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民,顺民,草民,贱民,刁民,训民,游民,贫民的基本含义和区别

由此对人们经常谈到的良民,顺民,草民,贱民,刁民,训民这些词有了兴趣。究竟这些词语的基本含义和区别是什么呢?下面根据百度汉语的解释归纳如下。

(一)良民

基本释义

1.旧时指一般的平民(区别于“贱民”

2.旧时指安分守己的百姓。

详细释义

旧时指安分守法的百姓。

《管子·明法解》:“盗贼弗诛,则伤良民。”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今日贼良民之甚者,莫大於数赦。”《三国志平话》卷上:“如自愿去了黄巾,便为国家良民,如不去黄巾,全家诛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查该 韩凤岐 确是大大的良民,请长官开恩释放。”

旧时指一般的平民,区别于“奴隶”。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或取良民以为奴婢,名曰自卖民。”《隋书·艺术传·耿询》:“ 煬帝 即位,进欹器,帝善之,放为良民。”

(二)顺民 

释义:1、顺应民心。2、教化百姓。3、旧指听天由命、安守本分的人。4、泛指逆来顺受的人。5、指归附外国侵略者。

出处与详解

1、顺应民心。

  ①《孝经·广致德》:“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邢昺 疏:“若非至德之君,其谁能顺民心如此。”

  ②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 高祖 文皇帝 应天顺民,受命践祚。”

  ③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应乾动寂,顺民终始。”

2、教化百姓

  顺,通“ 训 ”。《管子·牧民》:“守国之度,在饰四维;顺民之经,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庙,恭祖旧。”

3、旧指听天由命、安守本分的人

  ①《列子·杨朱》:“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此谓之顺民。”

  ②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 三代 之盛无乱萌,教也。 夏 商 之季世无顺民,俗也。”

4、泛指逆来顺受的人

  ①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

  ②柳青 《狠透铁》五:“三十来岁,还是光棍汉,和他妈一块过着他是暴君、老婆婆是顺民的无冲突的日子。”

5、指归附外国侵略者。含贬义。

  ①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者北京之破,民则愿为外国之顺民,官则愿为外国之总办,食其俸禄,资其保护。”

  ②田汉《回春之曲》第三幕:“ 日本帝国主义正企图继续进攻中国、奴役中国人民,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不愿意做顺民的起来,杀啊,前进!”

(三)草民

【释义】:1.古代无官职者在皇帝或官员面前的自称。2.草野之民,平民。

出处《论语》

草民态度

“没有人让你发言,你就不要发言,除非你有野心;你什么也不是的时候,就应该按部就班,安分守己,什么条件都不要提;你是要是上进的话,你就努力创造条件。”

词源追溯

1.“草民”一词的词源就在孔子。

见“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语出《论语》

其义是说,“小人”就像草,“君子之德”的“风”吹来,他们一定就会顺着倒下去,不能直起来。

孔子还有一句话:“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近年来,草根族、草根性、草根英雄、草根阶层、草根经济、草根精神、草根意识、草根情结、草根作品、草根网站等众多与“草根”二字联系在一起的词汇,频繁出现在各类文章和媒体报道中。

“草根文化”,从词源上可追溯到19世纪美国的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蕴藏着黄金。后来社会学领域引入“草根”一词,赋予其“基层民众”的内涵。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 roots(草根)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为: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有人据此认为,“草根”一词具有美国血统。其实,它与中国的渊源更为久远。

草根族,草民也。“草民”是个地道的中国概念,虽然在古代不无贬义,但今日“草根”的说法也有小人物自嘲之义,因此两者相通。草或草根,顾名思义,就是指处于底层,附着于土地;普通,卑微,不引人注意,但无所不在;弱小,但有顽强的生命力,以及自发自生,不称著于庙堂与(四)贱民 

贱民是一个汉语词汇,贱民是指等级社会中社会地位世代低于士、农、工、商四民的特殊的社会阶层,一般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贱民往往和特殊的职业有关。如奴仆,娼优,隶卒等,即包括妓女,演员及衙门里的执役人。在很多社会里贱民和奴隶制度有关。[1]

鄙视奴隶,称为贱民;唐代贱民阶级,大体上可分为官贱民与私贱民二种:官贱民又分为官奴婢、官户、杂户。工乐及太常音声人等;私贱民又分为私奴婢、部曲、客女、随身等。此两种贱民,因隶属不同,所受待遇,自不一致。即在同一阶级中,官奴与官户,私奴与部曲,身份地位,亦不相同,阶级之中有阶级,卑贱之下有卑贱,内容复杂,区别为难。

在很多社会里贱民和奴隶制度有关。在现代社会中,大部分国家由于等级制度和奴隶制度的废除,贱民制度也随之废除,对贱民的歧视也成为非法行为,甚至有的国家还制定了对贱民的优待政策,但对贱民的歧视并没有完全消除。

各国制度

贱民制度,指的是古代中国除士(学者)、农、工、商四大公民外,还有「贱民」,称为「贱籍」阶层。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南、朝鲜、日本、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国家,皆在不同程度上沿袭了中国的“士农工商”四民的划分。

中国

中国古代有一群社会歧视的贱民,主要由奴婢、娼妓、皂隶、倡优、乐户、丐户、堕民、疍民等构成,社会地位卑贱,不得报捐,更不得参加科举。

贱籍世代相传,不得改变。广东有疍户,以船为家,捕鱼为业,生活漂泊不定,不得上岸居住。江苏苏州府有丐户,也为贱民。江苏丐户、浙江堕民、陕西乐户、广东疍户、九姓渔户等自清代雍正元年起陆续开豁为良,逐渐消除了中国的贱民阶层。

(五)刁民

刁滑的人,旧时官吏多用作对不听管束的百姓的蔑称。

意指奸诈邪恶之民。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纪风俗》:“时刁民皆囚服破帽,率以五六十为群,沿街攘臂,叫喊号呼。”《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 

(六)训民

第一种意思指教导民众。第二种意思与顺民相同。

《国语·鲁语上》:“夫诸侯之患,诸侯恤之,所以训民也。” 韦昭 注:“训,教也。教相救恤也。”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轨,所以篤俗训民,静一流竞。” 宋 徐铉 《蒋庄武帝册》:“稽古皇极,训民事神,詔大号以崇正真之风,垂大名以纪昭明之德。”

(七)游民

1. 古代指无田可耕,流离失所的人。

《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新唐书·康承训传》:“出金帛募兵,游民多从之。”《清史稿·食货志一》:“编审五年一举,虽意在清户口,不如保甲更为详密,既可稽察游民,且不必另查户口。”

2. 今指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3. 指无固定职业的人。

《大戴礼记·千乘》:“太古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各安其居,乐其宫室,服事信上,上下交信,地移民在。”王聘珍解诂:“游民,不习士农工商之业者。” 宋苏辙《民政策下第一道》:“故臣欲收游民之庸调,使天下无侥幸苟免之人,而且以舒农夫之困。” 明卢象升《屯政疏》:“务使所属无游民旷土,而刍粮赖以充盈。” 清曹溶《悯荒》诗之二:“游民轻去乡,担釜卧沟侧。”

游民是在主流社会失去容身之地的人。他们所托命的空间称做江湖,那里风游民波险恶,一饱难求。他们所追求的是“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有朝一日能“发迹变泰”。“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是他们的美好愿望;“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他们的最高理想。他们没有原则,“有奶便是娘”。他们一方面显得很英雄豪迈,一方面也鱼肉良善,全不觉得有何矛盾而于心有愧。他们醉心的是无法无天的自由,是“哥不大,弟不小”的平等,然而一旦组织起来,忠义堂上的交椅却不容有丝毫差池。他们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义气”,“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靠得住靠不住,全要看够不够义气了。代表义气的尊神就是“义气千秋”的关羽。

(八)贫民

指工人农民外,没有固定的职业,依靠自己劳动或依靠很少生产资料自己经营为生而生活贫苦的人。

详细释义

贫苦的人民。

《管子·侈靡》:“巨瘞堷,所以使贫民也。” 尹知章 注:“瘞堷,谓壙中埋藏处深暗也。贫人虽无财而有力,故教之巨瘞堷以役其力也。” 唐 孙樵 《书田将军边事》:“加以败卒贫民,持兵羣聚,因缘刼杀,官不能禁。”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吾乡贫民,冬月操作,怯寒僵手,则为地窖以居。”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演古代 罗马 贫民革命,且有些英雄主义的色彩。”特指无固定职业而生活穷苦的人。如:城市贫民。

(十)人民

基本释义

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群众。造福~。为~服务。

详细释义

1、百姓;平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2、泛指人类。

2020年2月16日于江西南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雍正整治民风,想把刁民全教导成顺民,拾金不昧者的赏赐超乎想象
草根之歌
读【戒石铭】有感
达人:草根明星涌现 贫民梦想成真
揭秘:明朝“贱民”都是些什么人,究竟能“贱”到何种程度?
对比唐、宋、明、清四朝的户籍管理制度,宋朝人民最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