出不要学医,却是否考虑过,难道未来我们的社会就不需要医生了吗?不是的。面对对医学感兴趣的学生,我想应该给予的是客观公正的对于医学专业的评价,帮助他们综合考虑这个职业是否适合他们,而不是一味地将年轻一代拒之门外。

去年冬天,在医院见习的时候,我拿着血压计去病房,病人看我是个学生便一边跟我说话聊天。血压计是新型的,我第一次测没用好,病人在一旁也不怪我,安慰我说没关系。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一点安慰,一句舒缓的话语,可以让人和人之间没那么僵硬。

我在医院看到的是,患者可以完全地信任医生,认真遵守医生的嘱咐,医生再忙也不会对病人冷言冷语。也许我看到的并不全面,却也可以说明,关系是可以调节的、是有希望缓和的。

当我看到护士们在病房外面的黑板上给糖尿病老人讲基本知识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们就像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之间一样存在温暖和欢乐。

拿我自己来说,在填报志愿后,正式入学前,我对于学医终究不算有太大感觉。而在开学典礼上,当所有医学生举手宣誓,说出我们的誓词的那一刻,“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这样坚定的誓言打动了我自己。我正式成为了医学生,我的肩上无形中多了一份责任。其后的学习里,不仅是为了父母和自己坚持下去,也有一份为了当初的宣誓而坚持努力的忍耐。

未来需要医生,关键不是劝说别人放弃学医,而是应该劝说他们谨慎考虑。经过谨慎选择后的学生,在这条路上会有更加坚定的毅力,会有更好的准备应对未知的困难,也会有更大可能成为优秀的医生。

不学医并不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方法,换了我,我想对那些对医学抱有美好期望的孩子说,多去全方面了解这个职业,了解过后如果还是坚定地想选择读医,那么我欢迎你加入这个专业。

写作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生艰难的一面
17岁考上985,25岁博士毕业,现实版“顾魏”在此,履历惊艳网友
都被985大学撤消了,谁还敢读这个专业
“医学生”和“师范生”有啥差距?对比才知道差距,希望你没选错
医患关系紧张 三成学生不想当医生
为何每年毕业的医学生那么多,医生却少之又少?原因引人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