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他可以解决的问题

一、孩子可以自己解决的困难

孩子可以自己解决的困难,我们不要干涉。比如写作业。在双减之前,许多学校要求家长陪写作业。但长期陪写作业,恰恰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因为家长陪读的目的,往往演变成为“帮孩子写一份完美的作业”

——书写要工整、答案要正确,老师最好都不用批改,直接欣赏就可以了!

可有多少孩子能一下达到这样的“完美”呢?

于是,家长恩威并用,甚至越俎代庖。

孩子出错、老师讲解、孩子更改的正常过程被取代。

写作业,变成了家长的KPI。

孩子,也不再拥有作业的自主权。

二、让孩子成为作业的主人。

“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不要对他的解决方式太过苛求。

“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最重要,而不是结果!”

因为

“成人会不断地打扰儿童和突然闯进孩子的世界中,这个强有力的人从来不跟儿童本人商量,就指挥儿童的生活。这样的行动,常使得儿童认为他自己的活动毫无价值。

三、不要加重孩子的挫败感

很多时候,尽管孩子很努力,状况可能还是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可能会感到无奈、失望、愤怒,面对失败的结果,忍不住羞辱孩子,或者故意说些伤人的话,暗暗希望孩子可以“知耻而后勇”。

但塞利格曼提醒父母们,千万不要这样做!

本来孩子已经感觉很糟糕了,为什么还要增强他们的无助感呢?

父母的羞辱只会加重孩子的挫败感,一个备受挫折的孩子,又要如何看到希望呢?

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孩子会“知耻而后勇”他们更可能感到:

愤怒      悲观      无能为力

对父母关闭心门,渐行渐远……


四: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就建议家长:

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越俎代庖

凝听孩子的想法,更全面理解孩子的处境

慢慢来、多倾听

陪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是培养他们乐观精神的关键!

洒下阳光。


积极培养孩子“乐观精神”。我们要学习乐观精神,填上满满的心房、走向稳稳的幸福!塞利格曼说的:“悲观一旦成为习惯,就会成为慢性病毒,会蔓延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侵蚀掉一切可能的活力与阳光,生命不过成为悲观的皮囊,行走于人世。


摘自:


视频号:昱子说

抖音:昱子的抖音

微博:二孩妈妈昱子

孩子的成长史 | 妈妈的进化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
再好的亲子关系也过不了成绩关?
孩子写作业边写边玩?只有1%的父母知道这么做,一招立马见效!
乐观——孩子的心灵免疫力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自闭吃饭爱发呆改怎么办呢?
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材料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