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媒体负面报道影响医患关系?权威杂志BMJ发文了……

作者 | 徐徐

来源 | 医学界



医患关系,这个屡屡在新闻媒体中出没的词,居然出现在了学术期刊里?!



还是顶尖的医学学术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一项研究表明:央视的负面报道使医生和患者在医患关系的认知上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是什么研究?


201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披露:大型公立三级医院的医生从制药公司获得回扣,并认为回扣的成本导致其中20%-40%药价上涨。



该报道很快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讨论,尤其是这个报道直指“收受回扣的医生”是导致药价上涨的罪魁祸首!自此,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为此,这篇文章对这个负面报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说这个研究之前,先来介绍一项调查。


中国卫生保健改善评估调查CHIES)是一项针对医患双方的全国性调查,用于评估双方彼此的满意度以及对医患关系的认知。


近期的一次CHIES是在2016年12月19日-2017年1月11日。这期间,中央电视台播放在12月24日播报了上述提及的负面新闻。


在接下来的2周,该新闻迅速席卷了各大新闻媒体,包括电视、报纸、电台、社交媒体。


该项研究假设,所有公众都被告知了这项新闻,并将受访者分成了两组——根据电子系统中记录的调查时间分为“报道前”和“报道后”两组,比较两组的认知得分。


研究数据来自于全国31个省份共136家公立三级医院,每个省至少有一家省级综合医院、一家省级中医医院和一家省级妇幼医院。


对医患关系的评分,CHIES采用的是五分制的李克特量表。每个问题有以下五个选项:“完全不同意”、“不同意”、“无所谓”、“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5分。


此外,为消除因受访者的社会经济、人口和地理特征不同引起的混杂,研究者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估计负面新闻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影响。



结果是啥?


报道前后掉分最严重的是医生,减了5.96分;其次是住院患者,降低了1.18分;最后是门诊患者,基本没有多大变化,仅较之前减少了0.61分。



门诊患者对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波动不大,研究者认为有这几个原因:首先,门诊患者和医生交流时间短——平均大概5分钟;其次,门诊患者流动性高,由于医疗转诊制度尚不完善,大多数患者没有固定的医生;另外,门诊患者会寻求信任的医生进行诊治,因而对于负面新闻的反应不大。


相比之下,住院患者(医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的就医(工作)环境,住院患者通常在医院呆上至少几天,并且有更长的时间与医生沟通,这使他们对于负面消息更加敏感。


因此,一旦患者在负面报道后对医患关系产生了负面的认知,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反应;与此同时,一旦医生遇见了受到负面影响的患者,如没有进行妥善的沟通,医生也容易产生消极反应。



媒体的角色?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的涌现,社会上形成了多种风格不同的思想流,并且他们更倾向于去追逐公众的眼球。而医患关系恰恰是一个很吸引人关注的话题。


公众对于医患关系的看法很容易受到媒体报道、评论的影响,同时,媒体塑造的医生形象会影响公众对医生的认知。


更可怕的是,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样的负面报道的影响力远不是一传十、十传百,而是瞬间爆炸式地增长。


如若媒体未经深入分析、只追求新闻性进行负面报道,则会激起公众对医生的抵抗情绪,影响医患关系。而这种先入为主的负面形象,对于医生而言显然是不合理的。


不幸的是,央视的新闻只报道了药价高的问题,却没有触及到药价高的背后,医生收受回扣的深层次原因。


殊不知,其根本在于医疗体系中不正当的财政激励机制。在政府补贴的减少、价格低廉的服务和固定比例的药品加价等资金机制下,公立医院和医生正规收入不足,这就导致了整个系统对药物产生收入的依赖。当公立医院的收入和处方药捆绑在一起,这种非法和不道德的交易就成为了公立医院的常见做法。


如果能在深刻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披露,而不是直接将医生绑在耻辱柱上进行鞭笞,医患双方或许对这些负面消息能够做出更加心平气和的反应。


而不是互相给彼此扣分。


当然,对BMJ此次分析,也有读者提出反对意见。


有业内人士认为:


第一,时间先后关系不能证明因果关系;BMJ这篇文章中在报道的前后对比,本质上是一种横断面研究,不能证明其因果关系。


第二,即使存在因果关系,也是医疗回扣等问题本身导致的,而不是揭露问题的媒体导致的,除非认为掩盖问题是更好的选择,但实际上掩盖问题只会让问题继续恶化,讳疾忌医不是解决问题的正当方式;


第三,报道事实,是媒体的权利,而深挖根源并改善,是行业的义务。把医患关系的恶化归因于媒体报道,而不是行业痼疾,并将行业自身反省问题根源的责任推给媒体,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对此,你是什么观点呢?请留言表态。


参考文献:

[1]Sun J, Liu S, Liu Q, et al.Impact of adverse media reporting on public perceptions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China: an analysis wit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BMJ Open 2018;8:e022455. doi: 10.1136/bmjopen-2018-02245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MJ Open刊发研究称:媒体报道药品回扣导致药价高,使中国医患关系恶化
上市公司如何应对媒体的负面报道
民营企业如何防止或减少负面报道
AC测评,话不要说满
如何运用宣传手段有效提升社会公益组织的品牌影响力
如何利用负面报道促进销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