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鸣远28件作品,带你领略花器宗师风采
紫砂壶百科全书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陈鸣远是清代康熙年间人,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无不精美绝伦,以精湛的技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闻名于世,有“壶隐”之称。他在茶壶形制的设计上,力变明末筋纹器形,多以自然形体如壶,成为今日“花货类”的宗师,并使花货茶壶崛起成为紫砂茗壶的重要形制,且从日常生活着眼,创制出各类像生作品,栩栩如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极大地丰富了紫砂陶的纯艺术欣赏门类。陈鸣远的仿生花果作品,历代陶人无出其右,堪称一代花器圣手。

清代是紫砂艺术百花齐放的时期,紫砂形制由大而粗犷向小而精致发展。陈鸣远,在继承了明代制壶古拙、凝重、质朴的基础上,更将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加以艺术化的提炼。除茗壶外,其所制清供雅玩、瓜果小品如菱角、扁豆、花生、玉蜀黍、慈姑、栗子、藕片、荸荠、核桃、白果等,皆构思脱俗,善翻新样,把果蔬的自然生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再配以契合果蔬肌理的泥色,令人拍案叫绝。

相比案头文玩,陈鸣远所制茗壶因其数量少、保存困难,更被世人所珍爱。陈鸣远周旋与江南一带著名文人之间,如桐乡汪文柏、海宁曹廉让等等。高超砂壶技艺和风雅的文人翰墨相结合,使陈鸣远的作品臻于超尘脱俗,是砂壶工艺上乘之作。

清早期·陈鸣远制段泥洒红桃形酒令杯

此杯寿翁人物雕塑精妙,将自然半桃之景与寿翁之形巧妙融合为一,寓意吉祥。酒令杯是在筵席之上提助酒兴的器皿,此件陈鸣远制器在传统基础上做了创新,可谓匠心独具。

陈鸣远 桃杯

清初 “仙掌之香”陈鸣远制佛手杯

此件陈鸣远制佛手形紫砂洗是一件仿生作品,通体以佛手为形,佛手的枝叶及根茎雕刻灵动,造型独特,构思巧妙,形象生动,再配以契合肌理的泥色,给人以鲜活的审美感受。整体的寓意上巧借“佛手”作为“果中仙品,世间奇卉”所蕴含瓜瓞绵绵、吉祥太平之美誉。

陈鸣远 斑竹杯

陈鸣远制岁寒三友紫砂茶杯 (一组)

陈鸣远制 千载杯

杯呈松树桩形,松枝为柄,杯口自然随形,把持手感舒适,杯底自然伸展的松枝和主干依托为足,杯身树皮肌理及枝杈表现逼真,杯柄两侧又长出新枝,枝上挂几蓬松针,成老干新枝的气象。整个松桩苍劲有力,寓意苍而有劲,永生不衰。杯身一侧留白处题“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松”,行书具有康熙书法家曹廉让的书法风格,印款可对照于多件陈鸣远传世作品,经得起考证,真迹无疑。

清初 陈鸣远制 紫砂南瓜壶

作品采用经典的南瓜壶造型,壶体即为南瓜状,壶盖为瓜蒂状,壶嘴由瓜叶卷成,壶把则是瓜藤模样。壶身上筋脉叶瓣刻画逼真、生动自然,壶嘴、壶把和谐统一,俨然同根而生,充满着大自然的田野气息。

紫砂南瓜壶器形匀称饱满,清新活泼,玲珑精巧,温雅可爱,茎、须、叶均被雕琢得逼真细致,又有意喻弃官归隐不慕荣利之人的内涵,深得文人雅士的推崇与喜爱,无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紫砂精品。

陈鸣远制廉斋铭乌泥束腰壶

清初 陈鸣远制 传香壶

香壶,壶呈方斗式,造型简约,上宽下窄,俊秀挺拔。方柄,方流,下承四足。底镌有「令我胸中书传香」、「鸣远」行书刻铭与款识,以及「陈鸣远」、「壶隐」阳刻篆书印款。紫泥蕴藉翰墨书香,文人风雅,尽萃于斯。此壶身、盖、流、把与足之四角外皆作凹筋,身、盖、足、流并于内侧出筋。短弯流之弧形曲线巧妙而流畅,恰到好处,与四方形的壶把成圆与方造型之对话;艺匠一丝不苟,精工之极,见之于所有细节处。比例权衡,全面观照,造型近于完美,简约又不失于变化的几何造型,充满简约素雅之美感。尤以所作脊棱出筋,犀利有力,更见峭拔精神,艺匠以全神贯注之,使此壶益显骨相清奇、劲挺不凡。

陈鸣远所制作的方壶,传世共有四把最著名,此「传香壶」即为其一,它与制作于丁卯年(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陈鸣远制丁卯壶」钤有相同的「陈鸣远」、「壶隐」两方印,「壶隐」为陈鸣远别号,「壶隐」方印乃极少见于其传世壶作中者,与寻常所制不同,两者显然为同年或同时期所制作。值得注意的是,其它的三把方壶之造型作「四方鼓腹」或「四方圆角」造型,俱为敦实厚重、寓圆为方或化圆为方者,均为陈鸣远承继自晚明紫砂壶式。

陈鸣远·鸣远四方

四方造型,壶腹呈方鼓形,短颈,方壶口,盖面鼓起,圆形钮,四钉足,与传统的传炉壶略有不同,乃是继承中有发展,此壶三弯流特别有精神,环形方把也是刚柔相济,整款壶古朴、儒雅,气韵不俗。壶身由文柏题字,更显文雅。

陈鸣远制 素带壶

清康熙 陈鸣远制南瓜壶

壶作七棱腹,卷叶成流,流口一任自然,瓜藤作壶柄,蜿蜒灵动,瓜梗作盖钮,挖中空而显秀巧,南瓜造型活灵活现,浑然天成。一边刻“骨清肉腻和且正,摘苏句。鸣远”并钤“陈鸣远”篆书印章。书法铭文雅健,有晋唐人风格,印鉴与天津艺术博物馆所藏《陈鸣远制天鸡壶》相同。

陈鸣远款橄榄壶

清早期 陈鸣远制百果水洗

清早期 陈鸣远制洒红桃形洗

陈鸣远款紫砂桃形水盂

清康熙 陈鸣远制段泥半桃

 陈鸣远款紫砂摆件 (一组六件)

古人曰“木实为果”,“有核为果”,果,开花所结之实,象征丰盛丰收、世代绵长,寓意吉祥。宜兴地区属江南富饶之地,水利发达,气候温润,瓜果繁盛,当地的紫砂艺人们以这些瓜果为样,创制了大批精美的仿生之器,为世人所喜。此组摆件,共计六件,作者调各色泥砂仿生等比例制作而成,其纹路、肌理几可乱真。此组摆件钤印“陈”、“隺邨”、“鸣远”等章款,陈鸣远为清康熙年间紫砂大家,擅制花器,可谓古今紫砂第一圣手,无人能出其右。

清早期 陈鸣远制石榴形花插

古时人们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象征着多子多福;又因其花朵和果实鲜艳饱满,亦有富贵吉祥之意,故在艺术创作中常有以石榴形象为题材,经过艺术化加工而成的作品,此件紫砂花插便是其中之一。此器仿生作石榴之形,倒置成花插,器表以洒浆工艺渲染装饰,并塑花果枝叶贴附于表面以做瓶足和手柄。瓶身腹部钤印一枚篆文“陈鸣远制”方章。陈鸣远为紫砂制作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其工艺卓绝,不论花器、光器皆可信手拈来,此件花插制工细腻,形态拿捏精准,当为其花器的代表作品之一。

陈鸣远制竹笋水盂

此器从笋尖、笋壳以至笋头,莫不雕工精妙,质感丰富,令人赞叹。笋身弧度轻微,颇为饱满,浅黄泥,根部稍稍涂褐红色。形似横卧竹笋,形态丰满。六片笋壳紧紧相叠缠裹,中央开一不规则的椭圆形口。笋壳细密的筋脉根根清晰如真,根部笋须及切面的微孔表现得唯妙唯俏,虫蛀痕迹表露自然,口注功能合理。根部钤阳文隶书“鸣远”小方章。至于下方以紫泥为底的竹叶形底盘,与壶身自然衔接,制作工艺新奇。整器文人精神内涵丰富,艺术品位极高。

早期 陈鸣远制仿古紫砂簋

这件陈鸣远所制紫砂簋在目前所见的陈鸣远作品中极为少见,质感逼真,厚实敦穆。制作工艺细致精美,为紫砂博古陈设佳器。器底行书吟有“鸣远”二字款。

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食时使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件紫砂簋圆角,敛口,仿青铜器兽耳,简洁明了,只取上古时代簋造型中浑厚神秘之感,显得庄重大气。簋身并未雕饰复杂的纹样,只在执耳处略施雕琢,庄重而又典雅大方;腹底饰以平行的瓦棱纹,每一层瓦楞皆微微上扬,层层递增,工艺精密细致。泥质紫褐色,坚挺润泽,表现出浓厚的古意,是一件珍贵的陈鸣远所制仿古紫砂器。

陈鸣远制紫泥梨皮仿古爵杯

陈鸣远制紫砂凫尊

陈鸣远制仿古鹦鹉杯

陈鸣远 四脚龙鼎壶

此件作品为清代制壶名师陈鸣远的仿古紫砂壶,运用紫砂工艺仿造商周时期盛酒器盉的造型及视觉效果,工艺精湛,效果逼真,尤其是壶盖及把手部位的龙首雕刻,充分展现了商周时期龙作为神灵化身的威严与肃穆。此件作品从整体上来说给人以古典肃穆之感,用紫砂仿制青铜器的工艺效果此件作品可谓是达到了极致。

陈鸣远制荷叶形莲瓣洗

陈鸣远舍得葡萄文盘

陈鸣远制紫砂“携子提孙”水丞

水丞紫砂质,取田螺形,腹较深,色沉着。塑一只大田螺的外壳两侧各趴一大、一小田螺,取“母子孙”之意,三只田螺背角着地成三足,田螺形象饱满,懒散可爱。底落有 “陈鸣远”篆书方章。此紫砂水丞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制工精细,名家收藏,屡次出版著录,是一件珍贵的文房用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带有原盒,盒上有文“陈鸣远母子孙螺”。

 名 | 壶 | 赏 | 析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熟慎留传其作——陈鸣远紫砂作品
紫砂学院|舌尖上的陈鸣远
逹觀|鸣远传器 · 拍场表现
几十款特造型的紫砂壶,个个都是精品!
捏、塑、贴、雕,你是否还在混为一谈?
65款紫砂壶经典器型图例及名称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