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盥洗环节指导(四)
2.部分幼儿不愿惠漱口
有些幼儿在教师的多次提醒下才勉强漱口;有些幼儿喝了一口水就当漱口;还有一些幼儿干脆不漱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受家庭生活习惯的影响,许多幼儿没有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二是幼儿缺乏对漱口作用的认知,不知道漱口对口腔有什么好处,因此他们往往不喜欢漱口。
(二)托、小班幼儿的问题应对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并没有真正懂得漱口有清洁口腔的作用,对漱口活动没有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可抓住幼儿漱口现场的教育契机,组织幼儿通过切身体验,学习漱口技能和方法。
1.活动激趣
一位小班教师记录了这样的场景:
吃过午点后,阳阳来到盥洗室,请我帮忙挽起袖子,然后就见她打肥皂洗干净了小手,又洗了洗嘴巴,之后擦干小手后端起小杯子喝了几口水,就搬小椅子来到了寝室里,准备看书。我说:“阳阳,你还没漱口呢。”阳阳看了看我,说:“老师,我的嘴里很干净,我把点心和牛奶都吃到肚子里去了。”
从阳阳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自己已经把点心都咽到肚子里去了,嘴里应该是很干净的,就不用漱口了。面对这样的幼儿,教师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呢?教师可以通过四个小活动,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让他们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 活动一 嘴里干净吗
活动目标
观察口腔中的残留食物,感受不舒服的感觉。
活动准备
每人一面小镜子。
指导建议
1.幼儿吃完点心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嘴里真的干净吗?请幼儿说一说嘴里的食物是不是都能咽到肚子里。
2.请幼儿张开嘴巴用小镜子照一照,观察自己牙齿上和齿缝里有什么。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口腔里残留的食物,知道口腔里并不是绝对干净的。
3.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东西在嘴巴里舒服吗?让幼儿感受嘴巴里有很多的食物残渣,很不舒服。
活动二 漱口歌
活动目标
学习《漱口歌》。
活动准备
教师熟悉《漱口歌》。
指导建议
1.幼儿照镜子观察口腔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嘴里这么脏该怎么办呢?让幼儿懂得应该马上漱口。
2.向幼儿说《漱口歌》,引导幼儿了解漱口的基本流程,为接下来的漱口活动做好准备。
3.带领幼儿学说《漱口歌》。
附:儿歌
漱口歌
手拿花花杯,
喝口清清水,
鼓起腮,闭起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活动三 “咕噜噜”来漱口
活动目标
学习鼓漱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口杯。
2.指导幼儿接好半杯漱口水。
指导建议
1.组织幼儿到盥洗室,向幼儿示范正确的鼓漱方法:喝一口水含在口中,闭紧嘴,鼓起两腮,让水在口腔内反复鼓漱5~8秒,低下头,在水池内轻轻吐出口中的水,如此重复三次。
2.引导幼儿讨论:老师是怎么漱口的?漱口时嘴里发出了什么声音?和幼儿一起说说漱口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漱口时要让水在嘴里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漱口水要轻轻吐在水池中,不要咽进肚子里。
3.指导幼儿拿自己的口杯,学习用鼓漱的方法漱口,提醒幼儿要重复鼓漱三次。
活动四 好脏的漱口水
活动目标
观察漱口水的变化,懂得漱口能清洁口腔。
活动准备
1.小塑料盆一个,盛有小半盆清水。
2.每人一面小镜子。
指导建议
1.吃完餐点后请幼儿到盥洗室观察小盆中的水,知道水是清澈的、干净的。
2.组织幼儿漱口,请幼儿把漱口水吐在小盆中。
3.请幼儿观察他们的漱口水,说说水里有什么?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发现漱口水里的食物残渣,它们都藏在牙齿缝里,漱口能把嘴里的食物残渣都赶跑。
4.引导幼儿照镜子,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感受漱口后的清洁和舒适。
对于托、小班幼儿漱口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餐后及时关注、指导幼儿用鼓漱的方法进行漱口,将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冲漱干净,并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帮助幼儿最终形成自觉漱口的习惯。
2.故事渗透
饭后漱口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口腔卫生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培养托、小班幼儿漱口习惯时,仅靠口头提示和随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通过形象有趣的活动,如欣赏生动形象的故事、观看童话剧演出等,引导幼儿明白为什么饭后要漱口以及漱口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从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活动 童话剧开演了
活动目标
1.喜欢观看童话剧,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吃完东西后要及时漱口和刷牙。
活动准备
1.组织中、大班幼儿排练童话剧《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见图2.11)
2.准备好相关道具、音乐,
3.提前安排好演出场地、观看座次等相关事宜。

图2.11
指导建议
1.组织幼儿来到演出场地,有序地在座椅上坐好。
2.引导幼儿安静观看演出。
3.演出结束后,引导幼儿说说:故事里有谁?狐狸为老虎送来了什么好吃的东西?老虎吃了糖有没有漱口、刷牙?后来老虎的牙齿怎么了?引导幼儿懂得要少吃糖,吃完东西后要及时漱口、刷牙,不然牙齿就会坏掉的。
附: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虏》
在大森林里,谁都知道老虎的牙齿厉害。小猴伸着舌头说:“嗬,比柱子还粗的树,大老虎只要用尖牙一啃就断,真吓人哪!”“大老虎嚼起铁杆来,就跟吃面条一样……”小兔说着,害怕得缩起了脑袋。可小狐狸却说:“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我就不怕!我还要把他的牙齿全部都拔掉呢!”哈哈哈,哈哈哈,谁相信小狐狸的话呢? “吹牛!吹牛!”坻没羞!没羞!一小猴和小兔一个劲儿地笑小狐狸。“不信,你们就瞧着吧!”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
嗬,狐狸真的去找老虎了,他带了一大包礼物:“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糖是什么?老虎从来没有吃过,他吃了一粒奶油糖,啊哈,好吃极了!狐狸以后就常常给老虎送糖来。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也含在嘴里呢。这时,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忙来劝他:”哎哟哟,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漱口,牙齿会烂掉的。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了他的当呀。””嗯。”大老虎答应着,他正要刷牙,狐狸来了:“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可听狮子说,糖吃多了会坏牙的。”“唉唉,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对,对,狐狸说得对!”大老虎不刷牙了,”我要天天吃糖,我的牙不怕糖!”
过了些时候,大老虎的牙痛地哇哇叫。他对马大夫说:“快,快把我的痛牙拔掉吧。”嗬,马大夫怎么敢拔大老虎嘴里的牙呢,他吓得门也不敢开。老虎又去找牛大夫,牛大夫边逃边说:“哦……我……不拔你的牙……”唉唉,老虎的脸肿起来了,痛得他直口叫:“哎哟,哎哟,痛死啦!谁把我的牙拔掉我让他做大王!”这时候,狐狸穿了白大衣来了,他笑眯眯地说:“我来给你拔牙吧!”谢谢,谢谢。一老虎捂着嘴巴说。狐狸一看老虎的嘴巴就叫了起来:“哎哟哟,你的牙全得拔掉!”一老虎歪着嘴,一边哼哼,一边说:“唉,只要不痛,拔……就拔吧……”狐狸拔呀拔,拨了一颗又一颗……最后一颗牙,狐狸再也拔不动了。嘿,有办法了!狐狸拿着一根线,一头拴住大老虎的牙,一头拴在大树上,然后他拿个鞭炮放在老虎耳朵边,一点火,呼——啪! 。“哎哟!”老虎吓得摔了个大跟头。最后一颗牙齿也掉下来了!
哈哈,哈哈,这只没有了牙齿的大老虎成了瘪嘴老虎啦。
他还用漏风的声音对狐狸说:“还是你最好,又送我糖吃,又替我拔牙,谢谢,谢谢!”
(《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大班上),明天出版社,
2008年7月第l版)
附:漱廖活动流程
(1)从口杯橱中取出自己的口杯。
(2)轻轻走到饮水机旁。
(3)一手拿口杯,一手轻按水龙头,接好半杯水。
(4)一手端稳口杯,慢慢走到盥洗池前。
(5)喝一口水,含在口中,闭紧嘴。
(6)鼓起两腮,让水在口腔内反复鼓漱5~8秒。
(7)低下头,在水池内轻轻吐出口中的水。
(8)如此重复鼓漱3~5次。
(9)将口杯轻轻放回到口杯橱中。
(1 0)用毛巾轻轻擦干嘴边上的水迹。
(11)把小毛巾在毛巾架上挂好。
(三)中、大班幼儿的问题诊断
中、大班阶段口腔卫生保健的要点就是关注乳牙健康,即预防龋齿,保证恒牙的顺利萌出。幼儿时期乳牙釉质、牙本质较薄,钙化程度低,若不注意口腔卫生,很容易发生龋齿。龋齿会殃及以后生出的恒牙,使继承的恒牙或相邻的恒牙患龋齿的几率大大提高,容易使恒牙萌出异常,外观不整齐。众所周知,预防龋齿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就是漱口、刷牙。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大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但漱口等盥洗行为经常会被淡化,正确的方式方法被忽略,使口腔卫生很难得以保证,牙齿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1.敷衍了事
部分幼儿常把漱口当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只是机械地敷衍教师的指令;还有个别孩子跟教师玩“捉迷藏”,能逃则逃,逃不了则敷衍了事,随便喝一口水就离开了,有时甚至把漱口水直接倒掉,这样根本无法保证口腔的清洁和健康。教师往往认为漱口环节非常简单,因忙于对幼儿进餐环节的组织整理,而疏于对漱口活动的指导,这就为幼儿的“敷衍”
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
2.贪图玩耍
有的幼儿漱口时端着杯子边说边笑,有时还会出现推挤打闹的情况,使漱口水就会洒落在衣服上。对中、大班幼儿来说,漱口已经是一项常规性活动,枯燥无趣。而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求知欲望、好奇心都增强了,也非常好动,只要让他们拥有自由活动的时机他们就不会放过。此外,教师指导的严重缺失,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到了中、大班,教师通常会认为幼儿长大了,这些简单的生活技能都已掌握了,由此放松对幼儿行为的指导,从而导致幼儿漱口活动的无序。
(四)中、大班幼儿的问题应对
面对中、大班幼儿在漱口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参与体验
在漱口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指导,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提示和引导,其根本在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幼儿内驱力的激发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应不断变化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内驱力,让幼儿在参与体验中直观感受到“饭后漱口”对牙齿生长、口腔健康的意义,理解漱口的重要作用,并把这种体验转化为自身的内需和自觉的行动。
活动一 漱口水怎么了
活动目标
1.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相关知识。
2.吃完东西后能坚持漱口。
活动准备
1.提前一天用小盆收集幼儿的漱口水,引导幼儿观察后将漱口水盖好并放在温度较高处保存。
2.每人一面小镜子。
指导建议
1.出示盏漱口水的小盆,引导幼儿闻一闻、看一看,发现漱口水变酸、变臭、变浑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
大班语言课-没牙的老虎
大班活动《老虎拔牙》案例与反思
幼儿园日常工作管理细则| 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细则
浅谈有效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